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哲基金會的首要之務

(炯達拉,印度,2004年至今)— 欽哲基金會創立的原始動機是為了設立一項專款基金,以護持仁波切的寺院並減輕仁波切的財務重擔,使仁波切能夠將目光轉而向外。
2004年,欽哲基金會達到募集280萬美元建立「佛學院基金」的初始目標,以此護持在印度的宗薩欽哲確吉羅卓佛學院。到了2011年,「佛學院基金」已經增加到五百萬美元,護持在印度、中國和不丹的宗薩佛學院和閉關中心超過兩千名的僧尼和學生。

閱讀更多:
宗薩佛學院簡史 
宗薩欽哲確吉羅卓佛學院里程碑幻燈片
照片由 帕武‧秋映‧多吉 (Pawo Choyning Dorji) 拍攝

宗薩欽哲確吉羅卓佛學院開光典禮

2000年,台灣的法友團體響應了貢噶旺秋堪布的募款需求,在炯達拉建立一所西藏高等佛學院的新里程碑便由此樹立,佛學院將延續蔣揚欽哲旺波和確吉羅卓的傳承法幢。每年,少數的畢業生受頒榮耀的堪布頭銜。有些畢業生回到他們的家鄉任教,有些則在尼泊爾和不丹及西方教授佛法。

開光典禮文章
開光典禮幻燈片
開光典禮影片

鹿野學苑

(喜瑪恰省,2004年至今)— 當宗薩佛學院搬遷至炯達拉時,仁波切對於如何運用原本在比爾的美麗舊寺院做出決定:仁波切創立了「鹿野學苑」,作為研究古典印度智慧傳統的中心,並指派了帕尚‧瓦瑪(Prashant Varma)為主任。「鹿野學苑」開始成為在家弟子的學校,尤其是為印度人提供一個空間,探索佛教及其它各種源自印度本國深奧的智慧傳統。

鹿野學苑的課程(包括哲學、禪修、藝術與文化、古典語言、瑜珈以及入世佛教)鼓勵聞、思、修的訓練,以邁向真正的理解和領會。藉著根源於印度古典傳統的豐饒土壤,鹿野學苑也尋求利用電影和其他藝術形式,將現代情感表達的清新朝氣,注入學苑的學術和冥思課程中。

護持上座部佛教:大藏經吟誦

(菩提迦耶,2011-2013年)—「佛法之光基金會」(Light of Buddhadharma Foundation International) 的使命在於復興印度的佛法。舉辦「國際大藏經吟誦典禮」為佛法之光基金會的主要活動,該基金會是此典禮的創辦贊助者。每年於菩提迦耶舉行的典禮上,有來自10個不同國家的上座部僧侶吟誦巴利文經典。晚間於大覺塔內的佛法演講和整夜的禪修,是典禮中重要的一部份。

「欽哲基金會在護持我們年度演講者的旅費支出和獎學金方面,給予很大協助。在 tipitakachantingcouncil.org 這個網站上,可以找到演講者的演說連結。演講是典禮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且現在我們向更廣泛的印度巡迴演講課程邁進,『印度欽哲基金會』或『鹿野學苑』將與我們共同合作組織這個巡迴之旅。」

照片由理查‧迪賽 (Richard Dixey) 拍攝

八萬四千:一切由此起始

(比爾,喜瑪恰省,2009年3月)— 2009年,在欽哲基金會於比爾的鹿野學苑召開的一次開創性會議中,全球性計畫「八萬四千‧佛典傳譯」由此產生。接下來幾年,欽哲基金會提供了財務、基礎建設以及行政方面的護持,協助八萬四千發展,並成熟為一完全獨立運作的組織。八萬四千的團隊包括來自全球各地152位譯者,目前正在將《甘珠爾》翻譯為英文。

目前為止,18%的經文已經翻譯完成,首批完成的15篇翻譯作品已刊登於「八萬四千」的線上閱讀室中。線上閱讀室已有190萬的點閱次數,來自105個國家共8萬名訪客下載經文。今年,「八萬四千」獲美國政府核准501(c)3免稅資格,目前已成為一獨立運作之非營利組織。

--獨立紀念日
馬修李卡德 (Mathieu Ricard) 拍攝

在美國首都的堪布

欽哲基金會贊助堪布們以訪問學者的身份造訪西方大學的計畫,在2011年蔣陽羅塞 (Jamyang Losel) 堪布訪問喬治華盛頓大學,開始了這項計畫的序幕。自此,這個計畫幫助了許多堪布造訪西方,並且成為連結傳統和現代佛教世界的一座橋樑。

蔣揚羅塞 (Jaymang Losel) 堪布於華盛頓特區,由尊貴的秋莊康噶博士 (Chodrung Kunga) 拍攝。

領袖訓練

2010年,仁波切要求克里斯和席妮杰夫婦(Chris and Sydney Jay)設計一套領導和管理的課程,以幫助宗薩欽哲確吉羅卓佛學院的僧侶能夠邁入21世紀。克里斯和席妮根據他們在全球顧問和主管訓練課程的相關經驗,設計了一套具有三大元素的領導課程:結構性的解決問題、人際關係技巧以及個人覺知。欽哲基金會分別於2011、2012、2013年,三次贊助在佛學院為堪布和祖古們舉行的十天工作坊。

獎學金

欽哲基金會已頒贈個別修行者數千美元的獎學金和獎助金,使他們能夠在印度研究和修持佛法。這些獎學金往往能夠在新興的學者、修行者和基金會之間,創造持久的合作關係。

妮席塔‧嘉提阿尼 (Nishita Jagtiani),獎學金獲獎者,現在與印度欽哲基金會合作。

印度欽哲基金會

(新德里,2012年)— 為了擴展印度的佛法復興事業,印度欽哲基金會與印度政府的企業事務部於2011年10月合作,並在2012年11月獲得稅務豁免。藉由成立一完善的董事會、顧問和印度課程委員會,欽哲基金會現在已準備好要在印度扮演一個更強化的角色。

桑奇 (Sanchi) 的佛陀像,麥德雅省。照片由懷特‧阿諾 (Wyatt Arnold) 拍攝

菩提迦耶的董事會議

(菩提迦耶,2012年10月)— 欽哲基金會在菩提迦耶的雪謙寺舉行了一次最大型的年度董事會。這次董事會議除了董事會委員和顧問群外,首次將部分會議開放給大約150位欽哲基金會成員和贊助者參與,聆聽欽哲基金會目前的事業報告以及仁波切對未來的偉大願景。

照片由 帕武‧秋映‧多吉 (Pawo Choyning Dorji) 拍攝

與普納大學合作

(印度,普納,2013年)— 欽哲基金會藉由在普納大學 (Pune University) 巴利語文學系設立一席新的「欽哲訪問學者」,以護持印度的佛學研究。

照片由普納大學馬赫許迪歐卡(Mahesh Deokar)教授提供。

宣揚珍貴法教

(印度,比爾,2012年) — 泰勒‧古西 (Tyler Gusich) 是位音響工程師,也是仁波切的弟子,於2012至2013年在仁波切給予重要的「竅訣藏」(Dam Ngak Dzo) 口傳前,及時於宗薩欽哲確吉羅卓佛學院的大殿中設計並安裝一套專業的音效系統(由欽哲基金會贊助)。

照片由 安那‧席林 (Arne Schelling) 拍攝

宣揚珍貴法教

超過30位轉世祖古和仁波切、2000名僧侶、尼眾和西藏在家人,以及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在家弟子參加了竅訣藏口傳。欽哲基金會也贊助了英文和中文翻譯,以利益國際的與會者。

照片由 安那‧席林 (Arne Schelling) 拍攝

尼眾的科技

藉由欽哲基金會的獎助金,丹津.葩默 (Tenzin Palmo) 尼師位於北印度坎格拉區的道久嘉措林寺 (Dongyu Gatsal Ling) 的尼眾們,得以購置六部電腦、印表機、掃描器、影印機、電腦軟體、墨水和紙張,並能為電腦教室聘請合格的培訓講師。

瑪哈嘎拉法會

(庫爾山林 Kul Grove,鄰近菩提迦耶之屍陀林,2012年11月)— 2012年11月,在欽哲基金會於菩提迦耶的董事會議後,仁波切為基金會主持一場盛大的瑪哈嘎拉法會。


瑪哈嘎拉法會

(庫爾山林 Kul Grove,鄰近菩提迦耶之屍陀林,2012年11月)— 仁波切說這場法會是一種感恩並迴向福德的方法,並請求護法加持和護持基金會的事業,使基金會能為眾生的利益而擴展和興盛。法會上供養了五萬顆椰子(象徵我們的心)以及來自遠近各處所獻上的供養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