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也被称为钦哲诺布或土登确吉嘉措。他奉行藏传佛教“利美”(不分教派)运动,是广受尊敬的佛教学者和老师。仁波切也是一位著名的电影制作人和多本书籍的作者,以其现代、进步、有时甚至是激发性的佛法教学方法而闻名。
1961年,仁波切出生在不丹一个由瑜伽士、诗人和禅修大师们所组成的家庭。五岁时,他被萨迦法王认证为宗萨蒋扬钦哲确吉罗卓的转世,而确吉罗卓则是19世纪西藏伟大的佛教上师蒋扬钦哲旺波的化身。”钦哲”,通常等同于”利美”(无宗派)运动,是两个藏语词语的结合,”钦”(མཁྱེན་པ་,”ken”,有时是”chen”)和 “哲”(བརྩེ་བ་,”tsay”),意思是”智慧”和”慈悲”。
1968年,仁波切被送到锡金的皇宫寺院接受严格的哲学和仪轨训练,在那里他向我们这个时代一些最著名的藏传佛教大师学习,包括敦珠法王和索南桑波喇嘛(仁波切的祖父和外祖父)、尊贵的第十六世噶玛巴,以及他的主要上师顶果钦哲法王和萨迦法王等。仁波切在印度德拉敦的萨迦学院继续他的佛教哲学和理论研究,在那里他从备受尊敬的瑜伽士和大师那里获得了进一步的金刚乘灌顶和指导。
仁波切负责照顾和培育亚洲几所寺院的大约 3,000 名僧人:包括位于中国四川德格的宗萨寺和宗萨佛学院,位于印度喜马偕尔邦炯达拉的宗萨蒋扬钦哲确吉罗卓学院,和不丹迭瓦塘的确吉嘉措佛学院。
除了寺院团体外,仁波切还指导世界各地约40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万名弟子。身为作家、电影导演和佛法的护持者,仁波切的许多创造性和慈善志业通过不断发展的钦哲坛城超越了传统的界限。
钦哲基金会是仁波切实现其保存和弘扬佛陀智慧愿景的组织。除此之外,钦哲坛城还包括了几个其他的机构。悉达多本愿会专注于将仁波切的教法整理、记录和归档。八万四千·佛典传译经由钦哲基金会孵化成熟,现已独立出来,成为一个致力于将佛经翻译成现代语言的组织。莲心基金会为柬埔寨和印度的劣势妇女和儿童提供教育、医疗保健和安全保障。中道教育专注于与儿童佛教教育相关的所有工作。
追随先辈伟大传承上师的足迹,仁波切是寻求真理者的灯塔。名为”钦哲”,仁波切是”悲智”之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