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更語言搜尋
選單
  • 我們是誰
  • 佛行事業
  • 我們的工作方式
  • 閱覽室
  • 護持基金會
  • 申請資助

Who We Are

  • 我們是誰
    •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 欽哲團隊
    • 年度報告
    • 欽哲壇城

What We Do

  • 佛行事業
    • 核心工作
      • 學術發展
      • 兒童教育
      • 護持傳統佛學院
      • 護持修行者
      • 佛法教師培訓
      • 佛典保存
      • 傳統和遺產
      • 佛典翻譯
    • 直屬計畫
      • 欽哲願景計畫
      • 圓滿法藏·佛典漢譯計畫

How We Work

  • 我們的工作方式

Where We Work

  • 我們的足跡
    • 我們的地圖

Additional

  • 閱覽室
  • 活动
  • 奬學金與奬助金
  • 奬項
  • 護持基金會
  • 聯繫我們

加入我們的行列

  • 閱覽室
  • /
  • 偉大護法系列
  • 閱覽室
  • /
  • 偉大護法系列
偉大護法系列No. 6

藏王 赤松德贊

2005年5 月14日
2005年5 月14日
作者為 maryann
傳統的藏族唐卡畫,畫的是一位穿著長袍留著鬍子的君子。

赤松德贊王是第九世紀時,以在藏地建立佛教而著稱的西藏君主。西藏佛教徒均認為他是以智慧表徵的文殊師利菩薩之化身。在赤松德贊王的一生當中,對佛法在西藏的建立和興盛有著卓越不朽的貢獻。在談到法王頂果欽哲仁波切提及赤松德贊王時的情景,宗薩仁波切說:「他(頂果欽哲仁波切)很罕有地淚眼婆娑而言:『如果有人將這地球上每一座峽谷、每一處深淵、甚至是每一個洞穴,都用如須彌山一樣高的黃金去填平,也無法報答赤松德贊王的慈悲恩德於萬一。』」

赤松德贊王是西藏最常被提到、也是最受敬愛的「祖孫三王」中的第二位。第一位是第六、七世紀時的松贊干布王,他被視為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第三位則是赤熱巴堅(亦稱赤祖德贊),則視為是金剛手菩薩的化身。仁波切說:就是因為這三位國君,佛教才能如此深深根植於西藏。當西藏人提到這三位君王時,如果不是眼中充滿了淚水,至少也會不斷地點頭稱歎。此外,赤松德贊王和蓮花生大士、堪布寂護菩薩,共同被視為寧瑪派的創始人。

赤松德贊王的母親是來自玛香的昂琼(Lady Angchung)女士,他的父親是藏王赤德祖贊。僅13歲時,赤松德贊因父親辭世而繼任王位。他有三個妃子,在其就位期間,延續他父親維持和平與致力於邊境事務的施政方針。但是在他20歲的時候,對佛法的熱忱開始付諸行動。當時,因祖父松贊干布在西藏建立了包括大、小昭寺等108座寺廟,佛法在西藏已有了基礎。然而苯教勢力仍然非常強大。由於對佛法的熱愛,他不顧大臣們的反對,派遣了智童(Jnana Kumara)前往印度那瀾陀大學,迎請知名的大師寂護菩薩。當時的寂護菩薩已是齒搖髮落、垂垂老矣,但他仍然願意前往西藏教導國王,並為桑耶寺的預定地灑淨。但他自認沒有力量馴服藏人,所以建議國王到鄔迪亞那國尋訪蓮花生大士。

也同樣不顧大臣們的勸阻,赤松德贊王派遣了五位密使前往尋往這位瑜伽士。歷經無數的試鍊與阻礙,蓮花生大士好不容易到了西藏。然而蓮師與國王一開始會面的氣氛並不融洽。雖說赤松德贊王的功德很大,會想邀請蓮師入藏,但是他仍心存驕慢,認為蓮師應前來向他致意。但也就是在這第一次的會面,蓮師當場就調服了國王的傲慢,最後赤松德贊王也向蓮師感佩伏首。

結合了赤松德贊王的財富、權勢與影響力,蓮師的智慧與方便,他們和堪布寂護一同將西藏轉變成佛教國家。隨著桑耶寺的落成,大譯師毗盧遮那和一群印度班智達及譯師,自印度受邀入藏,將佛典翻譯成藏文。仁波切說︰¶
幾乎現在的每一部經典,都是因赤松德贊王的贊助而得來的。也是因為他,佛教才得以被確立且接受,佛法才得以傳佈與興盛。

在蓮師和堪布寂護回到印度後,赤松德贊王繼續師從毗盧遮那和南開寧波領受教法。他接受了所有的密續與儀軌,並經由修持獲致證悟。當他獲得了悟自己肉身即為本尊壇城的徵象後,據說他能周遊諸佛淨土。幸而有蓮師長壽灌頂的加持,赤松德贊王得享世壽69年。現人尊崇他為文殊師利菩薩之化身。

宗薩欽哲仁波切 寫於2005年春季
 

文章導航

系列的上一篇文章
金色頭戴紅帽松贊干布像
  • 偉大護法系列
No.5

藏王 松贊干布

2004年12 月14日
作者為 maryann
閱讀更多
系列的下一篇文章
石雕獅子坐立在柱子上。
  • 偉大護法系列
No.7

身為佛教護法的欽哲基金會

2006年5 月16日
作者為 maryann
閱讀更多

加入我們的行列

  • 印度欽哲基金會
  • 欽哲壇城
  • 聯繫我們
  • 護持基金會
  • 奬學金與奬助金

語言

  •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Português
  • facebook
  • instagram
  • vimeo
  • youtube
  • linkedin
  • facebook
  • instagram
  • vimeo
  • youtube
  • linkedin
  • 私隱政策
  • COOKIE偏好設定
© 2025 Khyentse Foundation
Close Menu
關閉

選擇語言

  •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Português
關閉

選擇語言

  •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Português
  • 護持基金會
  • 申請資助
Close
欲了解更多 請瀏覽我們的捐款頁面。
Close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