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19
獎助金和獎學金
欽哲基金會的獎學金計畫於2006年成為首要任務後,我們已護持了一批國際的學生和修行者研修佛法。
從護持澳洲、印度和西藏的長期閉關者,到資助柬埔寨、緬甸及斯里蘭卡的僧侶使其持續學習上座部的傳統,乃至使美洲和歐洲的在家弟子有能力研修佛法,獎學金計畫已提供資金給許多值得鼓勵的學生實現願望。看到獎學金計畫的效果逐步倍增,著實令人感到鼓舞,因為這些獎學金的受獎者將來會依次地成為教師、翻譯者、學者和研究人員,在他們的國家開始傳播佛法。
在此我們聚焦於三位欽哲獎學金的受獎者:一位是進入俱生智慧學院碩士班的尼泊爾僧侶;一位是在德國漢堡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日本女士;以及一位在印度古那學院
(Guna Institute) 學習翻譯的美國女士。
依許沃•薛斯塔 (Ishwor Shrestha)
依許沃•薛斯塔是來自尼泊爾的僧侶,他正在研讀口語和古典藏文,以期能成為西藏喇嘛的翻譯,並將教法譯成尼泊爾文。他曾參加印度炯達拉宗薩欽哲確吉羅卓佛學院的課程,目前就讀於尼泊爾博達納的俱生智慧學院進階藏語課程。依許沃的下一步是:他已被俱生智慧學院的碩士班錄取。
「我在宗薩佛學院的學習從很多方面來看,都有非常好的收穫。這個經驗使我的藏語會話能力進步很大,也幫助我熟悉許多西藏不同地區的方言。來到宗薩佛學院之前,我幾乎無法聽懂喇嘛和堪布們用藏語教授的課程。在宗薩的學習讓我能聽懂至少百分之五十到七十以上的內容。我現在很有信心,經過幾年努力的學習之後,我可以為我的上師們翻譯,並且將佛教文獻翻譯成尼泊爾文。」
依許沃•薛斯塔 於印度
槙殿伴子 (Tomoko Makidono)
槙殿伴子於日本京都大學完成了碩士學位,主修梵語及梵語文學。她的碩士論文題目是關於「對治修習」,例如四無量心被認為是以佛教方式,表達出婆羅門的真實特質。她將獲得的欽哲基金會獎學金運用於目前在德國漢堡大學的亞非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博士論文題目是「對理解印藏中觀實修傳承之貢獻」。
槙殿伴子在尼泊爾待了一年,研讀藏傳佛教、藏文以及佛教禪修。她對於藏傳佛教由佛性和空性衍生出「他空派」的中觀教義,以及這種見地與修行的相互關係,特別感興趣。
「除了學術研究,我個人熱衷於佛教的淨土宗,對於遍及印度、西藏、中國和日本的佛教淨土宗派很感興趣。希望我的研究能利益所有修持佛法的人。」
槙殿伴子 於加德滿都
史黛芬妮•坎伯格 (Stephanie Kindberg)
史黛芬妮•坎伯格住在美國佛蒙特州的佛夏爾
(Vershire),她是吉噶康楚仁波切眾多中心之一「貝瑪歐賽度拿克秋林」(Pema Osel Do Ngak Choling)
的主任。過去兩年,她每年在印度比爾待上六個月,參加古那學院 (Guna Institute)
的翻譯研究課程。2009年十一月,她開始了這個五年翻譯課程的第三年學程。
在吉噶康楚仁波切密切的監督下,參與課程的學生研讀古典佛法原文、譯文以及藏語會話。除了密集的課程外,學院也非常重視個人的修行,每天安排三個半小時的正規修行時間。
「我的目標是完成在古那學院的全部課程,並為這個智慧傳承的上師們所提出的重大翻譯任務,開始作些貢獻;同時,也成為一個更堅定、更有紀律的修行者。」
「我要非常感謝欽哲基金會的護持和慷慨。欽哲獎學金讓我得以參加古那學院第三年的課程。這是我第一份得到的獎學金,我非常地感恩。謝謝欽哲基金會,幫助我、也幫助許多人能夠密集地研修佛法。」
史黛芬妮•坎伯格 在比爾
更多新聞:
傑出佛學研究獎 最新得主 | 本期要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