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朝的梁武帝
中国与佛教有着辉煌悠久的缘分。中国是禅宗生根的地方,也是当今许多闻名于世、深受佛法启发的艺术和文化繁荣发展的地方。
早在公元前217年,就有许多关于佛法传到中国的记载。而在佛法初抵中国之后,随即产生了许多伟大的护法帝王,他们将佛陀教言传播到国内的各个偏远角落。例如,东汉的汉明帝(公元58-75年)派遣使者团前往印度(天竺)学习佛法。使者们以白马驮载佛经归国,这即是著名的洛阳“白马寺”的由来,该寺的建立就是为了存放这些佛经。
数个世纪后,北魏文成帝(公元440-465年)护持在山西大同附近建造充满精致佛教雕刻的云冈石窟,受到后世赞扬。唐宣宗(公元846–859年)是另一位伟大的护法王,他协助复兴佛法;而唐肃宗(公元756–762年),这位唐朝的先祖,在一段长期叛乱(安史之乱)之后,于八十一处不同的地点,建立放生池,为和平及和谐创造缘起,以此闻名。
在众多信奉佛教的中国帝王中,也许最多采多姿且著名的是南朝梁武帝(公元502-549年)。尽管他受的是儒家教育,又曾是道家的追随者,但是后来梁武帝率领了一场两万人的法会,在法会中宣布自己是佛教徒。接着,他采用佛法的教理来治理国家(“以佛化治国”),并鼓励臣民弃绝名声和个人利益。他甚至斥责自己的弟弟以剥削平民来累积财富的行为。梁武帝也成为一位严格的素食者,遵从佛教不杀生的理念。如同在他之前的许多印度君王一样,梁武帝废除死刑,并禁止在宗教祭典中宰杀动物作为祭品。
梁武帝从小天资聪颖,年仅七岁时,在文学和武艺方面,就表现出卓越的天赋。在往后的生涯中,他也因占卜、马术、射箭、写作、书法、棋艺而闻名。梁武帝在位近五十年,特点为开放的统治态度和亲民的作风。他多方面表现出开明的治国方式,最著名的就是在皇宫大门前放置木箱,让百姓能够匿名地对政府自由提出建议和批评。
为了创造和谐公平的社会,梁武帝在选派官员方面,眼光特别敏锐,所有的官员候选人都需要具备诚实、善良、正直的特质。
梁武帝统治期间,曾经为了出家而离开王位四次。他住在寺院期间从不接受任何特殊待遇,而是像其他僧侣一样生活,住在简陋的房间里,清扫寺院房舍并参加法会。他同时被在家居士及整个僧团尊为模范。由于他对出家生活的喜爱以及对僧伽的不断护持,梁武帝也被奉为“僧侣皇帝”或“皇帝菩萨”。
梁武帝也以策划出一种独特方法为寺院提供资金而闻名。有两次,他断然拒绝离开寺庙回到朝中治理国事,直到大臣们同意出巨额捐款将他赎回,他才愿意回朝。
梁武帝护持佛法的作为在中国古代是前所未有的。他坚定地护持僧伽,并热忱地在自己的王国中广弘佛法。事实上,据说他在位期间,首都方圆二十公里的寺庙中,有多达十万的僧尼出家众。他在位期间成为佛教在中国发展的黄金时期,因为各界人士,从皇室家族到平民农夫,都信仰佛教。梁武帝于公元549年去世,享年八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