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佛陀的“祖國”,印度對欽哲基金會保存和弘揚佛陀智慧的使命至關重要。釋迦牟尼佛在印度得道成佛,印度為佛陀與世界分享他覺醒的成果和秘密提供了支持和培育的空間。

印度欽哲基金會的成立是為了擴大欽哲基金會在印度開展活動的範圍和有效性。印度欽哲基金會於 2011 年在印度政府企業事務部正式註冊成立,致力於在佛陀的家鄉和中心地帶將佛陀的遺產作為印度智慧傳統的一部分開展保育。通過實施項目並與當地組織和個人合作,欽哲基金會希望讓印度人重新認識佛陀的教法。 在宗薩欽哲仁波切和基金會的印度計畫委員會的指導下,印度欽哲基金會為印度各地的項目提供資金,從小型鄉村佛教活動到長期大學教授職位。

 

約公元前 563 年,喬達摩·悉達多出生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城(今尼泊爾藍毘尼省)古城富裕的釋迦氏族,身為太子,他免於面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種植艱辛。但他的幾次出遊讓他對所見的生老病死之痛苦深感不安,在29 歲時他離開了皇宮,逃離了奢侈和分心的生活,決心了解苦和無常的真相,開始了靈性追求。

經過多年的遊歷、學習和冥想,悉達多發誓一定要找到超越生死的境界。坐在一棵菩提樹下,即現在印度菩提迦耶大覺寺所在地,悉達多證悟並成為佛陀,即「覺者」。

雖然因為他的証悟如此深奧而不願傳法,但佛陀相信他的話語會對他人有很大的利益。 他去到瓦拉納西附近鹿野苑的一個鹿園,在那裡他「初轉法輪」並教授了中道和四聖諦的教義。隨著他的名聲傳開,他走遍了印度東北部並繼續教學,雨季時他在北方邦東北部的拉普蒂河附近當時的舍衛城度過。

八十歲時,在北方邦古城拘尸那羅,佛陀入定,進而入大般涅槃。佛陀離開他的色身後,他的教義逐漸傳遍印度,催生了一些最深刻的精神思想家和有史以來最聰明的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