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爾·施瑞
施瑞的論文聚焦在成書於公元2-5世紀之間的《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中所傳承的故事。根本說一切有部曾是古印度最具影響力的部派之一,它於公元13世紀在印度本土消亡。該部派的律藏(毘奈耶)卷帙浩繁,目前尚未有任何完整的西方語言譯本。通過運用敘事學與文獻學的方法論對這些故事進行分析並輔以物證,此論文旨在針對這些故事如何反映出該律藏編纂者/作者的歷史境遇提出了新的闡述。正如該論文所指出的,那些僧侶作者們一直都在與其他宗教團體進行對話,其中最主要的是婆羅門。這些故事中所反映的婆羅門並非真實的歷史存在,而是佛教對欲求往生上界和渴望男性繼承者的一群人的刻畫。
該論文不僅主要關注於《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中一系列關於出生的故事,還利用了該律藏中的其餘部分,以及諸如阿毘達磨、阿含經等諸不同體裁的資料和其他部派的文獻。由於以宗教「他者」為題,這部論文也偶爾使用了非佛教的文獻,諸如所謂的婆羅門教法典與諸印度史詩等。
論文獎委員會評價說:「雅爾·施瑞的博士論文考察了特別是在『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中關於釋迦種族(即『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的氏族)的敘事傳統的產生與轉變。施瑞認為,這些傳統可以被解讀為對諸多問題的不同理解——包括什麼是佛陀、佛陀與僧伽的關係、確立或支撐僧伽之權威的模式、在適用於人和佛時王族的主題與象征、婆羅門教作為一個重要的宗教『他者』與佛教的論爭關係及其合理性問題、作為文本成立之背景——尤其是西北印度貴霜王朝——的社會政治現實元素。」
委員會亦對該論文的下述方面印象深刻:作者對材料和主題的選取精當,並關涉到佛教部派史中幾個重要的問題。其中心論點論證嚴密,並且切實入理地關聯到在文獻學的學科邊界外、遠至人類學的一些明晰而又恰切的重要基本主題,例如權威、權力、與宗教他者的交涉等等。作者旁征博引並深入理解了大量最優質的二手學術研究資料,而且能夠對之加以有效利用。就方法論而言,其研究不僅展現出傑出的文獻學能力、對原文的充分把握與方法的善用,而且超越了文獻學而臻於跨學科研究的領域,特別是作者敏銳而有力地運用了藝術-歷史證據補充了文獻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