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19
基金會成員專欄
認識我們的德國代表

安那•席林 (Arne Schelling)

  安那•席林曾分別於德、中兩國研讀西方和中國醫學,現於柏林從醫。1995至2001年間,他致力發展位於德國漢堡的惹尚札西秋林 (Theksum Tashi Chöling) 噶舉中心和德國朗根費爾德的蓮花戒學院,同時也在德國和瑞士為藏傳佛教傳承的上師們作英譯德翻譯。

  2001年,席林由宗薩欽哲仁波切指派為歐洲悉達多本願會會長,之後成為德國欽哲基金會代表。2002年起,他執導一部電影計畫「衷心勸誡(Heart Advice)」,旨在保存藏傳佛教上師教言之精髓。席林同時也在德國多處佛教中心授課。

  「欽哲基金會在歐洲的代表人數不多,因此我們希望能更密切地合作,透過仁波切的佛行事業凝聚整個歐洲社區。若歐洲的朋友們有任何寶貴建議及需求,歡迎與我聯繫。」

朵莉絲•沃特 (Doris Wolter)

  朵莉絲•沃特於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攻讀德國文學及比較宗教學,另於柏林藝術學院研讀美術。她的第一位佛學導師是索甲仁波切,1983年畢業後十六年間擔任德國本覺會會長;兒子賈士柏在1984年出生;1993年至2001年,朵莉絲服務於德國佛教協會委員會;1992年協調組織歐洲佛教協會在柏林舉辦的「歧異中的統一 (Unity in Diversity) 」會議;1996年她發起並籌備「瀕死,死與生 (Dying, Death and Living) 」會議,探討給予臨終者靈性照顧的議題,主要由西西里•桑德斯女士護持贊助。

  在宗薩欽哲仁波切指導下,朵莉絲近日創立了妙音版本出版社,除了將佛典譯成德文,並依需求印刷出版。她現居於仁波切位於柏林附近的「佛法營」閉關中心。

  「我非常感動能成為這個激勵人心、多面向佛教事業中的一員。很榮幸能對保存珍貴佛法略盡綿薄之力,除了藉由翻譯工作讓佛法世代傳續(甚至也翻成德文)下去,並且支持那些有意研讀和實踐佛法的人。這些工作充分展示仁波切對佛教未來的廣大遠見及深切關注。」

  自2004年起,朵莉絲負責整合監督德國佛教協會的師資培訓課程--「認識、理解、體驗:多樣性傳統中的佛教智慧」,協會致力於發展德國學校中的佛學教育,近日並開設新的倫理課程,授課主題涵蓋世界各大宗教,邀請了來自不同佛教主要傳承的講者,以實踐相互間對話的精神。

  朵利斯曾於幾個佛教出版社做過編輯及撰稿等工作,她於1988年至2001年間創立了佛教雜誌《本覺會訊》並擔任其總編輯。她的第一本書《失去浮雲,得到天空(Losing the Clouds, Gaining the Sky)》於2007年出版,收錄多位佛教上師教言。自1990年起,朵利絲成為宗薩欽哲仁波切的弟子,並擔任德國欽哲基金會代表;她也協助蓮心基金會和歐洲悉達多本願會

更多新聞:
世界和平寶瓶計畫 需要您  |  本期要目

 
 
 
© 2006 欽哲基金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