KFA_logo-thumb

那洽波‧斯利撒瓦(Natchapol Sirisawad) 來自泰國曼谷的朱拉隆功大學,他在2013年10月10日於該大學藝術學系圖書館舉行的頒獎典禮上,受頒欽哲基金會傑出佛學研究獎。他的父親和評選委員會成員都出席這次典禮。

斯利撒瓦在2013年5月取得巴利文和梵文的藝術學士學位,現在正繼續攻讀印度古文字學和梵文金石學研究的博士學位。

身為一位二十五歲的原始佛教文獻學者,斯利撒瓦的研究專注於上座部、說一切有部及大眾部中護世四大天王(Lokapalas,亦稱為世界的守護神) 的起源。斯利撒瓦在他的論文中指出,護世四大天王在佛教經文中的出現很可能是受到印度婆羅門文化的影響。這項研究集結為兩篇文章,並將於朱拉隆功大學藝術學院出版的2014年1-6月號期刊中登出。他同時也編纂《通往涅槃之道 (Path to Nibbana)》(簡易版),內容講述四念處的內觀修行。

除了投入學術研究外,斯利撒瓦也在亨利‧金斯柏格基金會(Henry Ginsburg Fund) 兼職助理,該組織的宗旨為鼓勵巴利文、泰文、東南亞手稿及相關藝術、美術史和考古學等方面的研究。他參加過第十五屆世界梵文研討會,同時也是國際佛教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的學生會員。2014年8月28日於奧地利維也納大學舉辦的第17屆國際佛教研究協會大會上,斯利撒瓦將會發表名為「以四大天王之名反映佛教、原始信仰和人們的關係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ddhism and Indigenous Beliefs and People as Reflected in the Names of Lokapalas)」的論文。

award-sm

欽哲基金會顧問──貝葉基金會的彼得‧史其林教授──於朱拉隆功大學頒獎給那洽波‧斯利撒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