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更語言搜尋
選單
  • 我們是誰
  • 佛行事業
  • 我們的工作方式
  • 閱覽室
  • 護持基金會
  • 申請資助

Who We Are

  • 我們是誰
    •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 欽哲團隊
    • 年度報告
    • 欽哲壇城

What We Do

  • 佛行事業
    • 核心工作
      • 學術發展
      • 兒童教育
      • 護持傳統佛學院
      • 護持修行者
      • 佛法教師培訓
      • 佛典保存
      • 傳統和遺產
      • 佛典翻譯
    • 直屬計畫
      • 欽哲願景計畫
      • 圓滿法藏·佛典漢譯計畫

How We Work

  • 我們的工作方式

Where We Work

  • 我們的足跡
    • 我們的地圖

Additional

  • 閱覽室
  • 活动
  • 奬學金與奬助金
  • 奬項
  • 護持基金會
  • 聯繫我們

加入我們的行列

  • 閱覽室
  • /
  • 古德曼佛學講座
  • 閱覽室
  • /
  • 古德曼佛學講座
古德曼佛學講座No. 23

魏雅博教授

探尋禪學研究:兼修禪的中心地位

2023年11 月11日
2023年11 月11日
作者為 maryann

在二十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里全世界都對禪宗著迷,禪學研究也隨之成為了一門主要的學科。禪學研究透過日本禪宗的視角及其對現代世界諸多事件的反應來進行闡釋,從而將橫貫了始自印度臻於日本的亞洲佛教世界的各種與禪相關的思潮納入其研究範圍。儘管禪學研究的範圍很廣,但它顯然植根於日本的語境,而且與現代臨濟宗正統規定之願景相違的「禪之體驗」也往往被邊緣化和忽視。直至二十世紀末,僅有半個世紀之久的禪學研究中的一些內在的偏見開始暴露出來,該領域的學術規範明顯轉至了新的方向。

這其中就包括人們逐漸認識到禪(Zen)的名稱便是其日本語境的標誌。儘管韓國禪(Sŏn)和中國禪(Chan)都包括在「禪學研究」之內,但它們在很大程度上是按照現代日本禪所釐定的術語而被討論的。從而,儘管對中國禪和韓國禪亦有所認識,但對它們的探討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到日本禪之規範的約束。此外,包括日本禪各派在內的日本佛教諸宗派的學說框架逐漸被認為是日本語境的產物,而非普遍適用的學說框架。

此外,所謂由唐代禪宗大師所開創的禪宗黃金時代的這一共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宋初禪風改變的產物,而且實際上正是在唐代之後,見於各種東亞文獻中的經典的禪宗教學才得以形成。鑒於對禪學研究形成背景的這一新認識,禪學研究的未來是什麼?此次的演講將介紹基於「純粹禪」體驗的舊有禪學研究模式的問題和錯誤,並提出了一種兼修的模式來代替它。兼修的模式並不根據理論和修辭模式上的純粹性來定義禪,而是承認禪之體驗的真正模式。

文章導航

系列的上一篇文章
  • 學術發展
  • 古德曼佛學講座
No.22

姚治華教授

2023年7 月15日
作者為 maryann
本講將以作者所提出的「無的類型學」為背景,分析和歸納佛教哲學各派的「空」的觀念,同時也會涉及中國哲學、西方哲學中的相關討論。
閱讀更多
系列的下一篇文章
  • 學術發展
  • 古德曼佛學講座
No.24

桑賽瑪·悟哲德博士

2024年1 月20日
作者為 maryann
本次演講將帶領大家參觀這些寺廟並說明佛教與汗國 之間存在著促使制度化佛教在蒙古領土上擴散的相互作用,這些過程影響了統一的蒙古國的解體。
閱讀更多

加入我們的行列

  • 印度欽哲基金會
  • 欽哲壇城
  • 聯繫我們
  • 護持基金會
  • 奬學金與奬助金

語言

  •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Português
  • facebook
  • instagram
  • vimeo
  • youtube
  • linkedin
  • facebook
  • instagram
  • vimeo
  • youtube
  • linkedin
  • 私隱政策
  • COOKIE偏好設定
© 2025 Khyentse Foundation
Close Menu
關閉

選擇語言

  •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Português
關閉

選擇語言

  •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Português
  • 護持基金會
  • 申請資助
Close
欲了解更多 請瀏覽我們的捐款頁面。
Close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