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波切談超越佛法標籤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聚少離多,但也令我們許多人得以通過線上活動與仁波切見面。無論是開示、法會、網上聚會或者其他來自印度和台灣的直播活動,遍布全球各地的人們通過Zoom線上會議積極參與,讓我們感覺與仁波切深深相連。

在我們的一些線上活動中,仁波切談到欽哲基金會和他對本機構的願景。仁波切談及很多話題,但其中一個主題一再被重申,那就是基金會如何能夠,也必須要找到新的方式,和那些正處於困境且暫未值遇佛法的人們建立關聯。

宗薩欽哲仁波切坐在地上,戴著一頂粉紅色的帽子,身後是一片蔚藍的天空。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聚少離多,但也令我們許多人得以通過線上活動與仁波切見面。無論是開示、法會、網上聚會或者其他來自印度和台灣的直播活動,遍布全球各地的人們通過Zoom線上會議積極參與,讓我們感覺與仁波切深深相連。

在我們的一些線上活動中,仁波切談到欽哲基金會和他對本機構的願景。仁波切談及很多話題,但其中一個主題一再被重申,那就是基金會如何能夠,也必須要找到新的方式,和那些正處於困境且暫未值遇佛法的人們建立關聯。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聚少離多,但也令我們許多人得以通過線上活動與仁波切見面。無論是開示、法會、網上聚會或者其他來自印度和台灣的直播活動,遍布全球各地的人們通過Zoom線上會議積極參與,讓我們感覺與仁波切深深相連。

在我們的一些線上活動中,仁波切談到欽哲基金會和他對本機構的願景。為了和大家分享仁波切的話語, 我們自2020年12月推出了【智慧之語系列】。隨著基金會展開新的工作重點,我們誠邀您與我們一起思考這些話語。

仁波切談及很多話題,但其中一個主題一再被重申,那就是基金會如何能夠,也必須要找到新的方式,和那些正處於困境且暫未值遇佛法的人們建立關聯。

佛經、論典等教法包含了如此豐富的方法, 教我們如何幫助人們、如何幫助他們讓自己的心保持韌性、讓自己的情緒變得可控。我一直在思考,可以將這些方法昭然於世。

欽哲基金會一直以來且將永遠是一個致力於護持佛法研習和修持的佛教機構,要超越佛教這個標籤, 對於基金會來講比較新穎。儘管如此,我們在擴大志業範疇的同時,始終心懷最終使命 —— 保存佛法,保存佛陀的智慧及修持。正如仁波切在一次線上活動中提到:「我們希望使佛法易於被現代人理解,同時又不能失去它的真實面貌。」這是對目前任務的一個很好的總結。處於當今科技快速發展、而未來又不明朗、不確定的時代,仁波切多次強調佛陀的教法比以往更合時宜。

我們在談論佛法的保存與弘揚,並非僅在保存和弘揚某種文化或世俗價值,像是社會主義或民主,或者某種文化。的而且確,我們要保存和弘揚的智慧和方便,將使我們自己和其他有情覺醒。我們嘗試保存的是, 能令眾生解脫的善巧方便和智慧。利他的思維是不可思議的。

考慮他人的價值觀和幸福,並非僅指短暫的幸福,而是去考慮他人的覺醒,僅此思考就不可思議。我們經常會問,為什麼要修持佛法?因為我們要通過修持佛法而獲得證悟。作為大乘佛法的修持者,我們修持佛法是為了證悟,但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我們想要獲得證悟?因為想要幫助別人,對嗎?因此,實現證悟僅是個工具而已。我們想要幫助他人,所以我們嘗試去獲得證悟。實際上,獲得證悟只是個額外的獎勵罷了。真正的利益在於利益他人。

我們從自身體驗中知道佛法能產生的影響,但是這種影響在他人眼中會是什麼樣?隨著21世紀先進科技的發展,佛陀古老的話語跟我們現代的存在方式會有怎樣一種關聯?伴隨著人工智能、線上教育和虛擬聯接這些技術的發展,這兩者之間的關聯性,是仁波切最近思考的一個新重點。對於當今年輕人來講,身份認同、職業和目的或者說「我們是誰?」將更難定義。在此變革中,佛法將越加必要。

佛經、論典等教法包含了如此豐富的方法, 教我們如何幫助人們、如何幫助他們讓自己的心保持韌性、讓自己的情緒變得可控。我一直在思考,可以將這些方法昭然於世。

欽哲基金會一直以來且將永遠是一個致力於護持佛法研習和修持的佛教機構,要超越佛教這個標籤, 對於基金會來講比較新穎。儘管如此,我們在擴大志業範疇的同時,始終心懷最終使命 —— 保存佛法,保存佛陀的智慧及修持。正如仁波切在一次線上活動中提到:「我們希望使佛法易於被現代人理解,同時又不能失去它的真實面貌。」這是對目前任務的一個很好的總結。處於當今科技快速發展、而未來又不明朗、不確定的時代,仁波切多次強調佛陀的教法比以往更合時宜。

我們在談論佛法的保存與弘揚,並非僅在保存和弘揚某種文化或世俗價值,像是社會主義或民主,或者某種文化。的而且確,我們要保存和弘揚的智慧和方便,將使我們自己和其他有情覺醒。我們嘗試保存的是, 能令眾生解脫的善巧方便和智慧。利他的思維是不可思議的。

考慮他人的價值觀和幸福,並非僅指短暫的幸福,而是去考慮他人的覺醒,僅此思考就不可思議。我們經常會問,為什麼要修持佛法?因為我們要通過修持佛法而獲得證悟。作為大乘佛法的修持者,我們修持佛法是為了證悟,但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我們想要獲得證悟?因為想要幫助別人,對嗎?因此,實現證悟僅是個工具而已。我們想要幫助他人,所以我們嘗試去獲得證悟。實際上,獲得證悟只是個額外的獎勵罷了。真正的利益在於利益他人。

我們從自身體驗中知道佛法能產生的影響,但是這種影響在他人眼中會是什麼樣?隨著21世紀先進科技的發展,佛陀古老的話語跟我們現代的存在方式會有怎樣一種關聯?伴隨著人工智能、線上教育和虛擬聯接這些技術的發展,這兩者之間的關聯性,是仁波切最近思考的一個新重點。對於當今年輕人來講,身份認同、職業和目的或者說「我們是誰?」將更難定義。在此變革中,佛法將愈加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