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團隊

欽哲基金會是世界各地學生、朋友、志願者和護持者共同努力的成果。我們致力於實現宗薩欽哲仁波切的願景,通過提供必要的資源、資本、人力和知識來資助或培育項目,以支持全世界的佛法學生和修行者。

Close

Maya Norbu

  • 行政行政支援

Maya joined KF in 2024 as administrative support.

Maya is proud to be a third generation buddhist, and grew up between Colorado and India. She has a BA in art history and architectural studies from Middlebury College in Vermont. She’s honored to work at Khyentse Foundation and to be a part of such an incredible organization and team.

Sean Cheang

  • 獎學金委員會成員

Arijit Bose

  • 印度專項委員會委員會成員
  • 阿育王印度獎助金委員會成員

Yang Yang

  • 翻譯中文翻譯
Yang Yang translates KF documents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One evening in 2014 I was trapped at the Shanghai airport by a typhoon. Extremely weary, I walked into a bookstore where I found What Makes You Not a Buddhist among the self-help books. By the time I finished the book, the plane was landing in Shenzhen. Facing the clear sky and shining stars, I made a wish and vow. May I encounter Rinpoche in this lifetime and ask him in person: How does reincarnation come abou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y mother, I was a sort of Buddhist believer, but I refused to convert to Buddhism because of doubts about the origin of reincarnation and ignorance. In early 2015, my family settled in Berkeley, California. On the morning of July 19 , a friend from Beijing told me that Rinpoche was giving a talk in Berkeley that very day. When I rushed into the hall at the last moment, Rinpoche was seated in the center of the stage. The theme of his talk was "Is There Buddhism Without Rebirth?" I couldn't tell if my face was sweaty or teary. Three months later, I had taken the three refuges and stepped onto the Bodhisattva path. 2014年某一傍晚,我被台风困在上海机场,无聊之际走进一家书店。在一堆自我励志书中发现一本《正见》。作者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让我醍醐灌顶。我阅遍此书,飞机已到深圳上空等待降落。面对繁星点缀清澈天空,我许下一愿立下一誓。愿此生让我偶遇仁波切,当面请教我的疑问:轮回如何产生?受我母亲的影响,我是一个所谓的信佛者 对于轮回和无明起源疑虑而拒绝皈依佛法。不像仁波切的许多追随者,我不愿刻意前往不丹或印度追遇仁波切。2015年初,我家搬至加州伯克利紧邻校园。7月19日一早远在北京的朋友电话告之仁波切在伯克利。最后时刻我冲进大厅时,仁波切座在舞台中央 。看着屏幕上演讲主题:没有来生的佛教存在吗?我分不清满脸是汗还是泪。三个月后我受了三皈,开始了我的菩萨之誓。

Alex Kong

  • 翻譯中文翻譯
Alex Kong works with the KF Communications team as a Chinese translator.
Alex has BA degree in pedagogy and a diploma in Sino-US research from the Johns-Hopkins Nanjing center. He now works as an executive coach and management consultant in organization design, talent assessment, and leadership development. 
I was born and raised in Mainland China. In 2009, I began to investigate the teachings of the Buddha and met Dzongsar Khyentse Rinpoche in Kathmandu, Nepal in 2010. Since then, I follow Rinpoche’s guidance to study Buddha dharma.

泰國國際佛教大學

2023年,協同貝諾慈善佛法基金會的對等基金,共同資助了白玉–欽哲佛教文獻研究教席。

匈牙利羅蘭大學

於2013年贊助成立布達佩斯佛學研究中心,作為佛教研究和統籌相關事宜的中心。

英國愛丁堡大學

自2020年起贊助愛丁堡大學佛學研究課程。

Jack Ho

  • 科技Technology Manager Chinese Language

Marina Bear

  • 宣傳編輯

Frances McDonald

  • 宣傳執行總編輯

Frances joined Khyentse Foundation’s Communications Team as English editor and writer in 2022 and now serves as managing editor. As well as overseeing the publication schedule and managing workflows, she writes and edits most of the team’s English-language articles and announcements, and coordinates and edits the annual report. She also checks translations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and maintains the team’s editorial style guide.

Frances has a BA in Languag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York and an MA in Archaeology (Buddhist Art of Dunhuang; Aspects of Buddhism; and Chinese Ceramics) from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Her first editorial role was for New World Press in Beijing. She has since served as managing editor of the Buddhistdoor Global website and the Asian art magazine Orientations, both based in Hong Kong. She has also edited Chinese art exhibition catalogues for th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and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rt Museum, as well as for private collectors.

I first met the dharma in 1982 and began a regular practice after encountering the Nyingma tradition in 1998. As well as Dzongsar Khyentse Rinpoche, my teachers have included Thinley Norbu Rinpoche, Chagdud Tulku Rinpoche, and Tsoknyi Rinpoche. I was fortunate to complete a 3-year retreat under Dzongsar Khyentse Rinpoche’s guidance in 2012.

Jessie Wood

  • 宣傳編輯

Sarah Mist

  • 贈款管理及支援尼泊爾項目助理

Ian MacCormack

  • 博士獎學金委員會成員

Kailin Hau

  • 阿育王獎助金欽哲基金會聯絡員
  • 兒童教育項目協調員

Casey Kemp

  • 博士獎學金委員會成員

譚鳳筠

  • 翻譯中文翻譯

蔡安慈

  • 投資委員會委員會成員
  • 董事會董事會成員

Albert Paravi Wongchirachai

  • 顧問顧問

阿克西塔.杜塔

  • 印度專項委員會委員會成員

Asha Pillai-Balsara

  • 代表印度代表
  • 赤松王印度奬助金委員會成員
  • 董事會董事會成員
阿夏是欽哲基金會董事會成員和基金會印度計劃的代表。她主要的職責是從基金會願景的角度來審視基金會在印度的各項計劃,了解其進展及實施,並從戰略的高度提供反饋。她履行該角色的執行職責。
阿夏擁有15年的企業培訓與職業發展諮詢經驗。她在位於印度薩維特里拜的普納大學,擔任大乘佛教心理學課程的客座教授。她還開設了名為“透過認識心來療愈心”的佛教入門課程,以介紹佛教的見地。在普納大學和鹿野學苑,阿夏與她的同事們一起,主持仁波切及其他大乘佛教老師們的教學。她是宗薩欽哲確吉羅卓佛學院的董事會成員,也是迦膩色伽小學管理委員會的成員,在課程開發,人力資源,學校管理和整體政策規劃方面為校長提供建議和指導,以確保實現仁波切對學校的願景。
她與丈夫 Zubin和兒子 Amay 以及在這段神奇旅程中並肩同行的朋友生活在浦那。

Alex Li Trisoglio

  • 顧問策略性規劃及組織結構
  • 策略性規劃及組織結構顧問
艾利克斯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尚德商學院(UBC Sauder School of business)的高管教練、領導力諮詢顧問和領導力教授。他曾與全球50多個國家的企業、政府、非營利組織和慈善基金會的領導者合作。他出生於倫敦,父母是德國人和意大利人,他學習過理論物理學、科學哲學、計算機科學和領導力。他已婚,有兩個孩子。
我於1996 年成為宗薩欽哲仁波切的學生,2003年被任命為指導老師。仁波切以新鮮而永恆的方式教授佛法,以遠見透過不同的事業將佛陀的智慧帶入當代世界,令我深受啟發。我個人也很感謝仁波切的仁慈。
    欽哲網絡活動
  • 悉達多本願會指導老師 (加拿大) — 現任
  • 悉達多本願會編輯 — 現任
  • 中道學校教練 — 現任

葉嘉琳

  • 執行委員會委員會成員
  • 學術發展委員會委員會聯合主席
  • 阿育王獎助金欽哲基金會聯絡員
  • 董事會董事會成員
  • 兒童教育項目協調員
嘉琳於2015年加入學術發展委員會,並於2018年加入執行委員會和董事會。
嘉琳在耶魯大學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並獲得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學位。她曾在金融(投資銀行、私募股權等)和管理諮詢領域工作。目前除了為她的在家的兩個年輕老闆(小孩)——迪倫和達芙妮——服務之外,還投身於一個兒童教育項目,並為其他一些組織提供義工服務。
我在1990年識認了宗薩欽哲仁波切,從那時起就被他迷住了。
    欽哲網絡活動
  • 悉達多本願會香港分會董事會成員 — 現任

Carla Irusta

  • 宣傳創意支援
卡拉參與協助基金會設計方面的工作。她參與欽哲基金會的視覺構建項目,其主要目標是以優美的、圖像化的形式,來製作和展現基金會所要宣傳的內容。
卡拉是一名記者、設計師和插畫家。她的作品與兒童時代息息相關。她花了很多時間在繪畫方面,是圖畫書的作者和插畫家。她還開發教育方面(和有趣的!)玩具。她在西班牙生活和學習多年,現在居住在巴西庫裡提巴,在那裡她花很多時間來畫畫和和與她的小兒子西爾維斯特一起玩耍。她也作為設計師與悉達多本願會巴西的團隊合作。
我因為愛情而接觸佛教。我深深地愛上了一個男孩,他是宗薩欽哲仁波切的弟子,他曾就讀於我所在城市的恰度貢巴佛教中心。時間過去了,我們結婚了,有了孩子,我開始參加閉關並追隨恰度康卓的教法。 2017年我丈夫圓寂時,遵從仁波切的教法成為我活下去的唯一可行選擇。今天,追隨佛教之道讓我對無常保持覺察。
    欽哲網絡活動
  • 悉達多本願會(國際)義工 — 現任
  • 悉達多本願會巴西分會平面設計師 — 現任

阿當.珀西

  • 阿育王翻譯獎助金委員會委員會成員
亞當是阿育王翻譯獎助金委員會成員之一。該委員會專注於從事翻譯工作的個人和團體的需求。
亞當於 1994 年第一次接觸藏傳佛教,當時他在印度大吉嶺附近的兩個寺院教授英語。之後他繼續在倫敦大學亞非研究學院(SOAS)、加德滿都的自生智佛學院、達蘭薩拉的西藏作品和檔案圖書館和牛津大學學習,並在倫敦大學亞非研究學院完成了博士學位。 2018年,他在該學院擔任高級講師,講授佛教哲學和佛教研究的批判方法。他的出版作品包括《超越平凡的心靈:大圓滿、利美和完美智慧之路》(雪獅出版社,2018 年)。
在欽哲基金會和伏藏師索甲信託基金會的贊助下,我目前正在領導一個項目,將蔣揚欽哲確吉羅卓(1893-1959)的全部著作翻譯成英文。

Alicja Zmigrodzka

  • 科技內容開發支援
  • 宣傳創意支援
  • 贈款管理及支援波蘭文翻譯
阿麗茲婭是欽哲宣傳團隊的一員。她幫助網站以及視聽材料的設計。她也是阿育王獎助金小組的一員,幫助評估波蘭語翻譯獎助金申請。阿麗茲婭為圓滿法藏計畫,欽哲願景計畫和創造韌性計畫等創作過插圖和動畫。她也是“隨念三寶成就法”與“綠度母成就法”在線共修帶領團隊中的一員。
阿麗茲婭擁有弗羅茨瓦夫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碩士學位,她還學習過戲劇和繪畫。她在技術部門工作了幾年,管理營銷和社區運營,並帶領員工的正念工作坊。阿麗茲婭也撰寫和繪製兒童書籍,擔任兒童藝術和戲劇老師。她喜歡每天創作藝術,將實體與數字媒體融入其作品中。她對視覺,音樂和運動藝術充滿熱情,並繼續探索使用這些藝術形式來激勵他人並將其與佛法聯繫起來的方法。
我15歲開始修學佛法,13年後成為宗薩欽哲仁波切的弟子。
    欽哲網絡活動
  • 悉達多本願會 (國際)設計師和插畫師 — 現任
  • 悉達多本願會 (國際)社群論壇管理員 — 現任
  • 悉達多本願會 (國際)藝術展廊經理 — 現任

Aspi Mistry

艾斯皮是一名顧問,協助佛法組織在管理、法律合規和溝通領域的項目與活動。他協調悉達多本願會在印度的通訊工作,也擔任印度悉達多本願會的董事會成員。
艾斯皮也為其他希望效仿鹿野學苑,致力於復興印度智慧傳統、並依循佛教價值觀來工作的組織與機構,提供幫助。他在社會福利、組織建設、通信和信息技術等領域擁有48年的專業經驗。他還參與了從前期劇本寫作到後期製作的紀錄片製作過程。作為VISTAS(願景和任務)機構的創始成員和受託人,他在艾哈邁德訥格爾區的村莊工作。
我於 1992年藉由在創價學會修習法華經的機緣接觸到佛教。雖然我不再是那個組織的一員,但我會繼續練習。 2002年,我在孟買創立了法雨中心。我也有幸見到了達賴喇嘛尊者,後來還組織了達賴喇嘛尊者的開示。 Prashant Varma 把我介紹給了宗薩仁波切。自鹿野學苑成立以來,我一直有參與仁波切的教學活動,並進行個人閉關。我於2016年開始正式參與鹿野學苑的工作。
    欽哲網絡活動
  • 悉達多本願會印度分會宣傳協調 — 現任
  • 悉達多本願會印度分會 理事會成員 — 現任

李徵徵

  • 護持者聯絡團隊成員
  • 董事會董事會成員
  • 代表香港代表
李徵徵是欽哲基金會董事會成員之一,同時她也是基金會在香港的代表和護持者聯絡委員會成員,負責發展與當地同修、護持者及友人的關係,並保持他們與基金會定期的聯繫和交流。
李徵徵畢業於紐約普瑞特藝術學院。退休前,她與合夥人經營一家建築與室內設計公司多年。
我出生並成長在一個佛教家庭,自1988年第一次見到仁波切以來,我一直被他迷住了。
    欽哲網絡活動
  • 悉達多本願會(國際)董事 — 前任
  • 悉達多本願會(香港)董事 — 現任
  • 蓮心基金會地區代表(香港) — 現任

李安明

  • 護持者聯絡團隊成員
安明的職責是將所有基金會的活動介紹給對其感興趣的人。
安明是一位商人,她主要在與紡織品相關的領域貢獻其力量。
我在1990年成為仁波切的弟子。

洪阿人

  • 代表馬來西亞代表
洪阿人是欽哲基金會在馬來西亞的代表。他與同修一起協調仁波切和欽哲基金會在當地的活動。
他是一名機械工程師,在馬來西亞參與建築施工的工作。
我和我的家人在 20 多年前通過我們的大哥 Ang Chui Jin 認識了仁波切。從那以後,我們一直跟隨仁波切並在印度和台灣參加他的佛法講座和法會。我們一家人非常感恩與仁波切的聯繫以及他的指導,我們希望能精進修行。

Brinda C. Dalal

  • 阿育王獎助金委員會成員
布琳達是阿育王獎助金委員會的成員,該委員會為那些希望將佛教理念運用於日常生活、和致力於推廣佛教活動以提升他人福祉的個人與團隊提供支持。
布琳達來自印度,在一個充滿多元視角與見地(從不可知論和無神論到佛教、天主教、印度教、帕西和新教)的家庭和社區環境中長大。她研究過世俗的穆斯林家庭,並嫁給了一位有著深厚猶太傳統的先生。布琳達在劍橋大學接受社會科學的訓練,並在加州擔任戰略諮詢顧問。如今,她運用其對行為的研究和預測來幫助全球變革者和企業的創新,並在健康與福利、清潔能源科技和教育等領域,創造新技術和提供新服務。
作為無分教派的佛法護持者宗薩仁波切圖登確吉嘉措的弟子,我特別珍視仁波切以新鮮、現代的觀點表達源自2000多年前的教法。

Dorji Pelzom

  • 阿育王獎助金委員會成員
欽哲基金會兒童教育委員會是宗薩欽哲仁波切的主要關注點。該委員會希望開發新的方法來支持世界各地的佛教教育計畫。該委員會的主要工作是審核每年兩次(分別在2月和8月)所提交的阿育王獎助金的撥款申請。

Don Stein

  • 獎學金委員會成員

Desmond Chum

  • 投資委員會委員會成員

Chun Hoi Tik (Heidi)

  • 翻譯中文翻譯

吳美茵

  • 宣傳中文宣傳協調員
  • 護持者聯絡團隊成員
  • 執行委員會委員會成員
  • 董事會董事會成員
作為欽哲基金會執行委員會的成員,美茵與其他成員一起審核各類撥款申請。她出席基金會的各類會議、解決基金會運作的日常問題,並協助年度董事會會議的預算準備工作。她也負責也護持者關係管理與溝通工作,為了積極推廣欽哲基金會的願景和使命,她與個人護持者保持積極的互動和溝通,回答他們可能遇到的任何問題。
她畢業於雪梨大學,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她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婚姻幸福。
我在1990年認識仁波切,並在2005年成為了他的弟子,自始虔誠地跟隨他的教法。

周素卿

  • 代表台灣代表
作為欽哲基金會代表,素卿負責於台灣說明基金會各項計畫的進展、願景,以及捐款方式。此外,負責聯繫基金會與台大及政大設立的訪問學者和獎學金項目。 作為欽哲基金會代表,素卿負責於台灣說明基金會各項計畫的進展、願景,以及捐款方式。此外,負責聯繫基金會與台大及政大設立的訪問學者和獎學金項目。
素卿畢業於臺大地質研究所,目前從事地球科學相關工作。
In 1987, I attended Dzongsar Khyentse Rinpoche’s teachings and took refuge as a Buddhist. I think that working for KF is a practice, and it is a way to serve guru as well. May what I do become the cause for the liberation of all sentient beings. 她於1987年參加宗薩欽哲仁波切的教授並皈依佛教。她說:「我覺得為欽哲基金會工作是我的修行之一,也是我承事上師的方式。祈願一切我所做的,能成為所有眾生解脫成佛之因。」
    欽哲網絡活動
  • 悉達多本願台灣分會董事會成員 — 現任

Chen Su-Li

恰度康卓

  • 顧問顧問

恰度康卓是中道學校的董事會成員。她發願和諾亞瓊斯一起合作,用中道學校所開發的學習模塊來培養兒童的佛教理念與佛教價值觀——將這項實踐首先以兒童夏令營的形式在巴西康卓林/恰度寺落地實施,然後再复制推廣到在南美洲的其他佛教中心。康卓在佛教中心四十多年的生活經驗,使她能完全適應和融入佛教社區的傳承與維護。作為欽哲基金會的顧問,康卓渴望不僅隨喜這些影響深遠的教育計畫,並成為這些計畫的知情者和強有力的支持者。

恰度康卓在德克薩斯州和康涅狄格州長大。她曾作為和平軍的一員在非洲塞拉利昂一所鄉村小學任教兩年。她也曾擔任劍橋諮詢公司的研究員,並在波士頓和紐約工作了七年。之後擔任包括《紐約客》、《哈潑斯》和《奧杜邦》在內的各種雜誌的事實核查員。她用作為自由撰稿人所掙來的錢買了一張去亞洲的機票,從此開始了她的佛教之旅。 1978年3月她在尼泊爾遇到了恰度祖古,並於18個月後與他在加利福尼亞結婚。在仁波切的僧團中,她曾擔任廚師、管家和活動組織者,後來也擔任蓮師出版社的執行編輯。恰度祖古1997年為她舉行儀式,任命她為喇嘛。她在世界各地旅行和教授破瓦法。自2002年恰度祖古圓寂後,她一直擔任南美恰度中心的靈性導師。她居住在巴西南部的康卓林。

1978 年,當欽哲仁波切和其他年輕的祖古們一起參加尊貴的頂果欽哲授予的灌頂時,我並不知道他是誰,但我在寺院的台階上攔住他並拍下了他的照片——他面無笑容,目光堅定,表情難以捉摸。大約 15 年後,在恰度仁波切的邀請下,他來到加利福尼亞州的持明林,以度母的一個面向傳授了色拉空行母灌頂。 2000年,他來到空行林,教授《入菩薩行論》。自 2002 年恰度仁波切圓寂後,他不斷以各種微妙的方式對我們施予他的慈愛,是我們難以回報的。如果不是他堅持讓藝術家和喇嘛們去巴西,我們就不可能完成我們的 Zangdok Palri 的建造和開光。
    欽哲網絡活動
  • 中道學校董事會成員 — 現任

Danny Krishna Lee

  • 代表新加坡代表
丹尼負責處理與本地潛在及現有護持者的溝通工作,並與新加坡悉達多本願會、八萬四千·佛典傳譯計劃團隊一起,共同協調仁波切在新加坡的教學活動。並為在新加坡舉辦的各類臨時活動提供服務。
他畢業於商科(市場營銷)。他從20多歲開始就對佛學研究感興趣,在當地寺院參加基本的佛教課程。仁波切於2013年任命他為欽哲基金會駐新加坡代表。
2006年在印度比爾,我的師兄阿爾諸那介紹我認識了仁波切。當時我失業了,好心的師兄師姐們贊助了我去見仁波切的機票。多虧了他們的善意,我才有機會在宗薩佛學院首次得到仁波切的指引和聽聞他的開示。那是與仁波切無價的緣分! 2007年正值他舉行佛法講座,讓我在澳大利亞的巴倫灣再次與他相遇。我不敢請求仁波切做我的上師,但我的佛法兄弟姐妹們鼓勵我。當我終於鼓起勇氣時,仁波切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並向我點了點頭。我覺得我中了彩票!我會經常聆聽和思考仁波切的教法,並將其應用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他的教導激勵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我希望我為欽哲基金會所做的微薄服務能協助仁波切實現他的宏大願景,利益眾生。

Deepa Thakur

  • 印度專項委員會主席
  • 印度欽哲基金會董事會成員
作為印度欽哲基金會委員會成員,迪帕致力於實現仁波切和印度欽哲基金會的願景。
迪帕擁有心理學研究生學位。她做了10年的空乘服務,然後成為八萬四千·佛典傳譯計畫及基金會其他計畫的志願者。
我來自比爾,我將永遠是仁波切的弟子。我以簡單的理解引領我的工作,在修持佛法的同時,盡我所能協助仁波切在印度實現他的願景。我在 2009 年認識仁波切,由於深受啟發而走上了佛教的道路。
    欽哲網絡活動
  • 84000團隊成員 (印度) — 現任
  • 悉達多本願會指導老師 (印度) — 現任

David Nudell

  • 阿育王獎助金主席
  • 赤松王奬助金委員會成員
  • 佛教導師培訓項目統籌員
大衛是赤松王獎助金委員會的成員,該委員會負責審查以仁愛和慈悲為原則、與心理健康和福祉相關的項目或計劃的申請。他也是教育委員會的成員,該委員會是阿育王助學金計劃的一個類別,負責審查在課程設計與教學方式上,支持佛教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計劃的資助申請。
大衛曾在學校任教五年,之後獲得了社會工作者執照,並在心理治療領域實踐了二十五年。
自1972年直到他去世,我都是創巴仁波切的弟子。 2005年我遇到了欽哲仁波切。

Chantal Gebbie

  • 欽哲願景計劃欽哲基金會聯絡主任
  • 代表澳洲代表
香特爾於2012年至2020年擔任澳大利亞悉達多本願會的行政總監。目前她是欽哲基金會駐澳大利亞的代表,作為基金會在澳大利亞的“眼睛”和“耳朵”,確保基金會在澳洲持續可見的影響力。同時作為欽哲願景計畫的聯絡人,香特爾代表基金會在該計畫的運營團隊工作。
香特爾出生於新西蘭,1984年移居澳大利亞。在澳大利亞,她接受了註冊護士的培訓,並在腫瘤學和姑息治療領域工作。她還從事臨床癌症研究多年。香特爾於2010年離開臨床癌症工作,成為澳大利亞臨床腫瘤學會(COSA)的項目經理。
    欽哲網絡活動
  • 悉達多本願會澳大利亞分會行政總監 — 前任

沃爾特.多麗絲

  • 代表德國代表
多麗絲·沃爾特是欽哲基金會在德國的協調員。她幫助與護持者聯絡,並向媒體和個人提供有關基金會工作的相關信息。
多麗絲在柏林學習文學、比較宗教和美術。她在德國本覺會工作了13年,並在德國佛教聯盟的董事會任職了8年。 17年來,她一直在為德國佛教聯盟協調和統籌:“認識 - 理解 - 體驗:多樣性傳統中的佛教智慧”學習項目,本著加強佛教內部對話的精神,邀請來自所有主要佛教傳承的演講者。她還為德國學校教師建立了一個網站,提供佛教材料。 2008年,在仁波切的指導下,她與阿尼·謝林和羅蘭·瓦爾特合作,共同創辦了文殊出版社(Manjughosha Edition),並擔任主編。
我在1990年成為了仁波切的弟子。能參與這項激動人心的多元事業,我深受感動。能夠為保存珍貴的佛教教義做出貢獻,通過翻譯使後世的人們能夠接觸它們,同時支持那些研究和實踐它們的人,我感到非常榮幸。它顯示了仁波切對佛教未來的廣闊視野和深切關懷和投入。

Dave Zwieback

  • 科技科技顧問
作為一名技術顧問,戴夫參與欽哲基金會與技術相關的長期決策。
戴夫在技術領域工作了 25 年,主要在分佈式和機器學習系統方面,曾在小型科技初創公司以及大型技術、金融和製藥公司工作。他目前的職位是谷歌基礎設施安全的工程總監。他是《超越責備:從失敗和成功中學習》(Beyond Blame: Learning from Failure and Success,http://bit.ly/beyondblame)一書的作者,該書是基於他在該領域的經驗而著。
我於2003年在紐約市初次認識仁波切。
    欽哲網絡活動
  • 蓮心基金會科技顧問 — 現任
  • 悉達多本願會科技顧問 — 前任

Janine Schulz

  • 阿育王翻譯獎助金委員會委員會成員
  • 阿育王獎助金委員會成員

Hsin-Ju Chen

  • 翻譯中文翻譯

格藍.福塞特

  • 贈款管理及支援柬埔寨項目支援

詹姆斯.尼爾遜

  • 投資委員會顧問顧問
尼爾遜先生是投資委員會的顧問。
尼爾遜先生是 Global Net Lease (GNL) 的首席執行官兼董事。他也為其他包括Xerox、Chewy, Inc. 和 Herbalife Corporation在內的公司擔任獨立董事和審計委員會成員。他作為審計委員會的經驗涵蓋涉及技術、媒體、娛樂、房地產和視頻遊戲發行以及金融服務等界別的公司。
nothing in section 3

Frank Lee

  • 代表新加坡代表
Frank和有興趣的人士分享關於欽哲基金會的資訊,也幫忙派發禮品和其他物資。
Frank畢業於昆士蘭科技大學,獲得電機工程學士學位,曾在朗訊科技擔任工程師。他曾是新加坡乒乓球國家隊隊員(1995-96),目前是一名職業乒乓球教練。
我在2000年初認識了仁波切,有幸多次在海外見到他並接受教法。 2002年,我從仁波切那裡領受皈依戒,從那以後就一直向他學習。

Isabel Pedrosa

  • 投資委員會主席
  • 影響衡量團隊成員
  • 執行委員會委員會成員
  • 董事會董事會成員
伊莎貝爾是恰度仁波切的老弟子,她負責巴西恰度寺的投資超過20年。自2004年以來,她一直擔任欽哲基金會投資委員會主席。
伊莎貝爾擁有巴西坎皮納斯天主教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她於1994年獲得舊金山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畢業後,她曾在Pactual 銀行,荷蘭國際集團(ING),德意志銀行,BBA資本(巴西Capital Group的合資企業)和當時巴西第三大資產管理公司BankBoston Asset Management工作。她通過她的公司格薩爾資產管理(Gesar Capital Management)為私人客戶和基金會管理基金,是卡內基投資顧問洛杉磯辦事處的投資組合經理,並且是註冊投資顧問。
認識宗薩欽哲仁波切令我耳目一新!仁波切以現代的方式傳授教法,令我能在跟隨恰度仁波切多年修行所打下的基礎上更上一層。仁波切與現代世界息息相關,無論以任何身份幫助欽哲基金會發揚他的願景都是一件樂事。
    欽哲網絡活動
  • 悉達本願會巴西分會董事 — 現任

許功化

  • 護持者聯絡團隊成員
功化重視朋友、著重滋養友情。自過往在商界的職業生涯到目前在仁波切的事業壇城為佛法工作的過程中,她認識了許多朋友,並與他們建立了密切的關係。通過與友人分享關於欽哲基金會支持的各項計劃,功化讓許多人受到啟發,加入護持基金會的行列。
功化在馬來西亞一個大乘佛教家庭出生和長大。父母把她送入佛教中小學,並在她三歲時引導她皈依。
從小到大,我毫不懷疑自己是一名佛教徒,但直到 1990 年遇到仁波切,我才開始修行。他改變了我的生命。為上師和佛法工作不僅是我的願望,也是我的熱情。沒有什麼比看到佛法興盛更有意義、更令人欣慰的了。

艾美利安奴.伊松薩

  • 代表墨西哥代表
艾美利安奴在過去三年幫助欽哲基金會和墨西哥僧團之間的溝通和聯絡,並參與組織基金會拉丁美洲和北美僧團聯合網絡聚會。在去年為仁波切舉行的虛擬慶生活動中,他負責製作墨西哥僧團的錄像並為之譜曲,作為供養。
艾美利安奴來自墨西哥。他擁有國際關係學位,在國際性合作和文化外交的領域累積了專業經驗。他對古代文化充滿熱情,並且熱衷於發掘個人和社會的潛能。這些年來,他通過他的學術研究、旅行、工作、音樂體驗和教學接觸到不同的文化。他是一位經驗豐富的瑜伽老師,同時亦教授其他內觀的方法。在過去15 年,他在學校、大學、靜修中心以至 墨西哥州的巴耶德布拉沃監獄教授瑜伽和放鬆技巧。他創立了“Respira salud”(“呼吸健康”)—一項針對個人和團體的綜合計劃,旨在幫助人們熟悉呼吸作為培養健康的基本工具。他目前在墨西哥巴耶德布拉沃的環境大學 (UMA) 任教。他曾遊歷印度、尼泊爾、加拿大和新西蘭,從不同的佛教傳統中學習教法,包括藏傳佛教(尤其是宗薩欽哲仁波切)的教法和灌頂。
2012 年 5 月,在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首次訪問墨西哥期間,我在墨西哥城見到了他。那一年我去了印度,在喜馬偕爾邦比爾附近度過了 3 個月,參加 dam ngag dzo(珍貴教義總集)傳授法會。然後我花了一年時間在亞洲旅行、接受教法,並在印度北部和南部以及尼泊爾進行了一些短期閉關。 2015 年 9 月,我在尼泊爾加德滿都參加了宗薩欽哲仁波切的中觀教學。 2018 年 12 月,我前往巴西的 Chagdud Gonpa 參加了為期兩週的 Khandro Sangdu drupchen大法會。我願意更投入這個壇城,為佛教智慧的傳播作出一些貢獻,創造一個更加包容和慈悲的世界。
    欽哲網絡活動
  • 悉達多本願會墨西哥分會義工 — 前任

Jan Roberts

  • 欽哲願景計劃策略性規劃顧問
Jan的主要角色是欽哲願景計畫總監的教練和導師,與計畫總監和欽哲基金會代表一起參與預算審查和運營更新,並主持相關的策略會議。
Jan目前是企業、政府和非營利機構的高管教練。此前,她曾在專業服務公司和企業中擔任人力資源總監、諮詢合夥人和運營負責人,擁有 20 多年的管理經驗。她擁有心理學文學學士學位和教練心理學理學碩士學位。
我已經成為宗薩欽哲仁波切的弟子 20 年了。我是蓮心基金會澳大利亞管理委員會的成員,在過去的 18 個月裡一直參與欽哲願景計劃,與項目總監一起工作。我和我的伙伴住在距離悉尼以南一小時車程的伊拉瓦拉海岸美麗的自然環境中。我喜歡觀賞我們當地的鳥類,在附近的熱帶雨林中散步,在海洋中游泳。
    欽哲網絡活動
  • 蓮心基金會管理委員會成員(澳大利亞) — 現任

Jacqui Merrell

  • 獎學金委員會成員
雅基是個人修持獎助金和佛學研究獎學金申請評估團隊的一員。她閱讀每年提交的兩次獎學金申請,根據標準對其進行評估並提出資助建議。
雅基是一位有抱負的長期修行者,她廣泛地為包括欽哲基金會在內的支持佛教和佛教修行者的組織提供志願服務。她擁有新聞學學士學位,目前在一家與醫學教育和評估相關的非營利組織擔任經理。

Jesse Klein Seret

  • 科技內容開發支援
  • 宣傳視頻小組組長
作為視頻小組的組長,潔西統管基金會所有相關視頻的製作,從 古德曼佛學講座系列、焦點系列到108 秒視頻系列。她也為基金會的網站相關工作提供協助。
潔西的教育背景與藝術和電影相關。她在貝茨學院獲得學士學位,主修工作室藝術。畢業後她擔任紀錄片、廣告和故事片拍攝的助理編劇及視覺效果剪輯師。她在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居住多年,最近與丈夫和兩個兒子回到家鄉佛蒙特州。
2001 年,我和現在的丈夫以賽亞在印度旅行,認識了仁波切後不久,我自願參加了蓮心基金會,為其在德里 Yamuna Busti 和比爾的藏族兒童學校開展的工作進行攝進。

Jennifer Hogan

  • 阿育王獎助金委員會成員
詹妮弗評估阿育王獎助金的申請。
詹妮弗是一名學習專家,自2000年以來一直經營著一家教育輔導公司。她在學年期間為有學習差異的學生提供閱讀、寫作和拼寫課程,並為高中生開設暑期強化學術課程,並舉辦家長和教師培訓研討會。
仁波切的教法令我的生命變得更好(而且持續如此)。我非常感謝仁波切和欽哲基金會所做的一切美事。

Gene Chan

  • 投資委員會顧問顧問
Gene Chan在欽哲基金會擔任投資委員會的顧問。
Gene出生於加拿大,他童年大部分時間在香港度過,後來回到加拿大完成學業,在滑鐵盧大學取得數學學士學位,主修計算機科學,輔修經濟學。他於 2005 年在多倫多開始了他在金融界的職業生涯,現在是全球最大的另類投資工具管理機構 Citco Fund Services 的高管。在菲律賓馬尼拉工作了 3 年後,他回到了原點,自 2019 年起在香港定居。

Ivy Ang

  • 顧問策略性規劃及組織結構
  • 策略性規劃及組織結構顧問

自2002年以來,Ivy一直擔任欽哲基金會的戰略顧問,幫助建立了欽哲基金會的執行委員會架構,並根據需要為執行董事陳季佩女士提供諮詢。她是圓滿法藏計劃的戰略指導和團隊成員,自84000成立以來,她也一直擔任類似的角色。她是84000的董事會成員,也是執行委員會的成員,負責規劃和組織發展。

Ivy在國際業務和組織發展方面擁有30多年的豐富經驗。她的專業背景包括曾擔任高科技、生物技術、戰略諮詢和財務諮詢等領域的人力資源副總裁。她曾在Genentech,、AIG、Madge Networks 和 Landor Associates 等全球性行業領導者的公司任職,並擔任副總裁職位。此外,她也擁有為營利性和非營利組織提供諮詢的豐富經驗。 Ivy是Visionlinc的創始人兼總裁,該公司致力於聯結組織的願景、戰略和人才。她是首席執行官及其團隊的戰略規劃師和執行教練,通過激發創新文化和優化人效實踐以實現組織使命。在與高管的合作中,Ivy專注於通過深入探尋、自我發現與體驗式實踐的方式,來幫助企業高管提升能力與信心。她深信人們與生俱來的潛力,以及通過革新行為產生非凡成果的可能性。她的教練重點是將高管的影響與領導力同業務願景和結果聯繫起來。她的專長包括戰略願景和規劃、領導和管理高績效團隊、以及將快樂和意義融入到我們的工作與生活中。她曾被《財富》雜誌和CNBC報導。她曾在包括世界事務理事會、身心覺知項目和論壇 21在內的多個董事會任職。

我在2001年經由季佩介紹認識了仁波切。我參加了他就《普賢上師言教》所作的開示,並要求成為他的弟子。有仁波切作為我的上師,我感到無比的幸運。 2002 年,季佩請我協助制定欽哲基金會的策略性規劃,那就是我參與基金會的開始。我一直深受啟發,心懷感激,為仁波切的壇城付出努力。
    欽哲網絡活動
  • 84000董事會及工作委員會成員 - 現任

雅各布·道爾頓

道爾頓博士作為獎學金委員會的成員為欽哲基金會做出貢獻,他幫助選擇基金會翻譯研究獎學金和博士獎學金的候選人。他還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主持一年一度的欽哲藏傳佛教講座,幫助選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年度欽哲基金會佛教研究卓越獎的獲得者。除此之外,他有時也以非正式的方式為基金會提供幫助。
雅各布·道爾頓(Jacob Dalton),是欽哲基金會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藏傳佛教系的傑出教授,研究密宗儀軌、寧瑪派宗教史和敦煌手稿。他是《敦煌藏文密宗手稿:大英圖書館斯坦因藏品描述性目錄》(Brill 出版社)的合著者,也是《馴服惡魔:藏傳佛教中的暴力與解放》(耶魯大學出版社)、《透過意圖綱要之眼:西藏儀軌傳承史》(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 和《召喚佛陀:早期密宗佛教的儀式手冊》(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的作者。

Luiz Gustavo Anflor Pereira

  • 科技技術支援

Louise Rodd

  • 護持者聯絡團隊成員

Laurence Zhou

  • 翻譯中文翻譯

Jimmy Chen

姚仁喜

  • 代表台灣代表
  • 董事會董事會成員
作為董事會成員,Kris Yao參與多個欽哲基金會的專項工作。他對維護中國和印度的傳統佛教學院的學術水平,以及促進西方大學的佛學研究充滿熱忱。他在促成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設立欽哲基金會佛學研究教席一事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Kris 是台灣最傑出的建築師之一。他是大元建築工場(ARTECH Architects) 的創始人和負責人,在台北和上海設有辦事處。作為一名建築師,他以其獨特的創作天賦而聞名,他的設計屢獲殊榮,在當地和國際上享有盛譽。他在進入人生的第四個十年後開始拓寬對藏傳佛教的認識。此後,佛學研究對他的生活和建築設計理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儘管工作繁忙,Kris也是仁波切最看重的中文翻譯之一。除了在台灣、香港和其他地方口譯仁波切的教法外,他還翻譯了仁波切的著作《近乎佛教徒》。此書的中文版在台灣和中國大陸出版,向廣大的華語讀者引介了仁波切和他的教法,並成為亞洲幾個國家的暢銷書。許多讀者將他們對仁波切教法的認識歸功於Kris 的翻譯。最近,Kris 也將仁波切的書《朝聖》翻譯成中文出版。在仁波切的鼓勵下並且經過多年的努力,他也完成了巴楚仁波切的《普賢上師言教》的翻譯和出版。
在討論欽哲基金會下一個五年計劃時,欽哲仁波切在保護舊有的同時,亦不忘扶植世界各地的新生代,這個觀點讓我感到非常感動,這展現了在弘揚佛法上無遠弗屆的願行。延續佛陀智慧和慈悲的珍貴願景是基金會的工作核心,我很榮幸能成為這個團隊的一員。 我已經慢慢意識到將藝術創造力與精神實踐相結合的可能性。實際上,將這兩個元素結合起來幾乎是勢在必行的。

約翰.所羅門

  • 代表美國代表
約翰·所羅門 (John Solomon) 在加州洛杉磯地區協調和宣傳欽哲基金會在當地的活動。他亦是欽哲基金會籌款委員會成員,同時擔任欽哲基金會美國代表。
約翰任職專業顧問,涉獵範疇包括電影、動畫、品牌、人才、主題公園和互聯網。他的客戶包括迪士尼、華納兄弟電視動畫、Power of Entertainment、6 Point Harness Animation Studios、Media Eagles、Ghostbot Animation、The Vault 和 Big Stage。 John 的職業生涯始於法蘭斯·哥普拉的美國西洋鏡公司(Zoetrope Studios),參與劇情長片的製作。隨後轉投 Scott Rudin and Freddie Fields Productions工作,再後來在 Witt-Thomas Films聯合製作了電影“混合堅果”和“最終分析”。 1992 年,他開始了在華特迪士尼公司長達15 年的事業,擔任其子公司 Imagineering 電影娛樂部門的副總裁以及迪士尼電視動畫短片實驗室負責人。此後,他轉向社會正義領域,在緬甸拹助組織人權運動,隨後又協助丹·阿德勒 (Dan Adler) 競選國會議員。他是仁波切的電影《Vara: A Blessing》的顧問。作為一名狂熱的當代藝術收藏家,他不拘一格的品味涵蓋了威廉·韋格曼、安迪·沃霍爾、克里斯托再以至克拉斯·奧爾登伯格的作品。最近,他修復了理查德·紐特拉 (Richard Neutra) 的泰勒之家 (Taylor House),這是洛杉磯山上的現代主義瑰寶。他亦是帕薩迪納加州藝術博物館的創始董事會成員。

Leticia Braga

  • 代表巴西代表
  • 翻譯葡萄牙文翻譯
Leticia Braga 是欽哲基金會(巴西)的地區代表之一。她自 2008 年開始為欽哲基金會工作,協助組織基金會在當地舉辦的活動。她還參與組織有關基金會全球活動的文本和帖子的翻譯和出版。
Leticia的教育背景是法律和心理學。她曾在出版界工作,從事文學創作出版、文本校對、插畫製作等工作。
我是在 1990 年代後期接觸到佛教的,當時我以學生和義工的身份加入了里約熱內盧的寧瑪佛學院。在 2000 年代初期,我遇到了恰度康卓,並開始在她的指導下學習。後來,在康卓林的開光儀式上,我認識了宗薩欽哲仁波切,從此加入了在仁波切指導下學習修行的巴西弟子社群。

Josh Lee

  • 科技數據庫支援
2013 年,Josh 被任命為悉達多本願會(香港)的董事和聯絡人。同年,他認識了欽哲基金會的數據庫經理瑪格麗特·薩布拉尼格,並開始協助她處理中文數據。他負責為悉達多本願會(國際)中文翻譯團隊統籌中文郵件。
Josh 在香港出生和長大。他畢業於香港大學,獲得金融學學士學位,並成為一名專注於客戶服務的註冊理財師。
我的父母Simon Lee和Annie Wong在80年代後期第一次見到仁波切,而我們全家在90年代初成為仁波切的弟子。
    欽哲網絡活動
  • 悉達多本願會香港董事及盈餘基金委員會成員 — 現任

Li-Hao Yeh

  • 翻譯中文翻譯
  • 赤松王奬助金委員會成員
Li-Hao協助把欽哲基金會網站上的英文信息翻譯成中文。
他是心理學副教授,一直從事有關雙語能力和正念的研究。
我自2010年以來,一直遵循宗薩欽哲仁波切的教學和指導。
    欽哲網絡活動
  • 84000義工 — 現任

Johannah Newmarch

  • 代表加拿大代表
Johannah負責回答有關捐贈、基金會活動和當地節目的公眾查詢。
作為演員,她在電視和電影行業擁有超過 30 年的演戲經驗。過去 8 年,她擔任演技導師,深受佛教世界觀所的創造性表達和說故事的力量和可能性的啟發——特別是以佛法和電影的界面作為教育和社會變革的載體。

廖敏仁

  • 翻譯中文翻譯
敏仁在欽哲基金會台灣分部成立時加入成為義工,擔任文書翻譯。她同時為84000服務。她認為能夠成為團隊成員是一種祝福。她說:「我獲得的遠遠超過我所付出的。」
敏仁是一名統計學家,在台灣和美國累積了20年的工作經驗。她12年前移居上海,主力研究消費者行為。
1999年在機場意外遇見仁波切是我莫大的幸運,那時候我對他幾乎毫無認識。他正和幾個弟子在機場咖啡廳吃早餐。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有勇氣和他們坐下來。一定是仁波切散發出的智慧光輝,讓我在那一刻受到啟發。我跟著他走到閘口,說:“仁波切,請早點回來。”有了這種神奇的聯繫,我從那時起就一直遵循仁波切的教法。沒有仁波切的加持,我永遠不會有機會知道有一條證悟之道。

Lucie Juříková

  • 阿育王獎助金委員會成員
Lucia 協助評估阿育王獎助金委員會的申請書。
在過去的 20 年裡,她以教師、協調者和顧問的身分在分佈全球的不同正規和非正規教育機構中工作。
2008年,我在西藏兒童村當老師時,帶著一班小孩子去了印度鹿野學苑。當我到達那裡時,感覺就像回到家一樣。所以我的佛教之路就是從那裡開始的。
    欽哲網絡活動
  • 鹿野學苑兒童生活營組織者 — 前任
  • 中道教育先導佛教生活營組織者 — 前任

約翰.康諦

  • 阿育王翻譯獎助金委員會委員會成員
約翰.康諦是蓮師翻譯小組(Padmakara Translation Group) 的創始成員。他在2001年至 2012年成為參札基金會(Tsadra Foundation)研究員,並在2016 年獲頒欽哲基金會終身成就獎。 在2009年,84000剛成立時,他被任命為編輯部主席,現在是編輯部聯合主任。
我在劍橋大學就讀醫學和人類學。在 20 世紀 70 年代初期,當我還是一名醫科學生時,我師從了一些老一輩的偉大藏傳佛教大師,尤其是康珠仁波切、敦珠仁波切和頂果欽哲仁波切。我於 1975 年獲得醫生資格。我在英國開始行醫,然後在1970年代後期到了尼泊爾東北部行醫,之後我搬到了法國多爾多涅省,在那裡我完成了兩次為期 3 年的閉關。之後我大部分時間都留在那裡生活。
    欽哲網絡活動
  • 84000編輯部聯合主任 — 現任

秋映多傑堪布

  • 印度專項委員會委員會成員
秋映多傑堪布是欽哲傳承的弟子。他也是已故堪布仁波切貢噶旺秋的虔誠弟子。他於1992年入讀宗薩佛學院,當時佛學院位於比爾。 1998年,他獲得了相當於學士學位的佛教(Shastra)論師學位,隨後於 2001 年獲得了相當於碩士學位的阿闍黎學位。他於 2002 年獲得了堪布頭銜,並於 2004 年獲得了相當於佛教博士學位的堪布學位。堪布曾於 1999 年至 2000 年在佛學院擔任補習老師 ( kyorpon),同時擔任首席教師,直至 2013 年。2010 年,他被任命為薩迦無變金剛仁波切的指導師。他於 2008 年至 2012 年擔任佛學院助理校長,而在2013 年至 2016 年,仁波切任命他為校長。 2006 年至 2007 年,他曾旅居新加坡,於當地的英國文化協會學習英語。 2011年,在欽哲基金會贊助下,仁波切把他送到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任職訪問學者。
    欽哲網絡活動
  • 84000工作委員會成員 — 現任
  • 佛教數字資源中心顧問 — 現任

Luciana Novaes

  • 贈款管理及支援主要獎助金督導員
  • 獎學金委員會成員
  • 代表巴西代表
  • 翻譯葡萄牙文翻譯
  • 投資委員會顧問顧問
Luciana 是欽哲基金會巴西國家代表。她幫助將欽哲基金會網站翻譯成葡萄牙語。葡萄牙語網站提供與欽哲基金會項目和活動相關的信息,以及護持基金會的途徑。在獎學金委員會,她參與每年兩次的申請審核。作為投資委員會的顧問,她提供與巴西風險相關的信息。
Luciana 的大部分職業生涯都在跨國銀行從事企業融資工作。她還以研究員、教師和顧問的身分把環境、社會和治理 (ESG)概念引入到投資事務中,協助企業客戶評估氣候變化風險、自然資源限制和更廣泛的ESG相關因素。她擁有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 (COPPE-UFRJ) 的能源規劃碩士學位和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環境技術碩士學位。她還擁有佩斯大學的國際金融 MBA 學位以及巴西里約熱內盧 ENCE 的統計學學士學位。
我在 2002年成為了宗薩欽哲仁波切的弟子。仁波切第一次去巴西旅行時,我在恰杜金巴卡卓林見到了他。我幫助組織了仁波切在巴西的開示和共修活動。從 2006 年到 2017 年,我還負責協調 Buda de Ipanema,當時悉達多本願會巴西分會已成立。

Kholoud Barakat

  • 贈款管理及支援阿拉伯文翻譯
Kholoud Barakat 以大學講師、教育教練和地區項目協調員的身份為學校教師、難民和基層活動家服務超過十五年。她在中東曾為地方、區域和國際組織效力。她於 1999 年在約旦大學獲得翻譯碩士學位(阿拉伯語 - 英語),其後從事專業翻譯工作已超過 12 年。
移居美國後,我全身心投入佛學研究,並在欽哲基金會的贊助下翻譯了幾本書,努力將佛法教義介紹給阿拉伯世界。

Linda Coelln

  • 代表美國代表
作為美國代表,Linda負責回答有關欽哲基金會及其在美國的活動的查詢。她也在仁波切的講座和法會現場支援欽哲基金會的宣傳活動。
Linda 曾為一個印度翻譯項目的行政統籌,該項目後來成為 84000。她還在一家國際進出口公司工作了 30 年,負責處理產品運輸物流。她目前從事視頻編輯和寫作。
我已經成為宗薩欽哲仁波切的弟子 27 年了。我很感激能有機會與他一起工作並得到如此多的祝福!
    欽哲網絡活動
  • 悉達多本願會美國分會董事會成員 — 現任
  • 悉達多本願會美國分會活動協調員 — 現任

紋慧

紋慧是欽哲基金會的奬助金經理,其職責和基金會核心使命的組成部分息息相關—即是護持佛教的研究和實踐—此乃欽哲基金會作為贈款組織的基本工作。作為欽哲基金會與其受益人之間的主要聯繫人,紋慧負責監資助的申請、審查和撥款等各個程序。
紋慧在技術網絡領域擁有超過 15 年的經驗,專注於運營、戰略和實踐。紋慧在紐約長大,畢業於羅徹斯特大學,主修宗教和經濟學。紋慧與大自然有著密切的聯繫,尤其是森林裡的朋友,特別是山雀、花栗鼠和野火雞。

Manju Chen

  • 翻譯中文翻譯

Ma Lan

  • 代表紐西蘭代表
    欽哲網絡活動
  • 84000義工 — 現任
  • 悉達多本願會中文宣傳 — 現任

Patrick Jacquelin

  • 顧問顧問
Patrick 在肯尼亞度過了他生命的頭 12 年,他在那裡出生,母親是德國人,父親是法國人。他在奧地利上學,然後在劍橋讀歷史,並獲得文學碩士學位。在法國軍隊服完兵役後,他獲得了位於楓丹白露的歐洲工商管理學院 (INSEAD) 的 MBA 學位。之後,他擔任管理顧問,專門研究商業戰略,直到 1988 年創立了自己的公司 The Daylight Company。他目前是這家公司的所有者和主席,該公司專門為藝術家、工匠、視障人士、工業、醫療與美容業設計和製造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工作照明。
自 1992 年以來,我一直是欽哲仁波切的弟子。

Penelope Tree

  • 代表英國代表
Penelope負責管理欽哲基金會的英國銀行賬戶,每年兩次將資金匯入基金會的美國主賬戶。她亦協助回答與欽哲基金會相關的查詢和電子郵件,確保我們的捐款者得到最新資。同時,她亦擔任蓮心基金會副總裁。
她在紐約市長大,在那裡上學,並且成為模特兒。她現時住在倫敦,育有兩名已成年的孩子。她還剛剛完成了她的第一部小說作品。
我在1992年認識仁波切。
    欽哲網絡活動
  • 蓮心基金會董事會成員及副總裁 — 現任

Pat Hanna

  • 贈款管理及支援受益人協調員
自 2006 年以來,Pat一直擔任受益人協調員。在這個職位上,她是欽哲基金會和奬助金得主之間的聯繫,在資助的期間如是,甚至其後亦如是。她還負責制定撥款協議,安排資金轉移,並且負責索取和把有關贈款資助活動的年度報告存檔。
Pat在加拿大的大草原上長大,但就像被魔法和愛吸引到西海岸。她擁有人類學學位、康復顧問資格和檔案管理培訓,從事過多種職業,包括管理一所法醫工作室和一家國際公司的檔案室。Pat將她的時間分配在溫哥華和她在樹林裡的小屋之間,在那裡和丈夫看鹿玩耍,聽貓頭鷹的叫聲,捕捉完又釋放老鼠,並夢想著成為瘋狂而聰明的喵星人。
懷著極大的感激之情,我在 2005 年得到宗薩欽哲仁波切 接納為學生。從那以後,我參加了仁波切主持的各種佛法講座和閉闗法會並成為了義工,而且很榮幸有幾次能在這些活動中為仁波切服務。
    欽哲網絡活動
  • 悉達多本願會義工 — 現任

高明元

  • 學術發展委員會委員會成員
明元於2021年加入欽哲基金會學術發展委員會,除了評估學術項目提案外,他主要負責推動欽哲基金會與中國佛教研究機構的合作,以及處理中國學生申請欽哲基金會個人獎學金的事宜。他還參與籌劃欽哲基金會古德曼講座,尤其是以中文進行的講座。
明元 一直迷醉於研究西方哲學問題。直到2009年,他閱讀了欽哲仁波切的《近乎佛教徒》時接觸到佛法,激發起他對研究佛教教義的興趣。在欽哲基金會的資助下,明元在2015年欽哲基金會終身成就奬得主法光法師教授的指導下獲得了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獲得了2020年欽哲基金會傑出佛學博士論文獎。他的研究對象主要是梵文、藏文和古典漢語的阿毘達磨和早期唯識論經典。
我在攻讀博士學位時得到欽哲基金會的資助,欽哲基金會在幫助申請者和促進佛教學術方面的真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欽哲基金會以非宗派和非官僚方式進行申請個案評估,不強調回報或個人崇拜,具體化了佛陀的真正教義。能與欽哲基金會合作,幫助那些一心追求佛法的人,我感到由衷的榮幸。

Miles Santo

  • 投資委員會顧問顧問
Miles Santo 是投資委員會的顧問,負責管理悉達多本願會(加拿大)的投資項目。
Miles 是加拿大的一名投資顧問,主要通過他自己的公司 Miles Santo and Associates Inc. 為個人和家庭管理資金。他是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和卑詩省的證券委員會註冊的互惠基金交易商。他多年來為客戶實現高於平均水平的長期投資回報。自 30 年前接觸佛教以來,他的諮詢風格發生了變化。目前,他以六波羅蜜的原則指導自己的投資策略,而禪修亦有助喚起心的清明,引導他追求利益客戶的成果。他認為每個行為都可以利用來實修,理財也不例外。

Marie Crivelli

  • 翻譯法文翻譯
  • 代表瑞士代表
Marie 是對欽哲基金會及其活動感興趣的法語人士的聯絡人,並為法語人士充當基金會和SIE之間的橋樑。她協調各項法語翻譯工作,包括仁波切視頻教學的字幕和其他翻譯。
Marie從事法語新聞和出版工作 30 年。
我在1992年認識宗薩欽哲仁波切。
    欽哲網絡活動
  • 悉達多本願會 (歐洲)委員會主席及宣傳 — 現任
  • 和平寶瓶計劃成員

Nicolas Flores

  • 代表德國代表

Ngodrup Dorjee

  • 阿育王獎助金主席
Ngodrup 是阿育王獎助金委員會的主席。委員會每年評估兩次資助申請,分為冬季批次和夏季批次。收到的申請大多直接與佛法有關,而委員會的任務就是評估它們在促進和維護佛法的事宜上的潛質。委員會成員獨立地評估撥款申請,然後委員會主席會根據所有委員會成員的獨立評論和評分為仁波切整理一份簡明的報告,讓他決定哪些申請值得欽哲基金會的財政支持。
Ngodrup曾在德國修讀酒店管理,在英國薩里大學進修旅遊營銷,並且在倫敦修讀專業會計。他的職業生涯始於不丹的旅遊業,並曾短暫擔任不丹國家旅遊和民航部副部長。他目前處於半退休狀態,同時為電影和戲劇行業的一些舊客戶處理賬目和稅務事務。
我與仁波切及其家人的聯繫始於敦珠仁波切抵達不丹,當時尊者及其家人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逃離西藏。他們的逃生路線穿過不丹東部。在敦珠仁波切逗留東不丹期間,他授予了《大寶伏藏》灌頂,在那段時間裡,我的家人與尊者建立了密切的聯繫。我有幸從仁波切、他的父親董瑟聽列諾布仁波切和他的祖父敦珠仁波切那裡得到教法和加持。在不丹廷布居住時,我也有幸得到仁波切的外祖父索南桑波喇嘛的加持。
    欽哲網絡活動
  • 悉達多本願會指導老師 (歐洲) — 現任

陳美華

  • 科技內容開發支援
  • 宣傳國際展位協調員
  • 護持者聯絡團隊成員
美華負責在全球活動現場組織展位,她需要與宣傳和設計人員、國家和地區代表、當地僧伽和志願者的密切合作,以能在仁波切的公開活動中,以始終如一的視覺和語言表達,去展示欽哲基金會的資訊。她也是網頁團隊的一員,同時也是東南亞地區代表。
美華的專業背景包括營銷、品牌建立、傳訊和投資者關係。退出商界後,她專注於非營利組織。她是一名註冊專業教練、美德計畫協調員以及和得到認證的紡紗教練。
我與仁波切的聯繫是在 2009 年建立的,當時我獲贈他的著作《近乎佛教徒》。
    欽哲網絡活動
  • 佛法營管理團隊成員 — 現任

Nikki Keefe

  • 佛學院教育診所助手
Nikki Keefe 照顧迦膩色伽小學住宿僧侶的醫療保健需求。她的職責包括提供教育、制定醫療保健課程和計畫、評估學校設施和宿舍水平,以及提出建議並幫助實施這些措施以提高健康和衛生標準。她亦支援宗薩欽哲確吉羅卓佛學院的西藏註冊護士和訪問醫生,並與學校工作協調員Uma Pitta,以及學校校長一起努力,為僧侶提供最好的醫療保健和教育。
Nikki Keefe 是一名註冊護士,擁有健康科學研究生文憑,專攻傳染病和公共衛生。她擁有超過 40 年的護士經驗,經歷印度喜瑪恰省炯達拉的宗薩欽哲確吉羅卓佛學院的一頁重要歷史,除提供醫療保健和教育之餘,為600名常住僧侶和工作人員設立乙型肝炎疫苗接種計劃。Nikki Keefe 是一名註冊護士,擁有健康科學研究生文憑,專攻傳染病和公共衛生。她擁有超過 40 年的護士經驗,經歷印度喜瑪恰省炯達拉的宗薩欽哲確吉羅卓佛學院的一頁重要歷史,除提供醫療保健和教育之餘,為600名常住僧侶和工作人員設立乙型肝炎疫苗接種計劃。
1996 年,我有幸在澳大利亞 Kyogle的金剛總持寺見到了宗薩欽哲仁波切,自從他於 1998 年傳授龍欽心髓前行教法以來,我一直向他學習,並參與他和許多我們敬愛的傳承上師在世界各地舉行的竹千大法會。我目前參與亞洲佛法營項目,自 2009 年起,亦是悉達多本願會澳大利亞委員會的活躍成員。

Nadia Yakovchenko

  • 贈款管理及支援俄文翻譯
Yakovchenko 博士協助處理俄語申請者的資助申請。
她是康復領域的醫生和醫療保健組織者,同時從事基於「龍夢系統」(一個開放中心的項目)的項目管理。
我和佛法的連接真的就像一場美妙的夢,而且只有在仁波切、Arne 和所有其他最好的同修的愛和仁慈下才能發生。

Mattia Salvini

  • 學術發展委員會委員會成員
Salvini 博士是學術發展委員會的成員,其主要職責是評估包含學術相關內容的資助申請。通過討論,委員會成員會衡量哪些請申個案最符合欽哲基金會的整體願景,當中經常涉及對學術界和更廣泛的佛教社區間互動日益頻繁的考慮。
在金奈(印度)辨喜瑜伽大學(RKM Vivekānanda)獲得梵語學士和碩士學位後,Salvini 博士獲得了 SOAS(英國)的博士學位。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他開始教書,先是在尼泊爾的自生智佛學院(Rangjung Yeshe Institute),然後是在泰國的國際佛學院。之後,他在泰國瑪希隆大學工作,並於 2019 年回到國際佛學院。他的學術著作側重於中觀學說,以及佛教哲學與梵文學習不同領域之間的關聯。
在印度攻讀學士和碩士學位期間,我從我親愛的同學 Somsak Paryatyaporn 那裡學到了佛法的基礎知識,他當時是一位出家比丘。然後,承蒙桑東仁波切教授引薦,我才有機會在鹿野苑向冉夏卡崔巴提教授學習。我主要從印度、尼泊爾和泰國的西藏喇嘛那裡接受教法:阿央仁波切、格隆楚親堅贊喇嘛、仁欽彭措喇嘛,以及來自不同傳承的其他喇嘛。特別是格隆楚親堅贊喇嘛引導我把梵文學習和個人修行結合起來,依他的善意建議,我現在盡力與那些想藉著梵文學習修行佛法的人分享所知。

Maryann Lipaj

  • 科技網站負責人
  • 宣傳美術及設計總監
    欽哲網絡活動
  • 中道學校平面設計

托妮.惠特克

  • 佛學院教育協調員
  • 會計財務經理
Toni 是來自倫敦的特許管理會計師。她的父母是英裔西班牙人,她在西班牙長大,然後於 1992 年移居英國。她第一次接觸佛教的綠起是她在亞洲徒步旅行的嗜好。在YouTube收看仁波切的教法後令她受到啟發,其後在2013年飛往香港與他會面。2014年,她辭去了在《金融時報》擔任商業分析師的工作,專注於護持仁波切的佛行事業。
    欽哲網絡活動
  • 悉達多本願會宣傳 (國際) — 現任

賴梵耘

  • 代表台灣代表

Sherry Lin

Sarah Ann Hart

  • 阿育王獎助金委員會成員

Richard Chang

  • 董事會董事會成員
Richard是一名全科牙醫,在洛杉磯有一家私人診所。他喜歡在世界各地做傳教工作。他亦是現任美國慈濟醫學基金會牙科主任、美國紅十字會認證心肺復蘇導師。
我在2004年成為仁波切的弟子。

Phurbu Tsering

  • 獎學金委員會成員

Pravin Shakya

  • 阿育王印度獎助金委員會成員
  • 印度專項委員會委員會成員
Pravin是欽哲基金會印度專項委員會的執行成員。他參加了委員會的所有會議和活動。他在欽哲基金會的主要職責之一是協助評選資助對象。
Pravin出生於佛教聖地三迦夏的一個釋迦派佛教家庭。他於2008年加入仁波切的中心鹿野學苑。仁波切邀請他加入欽哲基金會印度專項委員會。他竭盡全力為仁波切服務,支持他在印度復興佛、法、僧的願景和使命。
我在2008年遇到了我的上師,尊貴的宗薩欽哲仁波切。遵照仁波切的建議,我答應至少侍奉他20年。
    欽哲網絡活動
  • 鹿野學苑管理員 — 現任
  • 鹿野學苑學生協調員 — 現任

李喜燕

  • 贈款管理及支援受益人協調員
喜燕自欽哲基金會成立以來一直是受益人協調員,但現在她專注於與少數舊有的獲獎者合作。
喜燕的職業背景是護理和輔導心理學。自從遇到佛法後,她和她的丈夫道格·瑞克森 (Doug Rickson) 創立了加拿大本覺會。在 1990 年代後期,他們成為宗薩欽哲仁波切的弟子。在仁波切的加持下,在 2000 年代初期,她和道格在不丹東部的Chador Lakhang進行了數次為期 3 個月的短期工作,為80多位僧侶教授英語會話。那次經歷令他們找到生命中最大的喜樂。
自成立以來,欽哲基金會一直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當時我和季佩談到了這樣一個組織。看到它在全世界的發展和影響,我感到非常溫暖。仁波切是我的嚮導!

札西.秋蓉

  • 代表不丹代表
扎西作為不丹代表的主要職責是根據欽哲仁波切和欽哲基金會的指示,在不丹推動欽哲基金會的活動。她還負責解答來自不丹、有關基金會活動以及其他與欽哲壇城相關的佛法活動的電郵查詢。遇上她解答不來的問題時,她會求助於基金會其他資深人員。
扎西在不丹是一名公務員,在過去的 13 年裡,任職人力資源主任。工作生活雖然充實,但她一直渴望追求佛法之道,而這亦是她心之所繫。
今生來說,我是在2010年遇上仁波切。那一年是我人生的轉折點。我非常感謝仁波切的指導、教法、加持……基本上是他所做的一切。我渴望好好為他服務,成為完美老師的好學生,以任何可能的方式實現他的願望。在生命中擁有這樣的機會是一個祝福。
    欽哲網絡活動
  • Jamyang Khyenpa秘書 — 現任

Tessa Padmadas

  • 代表新加坡代表
Tessa 參與欽哲基金會(新加坡)活動的一般事務和後勤工作。
Tessa 是一名商科畢業生,擁有酒店業和教育工作經驗。
我是居住在新加坡的城市人。在香港聽過仁波切的法教後,我成了仁波切所謂的弟子。我喜歡聆聽仁波切的教法和閱讀他的書籍,這打開了我的心靈。 2013年,應仁波切的邀請,我成為了欽哲基金會的一員。

Prashant Varma

  • 印度欽哲基金會顧問
Prashant在宗薩欽哲仁波切的指導和領導下管理和監督悉達多本願會(印度) 的各個項目。
Prashant 在昌迪加爾和孟買長大。在獲得哲學和政治學雙學士學位後,他在 INEB(泰國)實習了2年(2000-2002),負責東南亞的不同項目。然後他回到印度,在喜馬拉雅山投入佛學研究,同時攻讀電影碩士學位。
我有幸從2004年開始為宗薩欽哲仁波切服務,幸福的旅程就如此開始……
    欽哲網絡活動
  • 悉達多本願會(印度)項目總監 (現任)

Richard Dixey

  • 阿育王印度獎助金委員會成員
  • 印度專項委員會委員會成員
  • 顧問顧問
作為欽哲基金會董事會的顧問,Dixey博士協助監督一系列活動,從中尋找戰略協同效應和未來發展目標。欽哲基金會肩負著如此廣大而充滿動力的使命,其獨特之處在於其清晰的戰略重點,這從其承擔的項目範圍之廣可見一斑,同時亦歸功於一個適時更新的系統化規劃過程。 Dixey 博士亦是印度委員會的成員,為有可能發揮實質影響力的項目提供支援。
作為一名在英國接受教育的科學家,Dixey 博士的生活在學術追求、靈性修行和實際計劃之間盤旋。在牛津大學獲得第一個學位後(在此期間他休假一年訪問印度,在桑耶林度過一段時間),他在一所秘傳教義學校任教,之後在倫敦一家主要醫院開設了一個研究身體能量的實驗室。他的研究使他認識了中國醫學傳統,並成為一家英國製藥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致力於利用古代知識體系開發新藥。他於2007年退休,全身投入佛教活動。

祖賓.巴沙拉

  • 代表印度代表
Yomei MacLellen

Yomei MacLellen

  • 代表英國代表

Wei-Lin Huang

Vivien Zhu

  • 翻譯中文翻譯

Valeria Bykova

  • 行政行政支援

趙紫瑋

  • 科技技術支援

烏瑪.彼達

  • 阿育王印度獎助金委員會成員
  • 赤松王印度奬助金委員會成員
  • 印度專項委員會營運總監
  • 印度欽哲基金會董事會成員
  • 佛學院教育迦膩色伽小學
烏瑪負責欽哲基金會(印度)的賬戶管理和項目協調。印度項目委員會審查所有與印度相關的阿育王助學金撥款申請以及其他委員會推薦的撥款申請。
她是一名理科畢業生和會計學徒,在市場營銷、企業技能培訓和運營培訓、項目管理和過渡、運營和人員管理、防止洗錢和製裁合規等範疇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
    欽哲網絡活動
  • 迦膩色伽小學管理委員會成員 — 活躍
  • 悉達多本願會(印度)義工 — 活躍

Yu-chien Huang

  • 翻譯中文翻譯
Yu-chien自2013年開始擔任欽哲基金會通訊的英譯中翻譯,亦不時參與84000和悉達多本願會的翻譯工作。
Yu-chien獲得人類學博士學位。她熱愛文學,享受以梵語誦經。
    欽哲網絡活動
  • 84000翻譯—前任

Xuan Wang

  • 翻譯中文翻譯
Xuan將年度報告、定期通訊和其他出版物翻譯成中文。
Xuan出生於中國,現居美國。她在美國獲得碩士學位,其後從事了 15 年建築師和城市設計師工作。
受仁波切關於佛教哲學的開示和個人打坐體驗的啟發,我四年前開始修行現在跟隨仁波切的前行僧伽進行日常修行。

楊揚

楊揚將欽哲基金會的中文文檔翻譯成英文。
2014年某一傍晚,我被颱風困在上海機場,無聊之際走進一家書店。在一堆自我勵志書中發現一本《正見》。作者宗薩欽哲仁波切開示讓我醍醐灌頂。我閱遍此書,飛機已到深圳上空等待降落。面對繁星點綴清澈天空,我許下一願立下一誓。願此生讓我偶遇仁波切,當面請教我的疑問:輪迴如何產生?受我母親的影響,我是一個所謂的信佛者 對於輪迴和無明起源疑慮而拒絕皈依佛法。不像仁波切的許多追隨者,我不願刻意前往不丹或印度追遇仁波切。 2015年初,我家搬至加州伯克利緊鄰校園。 7月19日一早遠在北京的朋友電話告之仁波切在伯克利。最後時刻我衝進大廳時,仁波切座在舞台中央 。看著屏幕上演講主題:沒有來生的佛教存在嗎?我分不清滿臉是汗還是淚。三個月後我受了三皈,開始了我的菩薩之誓。
老棕色大學大樓,在它前面有綠樹,背景有藍天。

密西根大學

於2018設立欽哲根敦群培藏傳佛學研究教席。
許多淺棕色的建築,中心是一座現代化的塔樓,前面是綠色的草坪,後面是藍天。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

比較宗教學系與亞洲研究學系於2021年新增藏傳佛教研究教席。
老棕色的大型大學大樓,背景有藍天。

澳洲雪梨大學

與大學佛學教育基金會於2017年聯合設立欽哲基金會藏傳佛學教席。
帶柱子的灰色大型建築,屋頂為深紅色。

德國漢堡大學

於2011年成立欽哲藏傳佛教文獻研究中心。 
一座巨大的淺灰色大學建築,高聳的鐘樓,樓前是一片綠草地,遠處是蔚藍的天空。看到大量學生經過大樓。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於2006年設立欽哲基金會藏傳佛學傑出教席。

特倫特·沃克

  • 學術發展委員會委員會成員

特倫特·沃克 (Trent Walker) 是欽哲基金會學術發展委員會的成員,該委員會專注於向世界各地的大學提供資助並與其建立夥伴關係。 作為該委員會的一員,他還定期協助組織和主持古德曼佛學講座,為大眾引介在全球各地和欽哲基金會合作的佛學研究學者。

特倫特·沃克 (Trent Walker) 是美國密歇根大學東南亞研究助理教授和泰國上座部佛教教授。 在搬到安娜堡之前,他在曼谷朱拉隆功大學(由欽哲基金會贊助)和斯坦福大學何氏佛學研究中心完成了博士後研究。 他於 2018 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了佛教研究博士學位,專功東南亞佛教音樂、文學和手稿方面的研究,他的學術出版主要題材是柬埔寨、老撾、泰國和越南的佛教儀式、文學和思想史。

我深深欽佩欽哲基金會以不分教派的方式支持佛教的學術研究和修行。我對上座部傳統的長期沈浸塑造了我的視角。 在我十幾歲和二十歲出頭的時候,我在柬埔寨當了五個月的沙彌,並接受了幾年的高棉誦經技巧訓練。我很幸運能經常有機會在東南亞和美國參與表演相關儀式和文化活動。在我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中,我特別關注的是那些能讓東南亞當地和海外僑胞社區更容易接觸到他們的佛教遺產的項目。

Sonam Tenzing

  • 贈款管理及支援受益人協調員

Sarah Wilkinson

  • 學術發展委員會委員會聯合主席
Sarah是宣傳團隊的一員,負責品牌開發、營銷和網絡內容。她還是圓滿法藏項目執行委員會的英文編輯。這兩項工作都需要與多元化和充滿活力的團隊合作,並且尊重和反映欽哲基金會所聯繫的許多不同的文化——這是一項具有挑戰性和滿足感的任務。
Sarah擁有米德爾伯里學院的哲學學士學位和哥倫比亞大學的中學數學教育碩士學位。在撫養三個孩子的同時,她完成了西方大學佛教牧師的道學碩士學位。 2021年,莎拉和她的丈夫從悉尼和香港搬到了倫敦,在那裡她成為志願者,為醫院病人提供精神關懷,同時亦擔任84000的傳訊總監。她被藏傳佛教運用理性在悖論中尋求安慰的教法所吸引。
    欽哲網絡活動
  • 蓮心基金會董事會成員 — 現任
  • 84000宣傳總監 — 前任
  • 「圓滿法藏· 佛典漢譯」計畫英文編輯 (現任)

Sara Rojo

  • 科技內容開發支援
  • 翻譯西班牙文翻譯
  • 贈款管理及支援西班牙文翻譯
Sara是網站團隊的用戶體驗設計師之一。她的目標是利用用戶研究和工作流分析的結果,為網站用戶創造引人入勝的體驗。她還將網站內容翻譯成西班牙語,並且協助金欽哲基金會處理關於西班牙語翻譯項目的資助申請。
Sara出生在西班牙南部。她從小就遇上了與佛教修道相關的聯繫。2009年,她前往尼泊爾和印度以期加深對佛法的修行和聞思。她亦曾在大吉嶺的文殊學院學習藏語。 Sara於2014年移居美國,現時在美國太空總署加州分部擔任UX/UI設計師。她繼續投入時間學習、修行,並為宗薩欽哲仁波切的組織做義工。她還偶爾為仁波切的講座擔任西班牙語翻譯,又將他的一些著作翻譯成西班牙文。
我於 2010 年在印度比爾遇到了宗薩欽哲仁波切,並很快成為他的弟子;從那以後,我就在他的指導下學習和修行。
    欽哲網絡活動
  • 悉達多本願會指導老師 (美國) — 現任
  • 悉達多本願會 (國際)翻譯 (西班牙文) — 現任

彼得.史基林

  • 顧問顧問
彼得·史基林於 2012 年獲選為欽哲基金會終身成就奬得主,他同時是基金會的顧問。
"彼得·史基林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的漢諾威以及加拿大的多倫多長大,但對佛教和亞洲文化的迷戀促使他移居亞洲。在1970年代,他在泰國南部的洛坤(Nakhon Si Thammarat)當了 3 年的佛教僧侶。從那以後,他一直住在泰國,研究和翻譯古典和當地語言的佛教文本,包括泰語、巴利語、藏語和梵語。在1990年代初,他創立了「貝葉基金會」(Fragile Palm Leaves Foundation)」,以研究和保護東南亞的佛教手稿。目前,貝葉基金會與佛教數位資源中心(BDRC) 合作進行巴利語和緬甸語手稿數位化,將泰國中部寺院的手稿、銘文和視覺藝術數位化。他曾獲許多學術榮譽,並在世界各地的大學擔任客座教授,包括牛津、巴黎、哈佛、伯克利、悉尼、浦那、創價、復旦以及東國大學。 彼得已從學術界退休,目前致力於翻譯甘珠爾、巴利文和梵文經典原文的佛經,又研究古代銘文,還有早期佛教文化和文明的考古學以及其他遺跡。 他的著作《問佛:二十五經選》,由宗薩欽哲仁波切作序,於2021年 8月由Wisdom Publications出版。第二本書《獻給艱難時期的佛語選集》包含 20 種藏文、梵文和巴利文的譯文。"

Shelley Swindell

  • 主要職員司庫
  • 會計司庫
Shelley一直在Marco Noailles的指導下接受培訓,以成為欽哲基金會的下一任財務主管。會計團隊為欽哲基金會提供簿記和會計服務,以確保每一筆從捐助者撥出到獎學金得主收到的捐款都得到妥善核算。
Shelley於 2002 年在舊金山遇見仁波切。他獲得欽哲基金會修行獎學金,於2005年至2008年在澳大利亞 Kyogle的金剛總持寺完成為期3年的閉關。他於2011年開始加入欽哲基金會會計團隊,最初主要協助84000進行會計和數據庫工作。2018年完成四大聖地的朝聖旅程後,他和妻子勞拉、兒子奧巴馬在加拿大惠斯勒的海天靜修中心做了兩年義工。他目前住在北卡羅來納州的達勒姆,在那裡學習會計和金融。
我永遠感激仁波切、欽哲基金會和所有慷慨贊助我閉關的捐助者。能夠幫助帶領欽哲基金會會計團隊邁向新時代,我感到莫大的榮幸。欽哲基金會捐助者的慷慨和奉獻精神,以及全世界所有欽哲基金會獎學金和助學金得主為護持和壯大佛法所做的出色工作,讓我深受啟發。
    欽哲網絡活動
  • 海天閉關中心義工 — 前任

Sydney Jay

  • 博士獎學金委員會成員
Sydney是學術發展委員會的研究主任。她與學術環境中的準受助人建立關係,以收集委員會需要的信息,以便對提交的資助申請做出正確的決定。作為委員會成員,她負責評估各個申請提案的利弊,這些提案包括要求建立佛教研究中心、為學者創建資源以用於開發支持博士後和研究生的計劃等等。她積極參與實現仁波切護持西方和其他國家發展佛教學術研究的願景。
Sydney有著不同尋常地豐富的經歷。她的第一份職業是護士,隨後在英國文學專業攻讀碩士,其後不久又獲得了臨床社會工作者的學歷和認證。她在 55 歲時從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獲得社會工作博士學位,並在一家大型全球諮詢公司從事領導力培訓工作。這一角色使她能夠與她的丈夫克里斯一起開發一門領導力課程,專門培訓仁波切的僧侶、堪布和領袖以及一群年輕的西藏和不丹祖古的領導力。
我曾跟隨一位不太適合我的老師學習。所以當我聽聞到宗薩仁波切,便去聽他的開示,他一走進房間,我就知道他就是我的老師了。我對那個決定從未動搖過。就我的個人生活而言,我失去了一個孩子,他當時17 歲,我還在柏克萊讀書。而在同一時期,我的母親和父親也都去世了。失去至親令我強烈而痛苦地體驗到無常,而且死亡是真實的,它會毫無預兆的到來,我的這個身體將變成一具屍體。而我亦更能覺知到其他眾生的痛苦。
    欽哲網絡活動
  • 悉達多本願會指導老師 (美國) — 現任
  • 前行營指導老師 — 現任

Stephanie Suter

  • 獎學金委員會主席
  • 主要職員秘書
自 2011 年以來,Stephanie一直擔任獎助金與獎學金委員會的主席,在此之前的幾年也一直是該委員會的成員。
Stephanie擁有繪畫藝術學士學位,是一名創作型藝術家。
我在 1996 年認識了欽哲仁波切。

PiLan Chen

  • 佛學院教育協調員
  • 會計會計經理

Mark Bain

  • 科技網站管理員和首席開發人員

Pascale Hugon

  • 博士獎學金委員會成員
Pascale Hugon 是翻譯研究獎學金計劃和博士獎學金計劃委員會的成員。
Pascale Hugon 是奧地利科學院的研究員,專攻藏傳佛教經院傳統。

帕武‧秋映‧多吉

帕武‧秋映‧多吉幫助獎學金委員會審查申請。他發現聽到來自世界各地虔誠的佛教修行者和學生關於希望和抱負的個人故事是一種非常豐富和鼓舞人心的經歷。聽了他們的故事,讓他更加體會到佛法的博大精深。
帕武是一個說故事的人。他進行了為期5年的旅程,重溯七世紀玄奘法師的西遊記。他走遍了中亞細亞、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古老絲綢之路,記錄了那些地區的古老佛教遺址和文化。相關的照片和故事,都收錄到他出版的書《月光》之中。他是仁波切第四部長片《嘿瑪嘿瑪:等待成一首歌》的製片人。 2019 年,他自編自導了自己的故事片《不丹是教室》。這部取景於世界上最偏遠的喜馬拉雅冰川學校,並完全用太陽能電池拍攝的影片,獲得了無數國際獎項,並成為不丹33年來首次入圍奧斯卡的出品。
自 2006 年以來,我一直以喜馬偕爾邦比爾的「欽哲拉讓」(仁波切的個人辦公室)工作人員的身份為仁波切服務。

Marco Noailles

  • 投資委員會委員會成員
Marco 自基金會成立以來一直擔任財務主管一職。他負責監督欽哲基金會的一般財務管理,包括入賬和記錄、製作財務報告、財政預算,並確保有關事務遵守所有聯邦和州政府監管要求,以及準備年度審計和申報事宜。
Marco 來自明尼蘇達州北部,畢業於伊利諾伊州埃文斯頓的西北大學,主修經濟學。他在威斯康星州麥迪遜市建立了幾個合作社,並在 1960 年代末和 70 年代在中西部的各種社群環境中生活過。1972 年,他遇見了丘揚創巴(Chögyam Trungpa) 仁波切,並立即成為他的學生。此後不久,他搬到科羅拉多州的博爾德,在那裡他參與了創辦那洛巴學院的事宜。他於 1975 年進入 Vajradhatu學院學習;他的三個兒子中的第二個就是在那裡誕生。他於 1980 年代初搬到佛蒙特州的噶舉法林 (Karme Choling),在那裡他成為了業務經理,其後成為財務總監。後來他搬回芝加哥,並在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工作了 10 年,並成為一名註冊會計師。1994 年,他搬到了俄勒岡州波特蘭,在那裡擔任不同的管理會計相關職位。
1987 年,我在創巴仁波切的荼毗儀式上認識了宗薩欽哲仁波切,並於 1992 年成為他的虔誠弟子。自 1994 年以來,我和妻子佩妮一直住在俄勒岡州的波特蘭,並且有幸參加了仁波切多年來在太平洋西北地區和加利福尼亞州舉行的差不多所有法會。如果時間允許,我喜歡在科羅拉多州和密歇根州探望我已成年的幾個兒子和孫女。我還嘗試每年一次前往明尼蘇達州北部,與我眾多的兄弟姐妹和他們的家人一起嬉戲,聆聽潛鳥的聲音,並順道把非栽培的野生稻米帶回家。  
琳恩.侯柏格

琳恩.侯柏格

  • 護持者聯絡團隊成員
  • 主要職員執行長
  • 執行委員會委員會成員
  • 董事會董事會成員
自 2010 年以來,琳恩一直擔任欽哲基金會的行政總監,負責監督基金會的運作和志願者的協調工作。她是董事會和執行委員會的成員,並參與了大多數小組委員會的工作。她的主要職責是管理基金會的日常運營。
琳恩擁有位於馬薩諸塞州伍斯特市的克拉克大學哲學學士學位,並於 2001 年獲得加州綜合研究所的亞洲和比較研究碩士學位。
我在2004年成為了宗薩欽哲仁波切的弟子。

Lisa Davison

  • 阿育王獎助金委員會成員
自 2001 年基金會成立以來,Lisa一直擔任秘書職位。她也協助阿育王助學金評審委員會處理申請。
Lisa住在華盛頓州西雅圖市,她是當地一名內科醫生。

謝軍

  • 護持者聯絡團隊成員
  • 宣傳宣傳總監
  • 代表香港代表
Jun的主要職責是管理基金會所有傳訊和宣傳工作,包括撰寫、編輯和出版電子通訊、社交媒體帖子和網頁文章;此外,她還主持各種線上活動。她也是學術委員會的成員,負責與香港、台灣和中國大陸的大學保持聯繫。她同時參與捐款者關係的工作,尤其關注華語世界的護持者和朋友。
2002年,我在加拿大溫哥華初認宗薩欽哲仁波切。在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完成MBA學位後,我開始為蓮心基金會加拿大分部做義工,這是一個在宗薩欽哲仁波切的指導下營運的非宗教慈善組織。後來我移居香港,並於2010年被仁波切委任為欽哲基金會香港代表。
    欽哲網絡活動
  • 悉達多本願會香港分會總監 — 現任
  • 蓮心基金會(加拿大)秘書 — 前任

游欣慈

  • 圓滿法藏計畫執行長
游欣慈女士目前是圓滿法藏計畫的執行長,負責該計畫的日常運營。借助她廣泛的人脈,她的職責包括尋找合格的翻譯者和向各個領域的相關學者尋求諮詢建議。基於她在佛教翻譯、語言教育和中國文學方面的經驗,她在許多專家的幫助下,也負責開發翻譯培訓計畫的課程。她還負責尋找方法,使中文譯本能更廣泛地觸達中國讀者,並激發他們對閱讀新譯本的興趣。
游欣慈女士成長於華人大乘佛教家庭。她在市場營銷、中國文學、教育、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和認知科學等方面擁有專業培訓與實戰經驗。她曾將一行禪師關於憤怒的書《冷卻火焰的智慧》翻譯成中文。她於2006年開始為欽哲仁波切在印度創辦的鹿野學苑工作。 2014年,她開始為欽哲基金會的漢藏經典互譯計畫工作。她還曾為印度宗薩欽哲確吉羅卓佛學院的語言培訓計畫服務,包括佛教學者的英語培訓項目和佛教兒童教育委員會的相關工作。
能夠成為欽哲基金會的一員並能夠為仁波切的願景服務,我深感榮幸。仁波切20年前為佛法所做的設想,影響力與日俱增。閱讀有關欽哲基金會和義工所護持而完成的各種修法、研究、保育和翻譯項目,總是如此鼓舞人心。這些都是真正在實踐佛法。

James Gentry

  • 博士獎學金委員會成員
  • 阿育王翻譯獎助金委員會委員會成員

Dolma Gunther

  • 欽哲願景計劃執行董事
多瑪於2020年5月在宗薩欽哲仁波切的指導下啟動了欽哲願景計畫。作為計畫總監,她負責統籌整個計畫的發展,並管理其日常運營、流程、人員和資源分配。
多瑪獲得的第一個學位是墨爾本大學的人類學學士。她還於1997年在大吉嶺的文殊師利學院學習藏語。在法國完成了為期三年的傳統閉關後,她去悉尼大學讀書並獲得法學學士學位,隨後擔任訴訟律師,並在路透社擔任了七年的資深編輯和作家。她曾在蓮心基金會澳大利亞的董事會擔任了四年的籌款總監。她也是歡樂舞蹈電影(Happy Dance Films)的創始人,並為此執導了獲獎短片《尋找文殊師利菩薩》。
雖然我的父母從小就讓我沉浸在佛教哲學中,但直到我在 1990 年代初在澳大利亞遇到宗薩欽哲仁波切和吉美欽哲仁波切時,我自己的修行道路才得以鞏固。在過去的 30 年裡,我非常幸運地得到了豐富的教法和指導。 1995年,晉美欽哲仁波切給了我第一部欽哲旺波法典供我翻譯,1996年,宗薩欽哲給了我他用來製作他的第一部短片的攝像機。我的生命故事也隨之展開。
    欽哲網絡活動
  • 蓮心基金會籌款總監兼治理官(澳大利亞)— 現任

Deborah Dorjee

  • 阿育王獎助金委員會成員
  • 赤松王奬助金委員會成員
黛博拉和她團隊的同事一起評估獎助金的申請。這包括仔細閱讀每一份申請,做相關研究,必要時進行交叉檢查,並提交相應的評估分數。
黛博拉最初是一名專業舞者,後來在倫敦成功經營了一家美髮沙龍,之後來她接受了有關夫妻心理動力學和個人治療師的專業訓練,並從事相關工作。
我很高興能為仁波切的願景做出貢獻並且護持修行者和佛法。能夠成為獎學金委員會的一員,讀到人們實踐佛法且令人讚嘆的不同故事,真的很鼓舞人心。願所有眾生得獲利益!

Chimé Metok Dorjee

竹究滇津仁波切

  • 董事會董事會成員
竹究滇津仁波切是東不丹確吉嘉措佛學院 (CGI)的住持。他於1983年出生於尼泊爾,被頂果欽哲仁波切認證為宗薩欽哲仁波切的外祖父喇嘛索南藏波的轉世。喇嘛索南藏波是來自不丹的偉大瑜伽士,也是東不丹確吉嘉措佛學院 (CGI)的創始人。竹究滇津仁波切曾在北印度宗薩欽哲確吉羅卓佛學院(DKCLI)及喜馬拉雅地區的一些寺院學院學習。他在印度瓦拉納西系統學習了梵文,並在不丹的帕羅完成了為期3年的傳統閉關。他是中道教育的顧問。他已婚,也是一位父親。

崔雅婷

  • 翻譯中文翻譯
  • 科技內容開發支援
  • 宣傳社交媒體經理
雅婷負責在所有欽哲基金會社交媒體平台上創建、制定戰略和發佈內容。她還幫助中文網站的中文翻譯和維護。作為捐助者關係團隊的一員,她負責管理捐助者數據庫並幫助維護與個人捐助者的關係。
雅婷出生於台灣,在加拿大溫哥華長大。自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商業系畢業後,在北京、台北、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從事過不同的工作。她目前在香港擔任健康教練,致力於幫助人們實現健康目標。
我在2014年遇然在 Facebook 視頻發現了仁波切的教法。作為一個無神論者,我對佛教產生了興趣,並對它的哲學在現代世界中的適用性感到驚訝。幾個月後,我有幸在台灣的佛頂尊勝佛母法會見到了仁波切,並成為了他的弟子。
    欽哲網絡活動
  • 蓮心基金會Ambassador (香港) — 現任

陳季佩

  • 學術發展委員會委員會成員
  • 執行委員會委員會成員
  • 董事會董事會成員
  • 顧問顧問
作為欽哲基金會的執行董事,陳季佩女士負責監督基金會的整體運作,從戰略規劃到項目開發,從預算到溝通,從內部管理到國際合作。實際的日常操作由執行委員會以及各個項目組和工作委員會來執行和提供支持。
季佩的職業生涯始於香港一家非營利組織的公共關係部門。在1980年代,她創辦了管理資源國際有限公司,是香港最早的專業活動製作人之一,在亞太地區策劃和承辦國際會議與展覽。她於1988年搬到舊金山,並於1996年至2001年擔任悉達多本願會西方之門的財務主管。她是欽哲基金會的創始董事,自2001年基金會成立以來一直擔任執行董事。季佩以優異成績畢業於香港大學,獲得英國文學學士學位。
我於1994年成為仁波切的弟子,非常感謝有機會通過欽哲基金會服務仁波切。這是發生在我身上最好的事情。直到有了幾年的工作經驗,我才認識佛法和仁波切。在我開始為基金會工作之後,我才知道過往的經歷可以發揮具意義的功用。

Anna Tenzin

紋慧

  • 影響衡量團隊成員
  • 贈款管理及支援贈款經理
紋慧是欽哲基金會的奬助金經理,其職責和基金會核心使命的組成部分息息相關—即是護持佛教的研究和實踐—此乃欽哲基金會作為贈款組織的基本工作。作為欽哲基金會與其受益人之間的主要聯繫人,紋慧負責監資助的申請、審查和撥款等各個程序。
紋慧在技術網絡領域擁有超過 15 年的經驗,專注於運營、戰略和實踐。紋慧在紐約長大,畢業於羅徹斯特大學,主修宗教和經濟學。紋慧與大自然有著密切的聯繫,尤其是森林裡的朋友,特別是山雀、花栗鼠和野火雞。

古津

  • 赤松王印度奬助金委員會成員
  • 赤松王奬助金委員會成員
古津是赤松王獎助金委員會的成員,該委員會識別、確認和支持致力於促進心理健康和福祉的組織與個人。古津是一名心理治療師和學者,曾在多國開展工作,她現居英國。
古津在印度各地生活了十多年,在研究藏傳佛教禪修和儀軌的同時,還參與到各類佛教存檔翻譯項目中。她擁有法醫心理學、文化研究和西藏研究碩士學位。她目前正在牛津大學攻讀藏傳佛教(神學系)博士學位,在那裡她每週主持一次全校範圍的正念和藏傳佛教禪修課。
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學習和修行佛法,遵循利美或無分敎派的方法来学習不同西藏教派的禪修技巧和儀軌。我是藏傳佛教傳統中的受戒居士(ngagmo)。
一條四車道的街道兩旁,有著深紅色屋頂的老建築。噴泉,兩旁綠草如茵,綠樹成蔭。

德國慕尼黑大學

聯合德國度母基金會於2020年在藏學和佛學研究系設立佛學永久教席。

Deepak Thakur

Deepak Thakur’s main role, as an independent consultant, is to work closely with Prashant Varma of Siddhartha’s Intent Society India (SISI), Uma Pitta of Khyentse Foundation India (KF), Pema Wangchuk in New Delhi, Dzongsar Khyentse Chökyi Lodrö Institute (DKCLI), and any other work that Dzongsar Jamyang Khyentse Rinpoche may assign to him. He is involved in advising and documentation for projects such as Rinpoche’s trust for property in Bir, for SISI, and Deer Park Institute. He has also interfaced with local government regarding land use, and was deeply involved in Kanishka School documentation and the selection of their principal.

Born in a village in H.P. in 1955, Depak studied in Bishop Cotton School, Shimla, from 1964 to 1973. He graduated with a B.A. (Hons) in Sociology from Hindu College, University of Delhi, in 1977 and earned an LL.B. degree from the Faculty of Law, University of Delhi, in 1980. He continued in his litigation practice as well, serving an array of international clients, and became a private litigator in 2002. He has served as secretary to a number of Rinpoches, and acted in an advisory capacity for others. While continuing to assist with the formation of trust and associations for many Rinpoches, including Jamgon Kongtrul Rinpoche III, Kalu Rinpoche, Mingyur Rinpoche, and HH Sakya Trizin Rinpoche, he continues to address cases in the High Courts in Delhi and Shimla, H.P.

I met Rinpoche in Delhi in early 2004. In 2009-2011, Raji Ramanan and I helped to run a meditation centre for Rinpoche. I also assisted Raji in hosting a programme called “What the Panditas and Yogis of India Brought from/ Took to Tibet” in 2009. The speakers included Steven Goodman, John Dunne, Jake Dalton, and Gene Smith.
Meanwhile, I continued to assist in various legal matters relating to rights for Rinpoche’s writing and films.

宗薩欽哲仁波切

  • 董事會主席
宗薩欽哲仁波切是欽哲基金會的創始人和主席。藉由確立值得投入專注、精力和資金的領域,仁波切為基金會的工作定下方向。  
仁波切於 1961 年出生於不丹著名佛教大師的家族,被認證為藏傳佛教利美(無分教派)運動創始人蔣揚欽哲旺波的轉世。在接受了大量針對佛教哲學和儀式的傳統寺院訓練後,仁波切開始在世界各地教學。他是一位受到全世界無數學生尊敬的佛教老師,也是一位廣受讚譽的作家、電影製作人和慈善家。 按此閱讀詳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