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语言搜寻
选单
  • 我们是谁
  • 佛行事业
  • 我们的工作方式
  • 阅览室
  • 护持基金会
  • 申请资助

Who We Are

  • 我们是谁
    •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 钦哲团队
    • 年度报告
    • 钦哲坛城

What We Do

  • 佛行事业
    • 核心工作
      • 学术发展
      • 儿童教育
      • 护持传统佛学院
      • 护持修行者
      • 佛法教师培训
      • 佛典保存
      • 传统和遗产
      • 佛典翻译
    • 直属计划
      • 钦哲愿景计划
      • 圆满法藏·佛典汉译计划

How We Work

  • 我们的工作方式

Where We Work

  • 我们的足迹
    • 我们的地图

Additional

  • 阅览室
  • 活动
  • 奖学金与奖助金
  • 奖项
  • 护持基金会
  •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的行列

  • 阅览室
  • /
  • 伟大护法系列
  • 阅览室
  • /
  • 伟大护法系列
伟大护法系列No. 10

堪布贡噶旺秋和宗萨钦哲确吉罗卓学院

2009年5 月16日
2009年5 月16日
作者为 maryann
堪布贡噶旺秋盘腿而坐,双手结代表和平无畏与的施无畏手印。

在西藏,寺庙的佛学院 (shedra) 担负了延续正统佛陀教法传承的重责大任。位于东藏德格的宗萨佛学院即为其中之一。宗萨佛学院是于1871年由利美大师蒋扬·钦哲·旺波所设立,其后在蒋扬·钦哲·确吉·罗卓的指导之下,迅速成为重要的佛法研修中心,并以卓越的学术地位闻名。多年期间,宗萨佛学院培育了诸多重要的学者与堪布,对于那个年代的佛法复兴,有着卓越贡献。但是在1960年代的那场政治动荡中,西藏的宗萨寺遭到彻底摧毁,佛法的讲学因而中断了二十余年。

谨以此文向堪布贡噶·旺秋仁波切致敬,他为延续宗萨佛学院的传承,奉献了一生。2008年5月26日,堪仁波切于印度的比尔示寂。

撰文 蒋扬·达给(Jamyang Dargay)

宗萨堪千拿旺·贡噶·旺秋于1921年在东藏康区德格的牧民家中出生。有些人称之为贡噶旺秋堪布,但他无数的成就,令他在友人及学生间,获得了“仁波切”或“堪仁波切”的尊称。堪仁波切自孩提时代起即向牧民学习,18岁进入家乡附近的多系寺(隶属萨迦传承)。后来,他成为游方的苦行僧,虔心如法修学;随后并进入了西藏著名的康杰宗萨佛学院研习佛学。

堪仁波切在19岁的时候,彻底了解到轮回当中没有任何值得爱恋贪着之处,从此立志投入佛法的修持。 他从根本上师蒋扬·钦哲·确吉·罗卓和多系堪布图登·蒋称那里,获得了许多深奥的经续教法。在那个没有电灯的时代,仁波切必须节衣缩食,用来制作酥油灯,以便能在夜里继续看书,有时候甚至通宵达旦地研习。

仁波切28岁的时候,成为一位堪布的助手,教导其他学僧佛教哲理。30岁时,他被任命为多系寺的堪布,担负起该寺的教学重任。

1955年,当蒋扬·钦哲·确吉·罗卓仁波切前往拉萨之际,堪仁波切感到非常难过,眼见就要与上师分离,便恳求钦哲仁波切带他一起走,但钦哲仁波切却要他为了佛陀、教法,以及一切众生的利益而留在西藏。并且告诉他,他或许可以稍晚再来。不久之后,钦哲仁波切经由前藏、后藏,到达了印度的锡金,并于1959年在锡金示寂。堪仁波切则继续留在寺中担任首席堪布, 再也无缘见到上师。而后,由于当时的政治情势,堪仁波切因为法师的身份遭罪入狱,从39岁到61岁,一共受了22年的牢狱之灾。

直至1981年,堪仁波切61岁的时候,终于获得释放。他回到家乡并在那里待了一年。在这期间,他收到两封来自根本上师蒋扬·钦哲·确吉·罗卓仁波切的转世——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寄来的信,要求他前往印度。尽管当时堪仁波切健康欠佳,却还是毅然决定前往。当他离开亲人和乡民时,只说要前往拉萨朝圣,事实上却是秘密前往印度。历经一路艰难险阻,越过不同险地,克服种种语言困难,经过了七个多月,他终于安全扺达钖金,万分欣喜地与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相逢。

1983年,堪仁波切63岁的时候,开始在锡金教导宗萨钦哲仁波切和另外七名学生。两年后,宗萨钦哲仁波切在印度的比尔(Bir)设立了宗萨佛学院,并任命堪仁波切为院长。经过多年不断的发展,佛学院的僧寮逐渐不敷使用,并也无处可再加以扩建,于是2002年时,宗萨钦哲仁波切和堪仁波切商议要建造一座新的佛学院,亦即现今位于炯达拉(Chauntra)的“宗萨钦哲确吉罗卓学院”(DKCLI)。堪仁波切前往台湾化缘时,得遇许多慷慨的施主,大力赞助新佛学院的兴建。原本的旧校舍则成为现在的鹿野学苑。位于炯达拉的新寺院设备完善,以一座宏伟的大殿为中心,四周环绕着斋房、餐厅、图书馆、上师们的居所,以及250多间僧房。佛学院蓬勃发展,被视为当今顶尖的高等佛学教育机构之一,有如西方的长春藤大学。

堪仁波切生活简朴,身无长物,虽然他所照顾的学僧生活充裕,自己则不然。仁波切一生的感人事迹不胜枚举,以上所写仅为沧海一粟。

蒋扬·达给为印度宗萨钦哲确吉罗卓学院的学生,目前正参加钦哲基金会在佛学院所设立的英文课程。

 

文章导航

系列的上一篇文章
一个和善的男人站在一群人的中心,他的右边有一只斑点狗。
  • 伟大护法系列
No.9

琴恩·史密斯 与 藏传佛教资源中心

2008年12 月16日
作者为 maryann
阅读更多
系列的下一篇文章
一个轮廓深刻的不丹男子的特写。
  • 伟大护法系列
No.11

不丹国王 吉美多杰旺秋

2010年12 月16日
作者为 maryann
阅读更多

加入我们的行列

  • 印度钦哲基金会
  • 钦哲坛城
  • 联系我们
  • 护持基金会
  • 奖学金与奖助金

语言

  •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Português
  • facebook
  • instagram
  • vimeo
  • youtube
  • linkedin
  • facebook
  • instagram
  • vimeo
  • youtube
  • linkedin
  • 私隐政策
  • COOKIE偏好设定
© 2025 Khyentse Foundation
Close Menu
关闭

选择语言

  •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Português
关闭

选择语言

  •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Português
  • 护持基金会
  • 申请资助
Close
欲了解更多, 请浏览我们的捐款页面。
Close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