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ean Cheang

  • 奖学金委员会成员

Arijit Bose

  • 印度专项委员会委员会成员
  • 阿育王印度奖助金委员会成员

泰国国际佛教大学

2023年,协同贝诺慈善佛法基金会的对等基金,共同资助了白玉–钦哲佛教文献研究教席。

匈牙利罗兰大学

于2013年赞助成立布达佩斯佛学研究中心,作为佛教研究和统筹相关事宜的中心。

英国爱丁堡大学

自2020年起赞助爱丁堡大学的佛学研究课程。

Jack Ho

  • 科技Technology Manager Chinese Language

Marina Bear

  • 宣传编辑

Frances McDonald

  • 宣传执行总编辑

Frances joined Khyentse Foundation’s Communications Team as English editor and writer in 2022 and now serves as managing editor. As well as overseeing the publication schedule and managing workflows, she writes and edits most of the team’s English-language articles and announcements, and coordinates and edits the annual report. She also checks translations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and maintains the team’s editorial style guide.

Frances has a BA in Languag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York and an MA in Archaeology (Buddhist Art of Dunhuang; Aspects of Buddhism; and Chinese Ceramics) from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Her first editorial role was for New World Press in Beijing. She has since served as managing editor of the Buddhistdoor Global website and the Asian art magazine Orientations, both based in Hong Kong. She has also edited Chinese art exhibition catalogues for th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and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rt Museum, as well as for private collectors.

I first met the dharma in 1982 and began a regular practice after encountering the Nyingma tradition in 1998. As well as Dzongsar Khyentse Rinpoche, my teachers have included Thinley Norbu Rinpoche, Chagdud Tulku Rinpoche, and Tsoknyi Rinpoche. I was fortunate to complete a 3-year retreat under Dzongsar Khyentse Rinpoche’s guidance in 2012.

Jessie Wood

  • 宣传编辑

Sarah Mist

  • 赠款管理及支援尼泊尔项目助理

Ian MacCormack

  • 博士奖学金委员会成员

Kailin Hau

  • 阿育王奖助金钦哲基金会联络员
  • 儿童教育项目协调员

Casey Kemp

  • 博士奖学金委员会成员

谭凤筠

  • 翻译中文翻译

蔡安慈

  • 投资委员会委员会成员
  • 董事会董事会成员

Albert Paravi Wongchirachai

  • 顾问顾问

阿克西塔.杜塔

  • 印度专项委员会委员会成员

Asha Pillai-Balsara

  • 代表印度代表
  • 赤松王印度奖助金委员会成员
  • 董事会董事会成员
阿夏是钦哲基金会董事会成员和基金会印度计划的代表。她主要的职责是从基金会愿景的角度来审视基金会在印度的各项计划,了解其进展及实施,并从战略的高度提供反馈。她履行该角色的执行职责。
阿夏拥有15年的企业培训与职业发展咨询经验。她在位于印度萨维特里拜的普纳大学,担任大乘佛教心理学课程的客座教授。她还开设了名为“透过认识心来疗愈心”的佛教入门课程,以介绍佛教的见地。在普纳大学和鹿野学苑,阿夏与她的同事们一起,主持仁波切及其他大乘佛教老师们的教学。她是宗萨钦哲确吉罗卓佛学院的董事会成员,也是迦腻色伽小学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在课程开发,人力资源,学校管理和整体政策规划方面为校长提供建议和指导,以确保实现仁波切对学校的愿景。
她与丈夫 Zubin和儿子 Amay 以及在这段神奇旅程中并肩同行的朋友生活在浦那。

Alex Li Trisoglio

  • 顾问策略性规划及组织结构
  • 策略性规划及组织结构顾问
艾利克斯是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尚德商学院(UBC Sauder School of business)的高管教练、领导力咨询顾问和领导力教授。他曾与全球50多个国家的企业、政府、非营利组织和慈善基金会的领导者合作。他出生于伦敦,父母是德国人和意大利人,他学习过理论物理学、科学哲学、计算机科学和领导力。他已婚,有两个孩子。
我于1996 年成为宗萨钦哲仁波切的学生,2003年被任命为指导老师。仁波切以新鲜而永恒的方式教授佛法,以远见透过不同的事业将佛陀的智慧带入当代世界,令我深受启发。我个人也很感谢仁波切的仁慈。
    钦哲网络活动
  • 悉达多本愿会指导老师 (加拿大) — 现任
  • 悉达多本愿会编辑 — 现任
  • 中道学校教练 — 现任

叶嘉琳

  • 执行委员会委员会成员
  • 学术发展委员会委员会联合主席
  • 董事会董事会成员
  • 阿育王奖助金钦哲基金会联络员
  • 儿童教育项目协调员
嘉琳于2015年加入学术发展委员会,并于2018年加入执行委员会和董事会。
嘉琳在耶鲁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并获得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学位。她曾在金融(投资银行、私募股权等)和管理咨询领域工作。目前除了为她的在家的两个年轻老板(小孩)——迪伦和达芙妮——服务之外,还投身于一个儿童教育项目,并为其他一些组织提供义工服务。
我在1990年识认了宗萨钦哲仁波切,从那时起就被他迷住了。
    钦哲网络活动
  • 悉达多本愿会香港分会董事会成员 — 现任

Carla Irusta

  • 宣传创意支援
卡拉参与协助基金会设计方面的工作。她参与钦哲基金会的视觉构建项目,其主要目标是以优美的、图像化的形式,来制作和展现基金会所要宣传的内容。
卡拉是一名记者、设计师和插画家。她的作品与儿童时代息息相关。她花了很多时间在绘画方面,是图画书的作者和插画家。她还开发教育方面(和有趣的!)玩具。她在西班牙生活和学习多年,现在居住在巴西库里提巴,在那里她花很多时间来画画和和与她的小儿子西尔维斯特一起玩耍。她也作为设计师与悉达多本愿会巴西的团队合作。
我因为爱情而接触佛教。我深深地爱上了一个男孩,他是宗萨钦哲仁波切的弟子,他曾就读于我所在城市的恰度贡巴佛教中心。时间过去了,我们结婚了,有了孩子,我开始参加闭关并追随恰度康卓的教法。 2017年我丈夫圆寂时,遵从仁波切的教法成为我活下去的唯一可行选择。今天,追随佛教之道让我对无常保持觉察。
    钦哲网络活动
  • 悉达多本愿会(国际)义工 — 现任
  • 悉達多本願會巴西分會平面设计师 — 现任

阿当.珀西

  • 阿育王翻译奖助金委员会委员会成员
亚当是阿育王翻译奖助金委员会成员之一。该委员会专注于从事翻译工作的个人和团体的需求。
亚当于 1994 年第一次接触藏传佛教,当时他在印度大吉岭附近的两个寺院教授英语。之后他继续在伦敦大学亚非研究学院(SOAS)、加德满都的自生智佛学院、达兰萨拉的西藏作品和档案图书馆和牛津大学学习,并在伦敦大学亚非研究学院完成了博士学位。 2018年,他在该学院担任高级讲师,讲授佛教哲学和佛教研究的批判方法。他的出版作品包括《超越平凡的心灵:大圆满、利美和完美智慧之路》(雪狮出版社,2018 年)。
在钦哲基金会和伏藏师索甲信托基金会的赞助下,我目前正在领导一个项目,将蒋扬钦哲确吉罗卓(1893-1959)的全部著作翻译成英文

Alicja Zmigrodzka

  • 科技内容开发支援
  • 宣传创意支援
  • 赠款管理及支援波兰文翻译
阿丽兹娅是钦哲宣传团队的一员。她帮助网站以及视听材料的设计。她也是阿育王奖助金小组的一员,帮助评估波兰语翻译奖助金申请。阿丽兹娅为圆满法藏计画,钦哲愿景计画和创造韧性计画等创作过插图和动画。她也是“随念三宝成就法”与“绿度母成就法”在线共修带领团队中的一员。
阿丽兹娅拥有弗罗茨瓦夫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硕士学位,她还学习过戏剧和绘画。她在技术部门工作了几年,管理营销和社区运营,并带领员工的正念工作坊。阿丽兹娅也撰写和绘制儿童书籍,担任儿童艺术和戏剧老师。她喜欢每天创作艺术,将实体与数字媒体融入其作品中。她对视觉,音乐和运动艺术充满热情,并继续探索使用这些艺术形式来激励他人并将其与佛法联系起来的方法。
我15岁开始修学佛法,13年后成为宗萨钦哲仁波切的弟子。
    钦哲网络活动
  • 悉达多本愿会 (国际) 设计师和插画师 — 现任
  • 悉达多本愿会 (国际)社群论坛管理员 — 现任
  • 悉达多本愿会 (国际) 艺术展廊经理 — 现任

Aspi Mistry

艾斯皮是一名顾问,协助佛法组织在管理、法律合规和沟通领域的项目与活动。他协调悉达多本愿会在印度的通讯工作,也担任印度悉达多本愿会的董事会成员。
艾斯皮也为其他希望效仿鹿野学苑,致力于复兴印度智慧传统、并依循佛教价值观来工作的组织与机构,提供帮助。他在社会福利、组织建设、通信和信息技术等领域拥有48年的专业经验。他还参与了从前期剧本写作到后期制作的纪录片制作过程。作为VISTAS(愿景和任务)机构的创始成员和受托人,他在艾哈迈德讷格尔区的村庄工作。
我于 1992年藉由在创价学会修习法华经的机缘接触到佛教。虽然我不再是那个组织的一员,但我会继续练习。 2002年,我在孟买创立了法雨中心。我也有幸见到了达赖喇嘛尊者,后来还组织了达赖喇嘛尊者的开示。 Prashant Varma 把我介绍给了宗萨仁波切。自鹿野学苑成立以来,我一直有参与仁波切的教学活动,并进行个人闭关。我于2016年开始正式参与鹿野学苑的工作。
    钦哲网络活动
  • 悉达多本愿会印度分会宣传协调 — 现任
  • 悉达多本愿会印度分会理事会成员 — 现任

李征征

  • 护持者联络团队成员
  • 董事会董事会成员
  • 代表香港代表
李征征是钦哲基金会董事会成员之一,同时她也是基金会在香港的代表和护持者联络委员会成员,负责发展与当地同修、护持者及友人的关系,并保持他们与基金会定期的联系和交流。
李征征毕业于纽约普瑞特艺术学院。退休前,她与合伙人经营一家建筑与室内设计公司多年。
我出生并成长在一个佛教家庭,自1988年第一次见到仁波切以来,我一直被他迷住了。
    钦哲网络活动
  • 悉达多本愿会(国际)董事 — 前任
  • 悉达多本愿会(香港)董事 — 现任
  • 莲心基金会地区代表(香港) — 现任

李安明

  • 护持者联络团队成员
安明的职责是将所有基金会的活动介绍给对其感兴趣的人。
安明是一位商人,她主要在与纺织品相关的领域贡献其力量。
我在1990年成为仁波切的弟子。

洪阿人

  • 代表马来西亚代表
洪阿人是钦哲基金会在马来西亚的代表。 他与同修一起协调仁波切和钦哲基金会在当地的活动。
他是一名机械工程师,在马来西亚参与建筑施工的工作。
我和我的家人在 20 多年前通过我们的大哥 Ang Chui Jin 认识了仁波切。从那以后,我们一直跟随仁波切并在印度和台湾参加他的佛法讲座和法会。我们一家人非常感恩与仁波切的联系以及他的指导,我们希望能精进修行。

Brinda C. Dalal

  • 阿育王奖助金委员会成员
布琳达是阿育王奖助金委员会的成员,该委员会为那些希望将佛教理念运用于日常生活、和致力于推广佛教活动以提升他人福祉的个人与团队提供支持。
布琳达来自印度,在一个充满多元视角与见地(从不可知论和无神论到佛教、天主教、印度教、帕西和新教)的家庭和社区环境中长大。她研究过世俗的穆斯林家庭,并嫁给了一位有着深厚犹太传统的先生。布琳达在剑桥大学接受社会科学的训练,并在加州担任战略咨询顾问。如今,她运用其对行为的研究和预测来帮助全球变革者和企业的创新,并在健康与福利、清洁能源科技和教育等领域,创造新技术和提供新服务。
作为无分教派的佛法护持者宗萨仁波切图登确吉嘉措的弟子,我特别珍视仁波切以新鲜、现代的观点表达源自2000多年前的教法。

Dorji Pelzom

  • 阿育王奖助金委员会成员
钦哲基金会儿童教育委员会是宗萨钦哲仁波切的主要关注点。该委员会希望开发新的方法来支持世界各地的佛教教育计划。该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是审核每年两次(分别在2月和8月)所提交的阿育王奖助金的拨款申请。

Don Stein

  • 奖学金委员会成员

Desmond Chum

  • 投资委员会委员会成员

Chun Hoi Tik (Heidi)

  • 翻译中文翻译

吴美茵

  • 宣传中文宣传协调员
  • 护持者联络团队成员
  • 执行委员会委员会成员
  • 董事会董事会成员
作为钦哲基金会执行委员会的成员,美茵与其他成员一起审核各类拨款申请。她出席基金会的各类会议、解决基金会运作的日常问题,并协助年度董事会会议的预算准备工作。她也负责也护持者关系管理与沟通工作,为了积极推广钦哲基金会的愿景和使命,她与个人护持者保持积极的互动和沟通,回答他们可能遇到的任何问题。
她毕业于悉尼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婚姻幸福。
我在1990年认识仁波切,并在2005年成为了他的弟子,自始虔诚地跟随他的教法。

周素卿

  • 代表台湾代表

作为钦哲基金会台湾地区代表,素卿负责于台湾说明基金会各项计画的进展、愿景,以及捐款方式。此外,她也负责与台大及政大联系有关设立访问学者和奖学金。

素卿毕业于台大地质研究所,目前从事地球科学相关工作。


她于1987年参加宗萨钦哲仁波切的教授并皈依佛教。她说:「我觉得为钦哲基金会工作是我的修行之一,也是我承事上师的方式。祈愿一切我所做的,能成为所有众生解脱成佛之因。」

    钦哲网络活动
  • 悉达多本愿台湾分会董事会成员 — 现任

Chen Su-Li

恰度康卓

  • 顾问顾问
恰度康卓是中道学校的董事会成员。她发愿和诺亚琼斯一起合作,用中道学校所开发的学习模块来培养儿童的佛教理念与佛教价值观——将这项实践首先以儿童夏令营的形式在巴西康卓林/恰度寺落地实施,然后再复制推广到在南美洲的其他佛教中心。康卓在佛教中心四十多年的生活经验,使她能完全适应和融入佛教社区的传承与维护。作为钦哲基金会的顾问,康卓渴望不仅随喜这些影响深远的教育计划,并成为这些计划的知情者和强有力的支持者。
恰度康卓在德克萨斯州和康涅狄格州长大。她曾作为和平军的一员在非洲塞拉利昂一所乡村小学任教两年。她也曾担任剑桥咨询公司的研究员,并在波士顿和纽约工作了七年。之后担任包括《纽约客》、《哈泼斯》和《奥杜邦》在内的各种杂志的事实核查员。她用作为自由撰稿人所挣来的钱买了一张去亚洲的机票,从此开始了她的佛教之旅。1978年3月她在尼泊尔遇到了恰度祖古,并于18个月后与他在加利福尼亚结婚。在仁波切的僧团中,她曾担任厨师、管家和活动组织者,后来也担任莲师出版社的执行编辑。恰度祖古1997年为她举行仪式,任命她为喇嘛。她在世界各地旅行和教授破瓦法。自2002年恰度祖古圆寂后,她一直担任南美恰度中心的灵性导师。她居住在巴西南部的康卓林。
1978 年,当钦哲仁波切和其他年轻的祖古们一起参加尊贵的顶果钦哲授予的灌顶时,我并不知道他是谁,但我在寺院的台阶上拦住他并拍下了他的照片——他面无笑容,目光坚定,表情难以捉摸。大约 15 年后,在恰度仁波切的邀请下,他来到加利福尼亚州的持明林,以度母的一个面向传授了色拉空行母灌顶。 2000年,他来到空行林,教授《入菩萨行论》。自 2002 年恰度仁波切圆寂后,他不断以各种微妙的方式对我们施予他的慈爱,是我们难以回报的。如果不是他坚持让艺术家和喇嘛们去巴西,我们就不可能完成我们的 Zangdok Palri 的建造和开光。
    钦哲网络活动
  • 中道学校董事会成员 — 现任

Danny Krishna Lee

  • 代表新加坡代表
丹尼负责处理与本地潜在及现有护持者的沟通工作,并与新加坡悉达多本愿会、八万四千·佛典传译计划团队一起,共同协调仁波切在新加坡的教学活动。并为在新加坡举办的各类临时活动提供服务。
他毕业于商科(市场营销)。他从20多岁开始就对佛学研究感兴趣,在当地寺院参加基本的佛教课程。仁波切于2013年任命他为钦哲基金会驻新加坡代表。
2006年在印度比尔,我的师兄阿尔诸那介绍我认识了仁波切。当时我失业了,好心的师兄师姐们赞助了我去见仁波切的机票。多亏了他们的善意,我才有机会在宗萨佛学院首次得到仁波切的指引和听闻他的开示。那是与仁波切无价的缘分! 2007年正值他举行佛法讲座,让我在澳大利亚的巴伦湾再次与他相遇。我不敢请求仁波切做我的上师,但我的佛法兄弟姐妹们鼓励我。当我终于鼓起勇气时,仁波切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并向我点了点头。我觉得我中了彩票!我会经常聆听和思考仁波切的教法,并将其应用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他的教导激励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我希望我为钦哲基金会所做的微薄服务能协助仁波切实现他的宏大愿景,利益众生。

Deepa Thakur

  • 印度专项委员会主席
  • 印度钦哲基金会董事会成员
作为印度钦哲基金会委员会成员,迪帕致力于实现仁波切和印度钦哲基金会的愿景。
迪帕拥有心理学研究生学位。她做了10年的空乘服务,然后成为八万四千·佛典传译计划及基金会其他计划的志愿者。
我来自比尔,我将永远是仁波切的弟子。我以简单的理解引领我的工作,在修持佛法的同时,尽我所能协助仁波切在印度实现他的愿景。我在 2009 年认识仁波切,由于深受启发而走上了佛教的道路。
    钦哲网络活动
  • 84000团队成员 (印度) — 现任
  • 悉达多本愿会指导老师 (印度) — 现任

David Nudell

  • 阿育王奖助金主席
  • 赤松王奖助金委员会成员
  • 佛教导师培训项目统筹员
大卫是赤松王奖助金委员会的成员,该委员会负责审查以仁爱和慈悲为原则、与心理健康和福祉相关的项目或计划的申请。他也是教育委员会的成员,该委员会是阿育王助学金计划的一个类别,负责审查在课程设计与教学方式上,支持佛教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计划的资助申请。
大卫曾在学校任教五年,之后获得了社会工作者执照,并在心理治疗领域实践了二十五年。
自1972年直到他去世,我都是创巴仁波切的弟子。 2005年我遇到了钦哲仁波切。

Chantal Gebbie

  • 代表澳洲代表
  • 钦哲愿景计划钦哲基金会联络主任
香特尔于2012年至2020年担任澳大利亚悉达多本愿会的行政总监。目前她是钦哲基金会驻澳大利亚的代表,作为基金会在澳大利亚的“眼睛”和“耳朵”,确保基金会在澳洲持续可见的影响力。同时作为钦哲愿景计划的联络人,香特尔代表基金会在该计划运营团队工作。
香特尔出生于新西兰,1984年移居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她接受了注册护士的培训,并在肿瘤学和姑息治疗领域工作。她还从事临床癌症研究多年。香特尔于2010年离开临床癌症工作,成为澳大利亚临床肿瘤学会(COSA)的项目经理。
    钦哲网络活动
  • 悉达多本愿会澳大利亚分会行政总监 — 前任

多丽丝·沃尔特

  • 代表德国代表
多丽丝·沃尔特是钦哲基金会在德国的协调员。她帮助与护持者联络,并向媒体和个人提供有关基金会工作的相关信息。
多丽丝在柏林学习文学、比较宗教和美术。她在德国本觉会工作了13年,并在德国佛教联盟的董事会任职了8年。17年来,她一直在为德国佛教联盟协调和统筹:“认识 - 理解 - 体验:多样性传统中的佛教智慧”学习项目,本着加强佛教内部对话的精神,邀请来自所有主要佛教传承的演讲者。她还为德国学校教师建立了一个网站,提供佛教材料。2008年,在仁波切的指导下,她与阿尼·谢林和罗兰·瓦尔特合作,共同创办了文殊出版社(Manjughosha Edition),并担任主编。
我在1990年成为了仁波切的弟子。能参与这项激动人心的多元事业,我深受感动。能够为保存珍贵的佛教教义做出贡献,通过翻译使后世的人们能够接触它们,同时支持那些研究和实践它们的人,我感到非常荣幸。它显示了仁波切对佛教未来的广阔视野和深切关怀和投入。

Dave Zwieback

  • 科技科技顾问
作为一名技术顾问,戴夫参与钦哲基金会与技术相关的长期决策。
戴夫在技术领域工作了 25 年,主要在分布式和机器学习系统方面,曾在小型科技初创公司以及大型技术、金融和制药公司工作。他目前的职位是谷歌基础设施安全的工程总监。他是《超越责备:从失败和成功中学习》(Beyond Blame: Learning from Failure and Success,http://bit.ly/beyondblame)一书的作者,该书是基于他在该领域的经验而著。
我于2003年在纽约市初次认识仁波切。
    钦哲网络活动
  • 莲心基金会科技顾问 — 现任
  • 悉达多本愿会科技顾问 — 前任

Janine Schulz

  • 阿育王翻译奖助金委员会委员会成员
  • 阿育王奖助金委员会成员

Hsin-Ju Chen

  • 翻译中文翻译

格蓝.福塞特

  • 赠款管理及支援柬埔寨项目支援

詹姆斯.尼尔逊

  • 投资委员会顾问
尼尔逊先生是投资委员会的顾问。
尼尔逊先生是 Global Net Lease (GNL) 的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他也为其他包括Xerox、Chewy, Inc. 和 Herbalife Corporation在内的公司担任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成员。他作为审计委员会的经验涵盖涉及技术、媒体、娱乐、房地产和视频游戏发行以及金融服务等界别的公司。
nothing in section 3

Frank Lee

  • 代表新加坡代表
Frank和有兴趣的人士分享关于钦哲基金会的资讯,也帮忙派发礼品和其他物资。
Frank毕业于昆士兰科技大学,获得电机工程学士学位,曾在朗讯科技担任工程师。他曾是新加坡乒乓球国家队队员(1995-96),目前是一名职业乒乓球教练。
我在2000年初认识了仁波切,有幸多次在海外见到他并接受教法。 2002年,我从仁波切那里领受皈依戒,从那以后就一直向他学习。

Isabel Pedrosa

  • 投资委员会主席
  • 影响衡量团队成员
  • 执行委员会委员会成员
  • 董事会董事会成员

伊莎贝尔是恰度仁波切的老弟子,她负责巴西恰度寺的投资超过20年。自2004年以来,她一直担任钦哲基金会投资委员会主席。

伊莎贝尔拥有巴西坎皮纳斯天主教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她于1994年获得旧金山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毕业后,她曾在Pactual 银行,荷兰国际集团(ING),德意志银行,BBA资本(巴西Capital Group的合资企业)和当时巴西第三大资产管理公司BankBoston Asset Management工作。她通过她的公司格萨尔资产管理(Gesar Capital Management)为私人客户和基金会管理基金,是卡内基投资顾问洛杉矶办事处的投资组合经理,并且是注册投资顾问。

认识宗萨钦哲仁波切令我耳目一新!仁波切以现代的方式传授教法,令我能在跟随恰度仁波切多年修行所打下的基础上更上一层。仁波切与现代世界息息相关,无论以任何身份帮助钦哲基金会发扬他的愿景都是一件乐事。

    钦哲网络活动
  • 悉达本愿会巴西分会董事 — 现任

许功化

  • 护持者联络团队成员
功化重视朋友、着重滋养友情。自过往在商界的职业生涯到目前在仁波切的事业坛城为佛法工作的过程中,她认识了许多朋友,并与他们建立了密切的关系。通过与友人分享关于钦哲基金会支持的各项计划,功化让许多人受到启发,加入护持基金会的行列。
功化在马来西亚一个大乘佛教家庭出生和长大。父母把她送入佛教中小学,并在她三岁时引导她皈依。
从小到大,我毫不怀疑自己是一名佛教徒,但直到 1990 年遇到仁波切,我才开始修行。他改变了我的生命。为上师和佛法工作不仅是我的愿望,也是我的热情。没有什么比看到佛法兴盛更有意义、更令人欣慰的了。

艾美利安奴.伊松萨

  • 代表墨西哥代表
艾美利安奴在过去三年帮助钦哲基金会和墨西哥僧团之间的沟通和联络,并参与组织基金会拉丁美洲和北美僧团联合网络聚会。在去年为仁波切举行的虚拟庆生活动中,他负责制作墨西哥僧团的录像并为之谱曲,作为供养。
艾美利安奴来自墨西哥。他拥有国际关系学位,在国际性合作和文化外交的领域累积了专业经验。他对古代文化充满热情,并且热衷于发掘个人和社会的潜能。这些年来,他通过他的学术研究、旅行、工作、音乐体验和教学接触到不同的文化。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瑜伽老师,同时亦教授其他内观的方法。在过去15 年,他在学校、大学、静修中心以至 墨西哥州的巴耶德布拉沃监狱教授瑜伽和放松技巧。他创立了“Respira salud”(“呼吸健康”)—一项针对个人和团体的综合计划,旨在帮助人们熟悉呼吸作为培养健康的基本工具。他目前在墨西哥巴耶德布拉沃的环境大学 (UMA) 任教。他曾游历印度、尼泊尔、加拿大和新西兰,从不同的佛教传统中学习教法,包括藏传佛教(尤其是宗萨钦哲仁波切)的教法和灌顶。
2012 年 5 月,在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首次访问墨西哥期间,我在墨西哥城见到了他。那一年我去了印度,在喜马偕尔邦比尔附近度过了 3 个月,参加 dam ngag dzo(珍贵教义总集)传授法会。然后我花了一年时间在亚洲旅行、接受教法,并在印度北部和南部以及尼泊尔进行了一些短期闭关。 2015 年 9 月,我在尼泊尔加德满都参加了宗萨钦哲仁波切的中观教学。 2018 年 12 月,我前往巴西的 Chagdud Gonpa 参加了为期两周的 Khandro Sangdu drupchen大法会。我愿意更投入这个坛城,为佛教智慧的传播作出一些贡献,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慈悲的世界。
    钦哲网络活动
  • 悉达多本愿会墨西哥分会义工 — 前任

Jan Roberts

  • 钦哲愿景计划策略性规划顾问
Jan的主要角色是钦哲愿景计画总监的教练和导师,与计画总监和钦哲基金会代表一起参与预算审查和运营更新,并主持相关的策略会议。
Jan目前是企业、政府和非营利机构的高管教练。此前,她曾在专业服务公司和企业中担任人力资源总监、咨询合伙人和运营负责人,拥有 20 多年的管理经验。她拥有心理学文学学士学位和教练心理学理学硕士学位。
我已经成为宗萨钦哲仁波切的弟子 20 年了。我是莲心基金会澳大利亚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在过去的 18 个月里一直参与钦哲愿景计划,与项目总监一起工作。我和我的伙伴住在距离悉尼以南一小时车程的伊拉瓦拉海岸美丽的自然环境中。我喜欢观赏我们当地的鸟类,在附近的热带雨林中散步,在海洋中游泳。
    钦哲网络活动
  • 莲心基金会管理委员会成员(澳大利亚) — 现任

Jacqui Merrell

  • 奖学金委员会成员
雅基是个人修持奖助金和佛学研究奖学金申请评估团队的一员。她阅读每年提交的两次奖学金申请,根据标准对其进行评估并提出资助建议。
雅基是一位有抱负的长期修行者,她广泛地为包括钦哲基金会在内的支持佛教和佛教修行者的组织提供志愿服务。她拥有新闻学学士学位,目前在一家与医学教育和评估相关的非营利组织担任经理。

Jesse Klein Seret

  • 科技内容开发支援
  • 宣传视频小组组长
作为视频小组的组长,洁西统管基金会所有相关视频的制作,从 古德曼佛学讲座系列、焦点系列到108 秒视频系列。她也为基金会的网站相关工作提供协助。
洁西的教育背景与艺术和电影相关。她在贝茨学院获得学士学位,主修工作室艺术。毕业后她担任纪录片、广告和故事片拍摄的助理编剧及视觉效果剪辑师。她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居住多年,最近与丈夫和两个儿子回到家乡佛蒙特州。
2001 年,我和现在的丈夫以赛亚在印度旅行,认识了仁波切后不久,我自愿参加了莲心基金会,为其在德里 Yamuna Busti 和比尔的藏族儿童学校开展的工作进行摄进。

Jennifer Hogan

  • 阿育王奖助金委员会成员
詹妮弗评估阿育王奖助金的申请。
詹妮弗是一名学习专家,自2000年以来一直经营着一家教育辅导公司。她在学年期间为有学习差异的学生提供阅读、写作和拼写课程,并为高中生开设暑期强化学术课程,并举办家长和教师培训研讨会。
仁波切的教法令我的生命变得更好(而且持续如此)。我非常感谢仁波切和钦哲基金会所做的一切美事。

Gene Chan

  • 投资委员会顾问
Gene Chan在钦哲基金会担任投资委员会的顾问。
Gene出生于加拿大,他童年大部分时间在香港度过,后来回到加拿大完成学业,在滑铁卢大学取得数学学士学位,主修计算机科学,辅修经济学。他于 2005 年在多伦多开始了他在金融界的职业生涯,现在是全球最大的另类投资工具管理机构 Citco Fund Services 的高管。在菲律宾马尼拉工作了 3 年后,他回到了原点,自 2019 年起在香港定居。

Ivy Ang

  • 顾问策略性规划及组织结构
  • 策略性规划及组织结构顾问
自2002年以来,Ivy一直担任钦哲基金会的战略顾问,帮助建立了钦哲基金会的执行委员会架构,并根据需要为执行董事陈季佩女士提供咨询。她是圆满法藏计划的战略指导和团队成员,自84000成立以来,她也一直担任类似的角色。她是84000的董事会成员,也是执行委员会的成员,负责规划和组织发展。
Ivy在国际业务和组织发展方面拥有30多年的丰富经验。她的专业背景包括曾担任高科技、生物技术、战略咨询和财务咨询等领域的人力资源副总裁。她曾在Genentech,、AIG、Madge Networks 和 Landor Associates 等全球性行业领导者的公司任职,并担任副总裁职位。此外,她也拥有为营利性和非营利组织提供咨询的丰富经验。Ivy是Visionlinc的创始人兼总裁,该公司致力于联结组织的愿景、战略和人才。她是首席执行官及其团队的战略规划师和执行教练,通过激发创新文化和优化人效实践以实现组织使命。在与高管的合作中,Ivy专注于通过深入探寻、自我发现与体验式实践的方式,来帮助企业高管提升能力与信心。她深信人们与生俱来的潜力,以及通过革新行为产生非凡成果的可能性。她的教练重点是将高管的影响与领导力同业务愿景和结果联系起来。她的专长包括战略愿景和规划、领导和管理高绩效团队、以及将快乐和意义融入到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中。她曾被《财富》杂志和CNBC报道。她曾在包括世界事务理事会、身心觉知项目和论坛 21在内的多个董事会任职。
我在2001年经由季佩介绍认识了仁波切。我参加了他就《普贤上师言教》所作的开示,并要求成为他的弟子。有仁波切作为我的上师,我感到无比的幸运。 2002 年,季佩请我协助制定钦哲基金会的策略性规划,那就是我参与基金会的开始。我一直深受启发,心怀感激,为仁波切的坛城付出努力。
    钦哲网络活动
  • 84000董事会及工作委员会成员 - 现任

雅各布·道尔顿

道尔顿博士作为奖学金委员会的成员为钦哲基金会做出贡献,他帮助选择基金会翻译研究奖学金和博士奖学金的候选人。他还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持一年一度的钦哲藏传佛教讲座,帮助选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年度钦哲基金会佛教研究卓越奖的获得者。除此之外,他有时也以非正式的方式为基金会提供帮助。
雅各布·道尔顿(Jacob Dalton),是钦哲基金会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藏传佛教系的杰出教授,研究密宗仪轨、宁玛派宗教史和敦煌手稿。他是《敦煌藏文密宗手稿:大英图书馆斯坦因藏品描述性目录》(Brill 出版社)的合著者,也是《驯服恶魔:藏传佛教中的暴力与解放》(耶鲁大学出版社)、《透过意图纲要之眼:西藏仪轨传承史》(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和《召唤佛陀:早期密宗佛教的仪式手册》(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的作者。

Luiz Gustavo Anflor Pereira

  • 科技技术支援

Louise Rodd

  • 护持者联络团队成员

Laurence Zhou

  • 翻译中文翻译

Jimmy Chen

Leticia Braga

  • 代表巴西代表
  • 翻译葡萄牙文翻译
Leticia Braga 是钦哲基金会(巴西)的地区代表之一。她自 2008 年开始为钦哲基金会工作,协助组织基金会在当地举办的活动。她还参与组织有关基金会全球活动的文本和帖子的翻译和出版。
Leticia的教育背景是法律和心理学。她曾在出版界工作,从事文学创作出版、文本校对、插画制作等工作。
我是在 1990 年代后期接触到佛教的,当时我以学生和义工的身份加入了里约热内卢的宁玛佛学院。在 2000 年代初期,我遇到了恰度康卓,并开始在她的指导下学习。后来,在康卓林的开光仪式上,我认识了宗萨钦哲仁波切,从此加入了在仁波切指导下学习修行的巴西弟子社群。

姚仁喜

  • 代表台湾代表
  • 董事会董事会成员
作为董事会成员,Kris Yao参与多个钦哲基金会的专项工作。他对维护中国和印度的传统佛教学院的学术水平,以及促进西方大学的佛学研究充满热忱。他在促成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设立钦哲基金会佛学研究教席一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Kris 是台湾最杰出的建筑师之一。他是大元建筑工场(ARTECH Architects) 的创始人和负责人,在台北和上海设有办事处。作为一名建筑师,他以其独特的创作天赋而闻名,他的设计屡获殊荣,在当地和国际上享有盛誉。他在进入人生的第四个十年后开始拓宽对藏传佛教的认识。此后,佛学研究对他的生活和建筑设计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工作繁忙,Kris也是仁波切最看重的中文翻译之一。除了在台湾、香港和其他地方口译仁波切的教法外,他还翻译了仁波切的著作《近乎佛教徒》。此书的中文版在台湾和中国大陆出版,向广大的华语读者引介了仁波切和他的教法,并成为亚洲几个国家的畅销书。许多读者将他们对仁波切教法的认识归功于Kris 的翻译。最近,Kris 也将仁波切的书《朝圣》翻译成中文出版。在仁波切的鼓励下并且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也完成了巴楚仁波切的《普贤上师言教》的翻译和出版。
在讨论钦哲基金会下一个五年计划时,钦哲仁波切在保护旧有的同时,亦不忘扶植世界各地的新生代,这个观点让我感到非常感动,这展现了在弘扬佛法上无远弗届的愿行。延续佛陀智慧和慈悲的珍贵愿景是基金会的工作核心,我很荣幸能成为这个团队的一员。 我已经慢慢意识到将艺术创造力与精神实践相结合的可能性。实际上,将这两个元素结合起来几乎是势在必行的。

约翰.所罗门

  • 代表美国代表
约翰·所罗门 (John Solomon) 在加州洛杉矶地区协调和宣传钦哲基金会在当地的活动。他亦是钦哲基金会筹款委员会成员,同时担任钦哲基金会美国代表。
约翰任职专业顾问,涉猎范畴包括电影、动画、品牌、人才、主题公园和互联网。他的客户包括迪士尼、华纳兄弟电视动画、Power of Entertainment、6 Point Harness Animation Studios、Media Eagles、Ghostbot Animation、The Vault 和 Big Stage。 John 的职业生涯始于法兰斯·哥普拉的美国西洋镜公司(Zoetrope Studios),参与剧情长片的制作。随后转投 Scott Rudin and Freddie Fields Productions工作,再后来在 Witt-Thomas Films联合制作了电影“混合坚果”和“最终分析”。 1992 年,他开始了在华特迪士尼公司长达15 年的事业,担任其子公司 Imagineering 电影娱乐部门的副总裁以及迪士尼电视动画短片实验室负责人。此后,他转向社会正义领域,在缅甸拹助组织人权运动,随后又协助丹·阿德勒 (Dan Adler) 竞选国会议员。他是仁波切的电影《Vara: A Blessing》的顾问。作为一名狂热的当代艺术收藏家,他不拘一格的品味涵盖了威廉·韦格曼、安迪·沃霍尔、克里斯托再以至克拉斯·奥尔登伯格的作品。最近,他修复了理查德·纽特拉 (Richard Neutra) 的泰勒之家 (Taylor House),这是洛杉矶山上的现代主义瑰宝。他亦是帕萨迪纳加州艺术博物馆的创始董事会成员。

Josh Lee

  • 科技数据库支援
2013 年,Josh 被任命为悉达多本愿会(香港)的董事和联络人。同年,他认识了钦哲基金会的数据库经理玛格丽特·萨布拉尼格,并开始协助她处理中文数据。他负责为悉达多本愿会(国际)中文翻译团队统筹中文邮件。
Josh 在香港出生和长大。他毕业于香港大学,获得金融学学士学位,并成为一名专注于客户服务的注册理财师。
我的父母Simon Lee和Annie Wong在80年代后期第一次见到仁波切,而我们全家在90年代初成为仁波切的弟子。
    钦哲网络活动
  • 悉达多本愿会香港董事及盈余基金委员会成员 — 现任

Li-Hao Yeh

  • 翻译中文翻译
  • 赤松王奖助金委员会成员
Li-Hao协助把钦哲基金会网站上的英文信息翻译成中文。
他是心理学副教授,一直从事有关双语能力和正念的研究。
我自2010年以来,一直遵循宗萨钦哲仁波切的教学和指导。
    钦哲网络活动
  • 84000 义工 — 现任

Johannah Newmarch

  • 代表加拿大代表
Johannah负责回答有关捐赠、基金会活动和当地节目的公众查询。
作为演员,她在电视和电影行业拥有超过 30 年的演戏经验。过去 8 年,她担任演技导师,深受佛教世界观所的创造性表达和说故事的力量和可能性的启发——特别是以佛法和电影的界面作为教育和社会变革的载体。

廖敏仁

  • 翻译中文翻译
Joanne 在钦哲基金会台湾分部成立时加入成为义工,担任文书翻译。她同时为84000服务。她认为能够成为团队成员是一种祝福。她说:「我获得的远远超过我所付出的。」
Joanne是一名统计学家,在台湾和美国累积了20年的工作经验。她12年前移居上海,主力研究消费者行为。
1999年在机场意外遇见仁波切是我莫大的幸运,那时候我对他几乎毫无认识。他正和几个弟子在机场咖啡厅吃早餐。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有勇气和他们坐下来。一定是仁波切散发出的智慧光辉,让我在那一刻受到启发。我跟着他走到闸口,说:“仁波切,请早点回来。”有了这种神奇的联系,我从那时起就一直遵循仁波切的教法。没有仁波切的加持,我永远不会有机会知道有一条证悟之道。

Lucie Juříková

  • 阿育王奖助金委员会成员
Lucia 协助评估阿育王奖助金委员会的申请书。
在过去的 20 年里,她以教师、协调者和顾问的身分在分布全球的不同正规和非正规教育机构中工作。
2008年,我在西藏儿童村当老师时,带着一班小孩子去了印度鹿野学苑。当我到达那里时,感觉就像回到家一样。所以我的佛教之路就是从那里开始的。
    钦哲网络活动
  • 鹿野学苑儿童生活营组织者 — 前任
  • 中道教育先导佛教生活营组织者 — 前任

约翰.康谛

  • 阿育王翻译奖助金委员会委员会成员
约翰.康谛是莲师翻译小组(Padmakara Translation Group) 的创始成员。他在2001年至 2012年成为参札基金会(Tsadra Foundation)研究员,并在2016 年获颁钦哲基金会终身成就奖。在2009年,84000刚成立时,他被任命为编辑部主席,现在是编辑部联合主任。
我在剑桥大学就读医学和人类学。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当我还是一名医科学生时,我师从了一些老一辈的伟大藏传佛教大师,尤其是康珠仁波切、敦珠仁波切和顶果钦哲仁波切。我于 1975 年获得医生资格。我在英国开始行医,然后在1970年代后期到了尼泊尔东北部行医,之后我搬到了法国多尔多涅省,在那里我完成了两次为期 3 年的闭关。之后我大部分时间都留在那里生活。
    钦哲网络活动
  • 84000 编辑部联合主任 — 现任

秋映多杰堪布

  • 印度专项委员会委员会成员
秋映多杰堪布是钦哲传承的弟子。他也是已故堪布仁波切贡噶旺秋的虔诚弟子。他于1992年入读宗萨佛学院,当时佛学院位于比尔。 1998年,他获得了相当于学士学位的佛教(Shastra)论师学位,随后于 2001 年获得了相当于硕士学位的阿闍黎学位。他于 2002 年获得了堪布头衔,并于 2004 年获得了相当于佛教博士学位的堪布学位。堪布曾于 1999 年至 2000 年在佛学院担任补习老师 ( kyorpon),同时担任首席教师,直至 2013 年。 2010 年,他被任命为萨迦无变金刚仁波切的指导师。他于 2008 年至 2012 年担任佛学院助理校长,而在2013 年至 2016 年,仁波切任命他为校长。 2006 年至 2007 年,他曾旅居新加坡,于当地的英国文化协会学习英语。 2011年,在钦哲基金会赞助下,仁波切把他送到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任职访问学者。
    钦哲网络活动
  • 84000工作委员会成员 — 现任
  • 佛教数字资源中心顾问 — 现任

Luciana Novaes

  • 赠款管理及支援主要奖助金督导员
  • 奖学金委员会成员
  • 代表巴西代表
  • 翻译葡萄牙文翻译
  • 投资委员会顾问
Luciana 是钦哲基金会巴西国家代表。她帮助将钦哲基金会网站翻译成葡萄牙语。葡萄牙语网站提供与钦哲基金会项目和活动相关的信息,以及护持基金会的途径。在奖学金委员会,她参与每年两次的申请审核。作为投资委员会的顾问,她提供与巴西风险相关的信息。
Luciana 的大部分职业生涯都在跨国银行从事企业融资工作。她还以研究员、教师和顾问的身分把环境、社会和治理 (ESG)概念引入到投资事务中,协助企业客户评估气候变化风险、自然资源限制和更广泛的ESG相关因素。她拥有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 (COPPE-UFRJ) 的能源规划硕士学位和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环境技术硕士学位。她还拥有佩斯大学的国际金融 MBA 学位以及巴西里约热内卢 ENCE 的统计学学士学位。
我在 2002年成为了宗萨钦哲仁波切的弟子。仁波切第一次去巴西旅行时,我在恰杜金巴卡卓林见到了他。我帮助组织了仁波切在巴西的开示和共修活动。从 2006 年到 2017 年,我还负责协调 Buda de Ipanema,当时悉达多本愿会巴西分会已成立。

Kholoud Barakat

  • 赠款管理及支援阿拉伯文翻译
Kholoud Barakat 以大学讲师、教育教练和地区项目协调员的身份为学校教师、难民和基层活动家服务超过十五年。她在中东曾为地方、区域和国际组织效力。她于 1999 年在约旦大学获得翻译硕士学位(阿拉伯语 - 英语),其后从事专业翻译工作已超过 12 年。
移居美国后,我全身心投入佛学研究,并在钦哲基金会的赞助下翻译了几本书,努力将佛法教义介绍给阿拉伯世界。

Linda Coelln

  • 代表美国代表
作为美国代表,Linda负责回答有关钦哲基金会及其在美国的活动的查询。她也在仁波切的讲座和法会现场支援钦哲基金会的宣传活动。
Linda 曾为一个印度翻译项目的行政统筹,该项目后来成为 84000。她还在一家国际进出口公司工作了 30 年,负责处理产品运输物流。她目前从事视频编辑和写作。
我已经成为宗萨钦哲仁波切的弟子 27 年了。我很感激能有机会与他一起工作并得到如此多的祝福!
    钦哲网络活动
  • 悉达多本愿会美国分会董事会成员 — 现任
  • 悉达多本愿会美国分会活动协调员 — 现任

纹慧

纹慧是钦哲基金会的奖助金经理,其职责和基金会核心使命的组成部分息息相关—即是护持佛教的研究和实践—此乃钦哲基金会作为赠款组织的基本工作。作为钦哲基金会与其受益人之间的主要联系人,纹慧负责监资助的申请、审查和拨款等各个程序。
纹慧在技术网络领域拥有超过 15 年的经验,专注于运营、战略和实践。纹慧在纽约长大,毕业于罗彻斯特大学,主修宗教和经济学。纹慧与大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森林里的朋友,特别是山雀、花栗鼠和野火鸡。

Manju Chen

  • 翻译中文翻译

Ma Lan

  • 代表纽西兰代表
    钦哲网络活动
  • 84000义工 — 现任
  • 悉达多本愿会中文宣传 — 现任

Patrick Jacquelin

  • 顾问顾问
Patrick 在肯尼亚度过了他生命的头 12 年,他在那里出生,母亲是德国人,父亲是法国人。他在奥地利上学,然后在剑桥读历史,并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在法国军队服完兵役后,他获得了位于枫丹白露的欧洲工商管理学院 (INSEAD) 的 MBA 学位。之后,他担任管理顾问,专门研究商业战略,直到 1988 年创立了自己的公司 The Daylight Company。他目前是这家公司的所有者和主席,该公司专门为艺术家、工匠、视障人士、工业、医疗与美容业设计和制造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工作照明。
自 1992 年以来,我一直是钦哲仁波切的弟子。

Penelope Tree

  • 代表英国代表
Penelope负责管理钦哲基金会的英国银行账户,每年两次将资金汇入基金会的美国主账户。她亦协助回答与钦哲基金会相关的查询和电子邮件,确保我们的捐款者得到最新资。同时,她亦担任莲心基金会副总裁。
她在纽约市长大,在那里上学,并且成为模特儿。她现时住在伦敦,育有两名已成年的孩子。她还刚刚完成了她的第一部小说作品。
我在1992年认识仁波切。
    钦哲网络活动
  • 莲心基金会董事会成员及副总裁 — 现任

Pat Hanna

  • 赠款管理及支援受益人协调员
自 2006 年以来,Pat一直担任受益人协调员。在这个职位上,她是钦哲基金会和奖助金得主之间的联系,在资助的期间如是,甚至其后亦如是。她还负责制定拨款协议,安排资金转移,并且负责索取和把有关赠款资助活动的年度报告存档。
Pat在加拿大的大草原上长大,但就像被魔法和爱吸引到西海岸。她拥有人类学学位、康复顾问资格和档案管理培训,从事过多种职业,包括管理一所法医工作室和一家国际公司的档案室。 Pat将她的时间分配在温哥华和她在树林里的小屋之间,在那里和丈夫看鹿玩耍,听猫头鹰的叫声,捕捉完又释放老鼠,并梦想著成为疯狂而聪明的猫人。
怀着极大的感激之情,我在 2005 年得到宗萨钦哲仁波切 接纳为学生。从那以后,我参加了仁波切主持的各种佛法讲座和闭闗法会并成为了义工,而且很荣幸有几次能在这些活动中为仁波切服务。
    钦哲网络活动
  • 悉达多本愿会义工 — 现任

高明元

  • 学术发展委员会委员会成员
明元于2021年加入钦哲基金会学术发展委员会,除了评估学术项目提案外,他主要负责推动钦哲基金会与中国佛教研究机构的合作,以及处理中国学生申请钦哲基金会个人奖学金的事宜。他还参与筹划钦哲基金会古德曼讲座,尤其是以中文进行的讲座。
明元 一直迷醉于研究西方哲学问题。直到2009年,他阅读了钦哲仁波切的《近乎佛教徒》时接触到佛法,激发起他对研究佛教教义的兴趣。在钦哲基金会的资助下,明元在2015年钦哲基金会终身成就奖得主法光法师教授的指导下获得了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获得了2020年钦哲基金会杰出佛学博士论文奖。他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梵文、藏文和古典汉语的阿毗达磨和早期唯识论经典。
我在攻读博士学位时得到钦哲基金会的资助,钦哲基金会在帮助申请者和促进佛教学术方面的真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钦哲基金会以非宗派和非官僚方式进行申请个案评估,不强调回报或个人崇拜,具体化了佛陀的真正教义。能与钦哲基金会合作,帮助那些一心追求佛法的人,我感到由衷的荣幸。 scholarship. The nonsectarian and nonbureaucratic way that KF evaluates applications on a case-by-case basis without emphasis on requiting or cult of personality concretizes the true teachings of the Buddha. I feel truly honored to work with KF to help those who are devoted to seeking the Buddhadharma.

Miles Santo

  • 投资委员会顾问
Miles Santo 是投资委员会的顾问,负责管理悉达多本愿会(加拿大)的投资项目。
Miles 是加拿大的一名投资顾问,主要通过他自己的公司 Miles Santo and Associates Inc. 为个人和家庭管理资金。他是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和卑诗省的证券委员会注册的互惠基金交易商。他多年来为客户实现高于平均水平的长期投资回报。自 30 年前接触佛教以来,他的咨询风格发生了变化。目前,他以六波罗蜜的原则指导自己的投资策略,而禅修亦有助唤起心的清明,引导他追求利益客户的成果。他认为每个行为都可以利用来实修,理财也不例外。

Marie Crivelli

  • 翻译法文翻译
  • 代表瑞士代表
Marie 是对钦哲基金会及其活动感兴趣的法语人士的联络人,并为法语人士充当基金会和SIE之间的桥梁。她协调各项法语翻译工作,包括仁波切视频教学的字幕和其他翻译。
Marie从事法语新闻和出版工作 30 年。
我在1992年认识宗萨钦哲仁波切。
    钦哲网络活动
  • 悉达多本愿会 (欧洲)委员会主席及宣传 — 现任
  • 和平宝瓶计划 成员

Nicolas Flores

  • 代表德国代表

Ngodrup Dorjee

  • 阿育王奖助金委员会主席
Ngodrup 是阿育王奖助金委员会的主席。委员会每年评估两次资助申请,分为冬季批次和夏季批次。收到的申请大多直接与佛法有关,而委员会的任务就是评估它们在促进和维护佛法的事宜上的潜质。委员会成员独立地评估拨款申请,然后委员会主席会根据所有委员会成员的独立评论和评分为仁波切整理一份简明的报告,让他决定哪些申请值得钦哲基金会的财政支持。
Ngodrup曾在德国修读酒店管理,在英国萨里大学进修旅游营销,并且在伦敦修读专业会计。他的职业生涯始于不丹的旅游业,并曾短暂担任不丹国家旅游和民航部副部长。他目前处于半退休状态,同时为电影和戏剧行业的一些旧客户处理账目和税务事务。
我与仁波切及其家人的联系始于敦珠仁波切抵达不丹,当时尊者及其家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逃离西藏。他们的逃生路线穿过不丹东部。在敦珠仁波切逗留东不丹期间,他授予了《大宝伏藏》灌顶,在那段时间里,我的家人与尊者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我有幸从仁波切、他的父亲董瑟听列诺布仁波切和他的祖父敦珠仁波切那里得到教法和加持。在不丹廷布居住时,我也有幸得到仁波切的外祖父索南桑波喇嘛的加持。
    钦哲网络活动
  • 悉达多本愿会指导老师 (欧洲) — 现任

陈美华

  • 科技内容开发支援
  • 护持者联络团队成员
  • 宣传国际展位协调员
美华负责在全球活动现场组织展位,她需要与宣传和设计人员、国家和地区代表、当地僧伽和志愿者的密切合作,以能在仁波切的公开活动中,以始终如一的视觉和语言表达,去展示钦哲基金会的资讯。她也是网页团队的一员,同时也是东南亚地区代表。
美华的专业背景包括营销、品牌建立、传讯和投资者关系。退出商界后,她专注于非营利组织。她是一名注册专业教练、美德计画协调员以及和得到认证的纺纱教练。
我与仁波切的联系是在 2009 年建立的,当时我获赠他的著作《近乎佛教徒》。
    钦哲网络活动
  • 佛法营管理团队成员 — 现任

Nikki Keefe

  • 佛学院教育诊所助手
Nikki Keefe 照顾迦腻色伽小学住宿僧侣的医疗保健需求。她的职责包括提供教育、制定医疗保健课程和计画、评估学校设施和宿舍水平,以及提出建议并帮助实施这些措施以提高健康和卫生标准。她亦支援宗萨钦哲确吉罗卓佛学院的西藏注册护士和访问医生,并与学校工作协调员Uma Pitta,以及学校校长一起努力,为僧侣提供最好的医疗保健和教育。
Nikki Keefe 是一名注册护士,拥有健康科学研究生文凭,专攻传染病和公共卫生。她拥有超过 40 年的护士经验,经历印度喜玛恰省炯达拉的宗萨钦哲确吉罗卓佛学院的一页重要历史,除提供医疗保健和教育之余,为600名常住僧侣和工作人员设立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计划。
1996 年,我有幸在澳大利亚 Kyogle的金刚总持寺见到了宗萨钦哲仁波切,自从他于 1998 年传授龙钦心髓前行教法以来,我一直向他学习,并参与他和许多我们敬爱的传承上师在世界各地举行的竹千大法会。我目前参与亚洲佛法营项目,自 2009 年起,亦是悉达多本愿会澳大利亚委员会的活跃成员。

Nadia Yakovchenko

  • 赠款管理及支援俄文翻译
Yakovchenko 博士协助处理俄语申请者的资助申请。
她是康复领域的医生和医疗保健组织者,同时从事基于「龙梦系统」(一个开放中心的项目)的项目管理。
我和佛法的连接真的就像一场美妙的梦,而且只有在仁波切、Arne 和所有其他最好的同修的爱和仁慈下才能发生。

Mattia Salvini

  • 学术发展委员会委员会成员
Salvini 博士是学术发展委员会的成员,其主要职责是评估包含学术相关内容的资助申请。通过讨论,委员会成员会衡量哪些请申个案最符合钦哲基金会的整体愿景,当中经常涉及对学术界和更广泛的佛教社区间互动日益频繁的考虑。
在金奈(印度)辨喜瑜伽大学(RKM Vivekānanda)获得梵语学士和硕士学位后,Salvini 博士获得了 SOAS(英国)的博士学位。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开始教书,先是在尼泊尔的自生智佛学院(Rangjung Yeshe Institute),然后是在泰国的国际佛学院。之后,他在泰国玛希隆大学工作,并于 2019 年回到国际佛学院。他的学术著作侧重于中观学说,以及佛教哲学与梵文学习不同领域之间的关联。
在印度攻读学士和硕士学位期间,我从我亲爱的同学 Somsak Paryatyaporn 那里学到了佛法的基础知识,他当时是一位出家比丘。然后,承蒙桑东仁波切教授引荐,我才有机会在鹿野苑向冉夏卡崔巴提教授学习。我主要从印度、尼泊尔和泰国的西藏喇嘛那里接受教法:阿央仁波切、格隆楚亲坚赞喇嘛、仁钦彭措喇嘛,以及来自不同传承的其他喇嘛。特别是格隆楚亲坚赞喇嘛引导我把梵文学习和个人修行结合起来,依他的善意建议,我现在尽力与那些想借着梵文学习修行佛法的人分享所知。

Maryann Lipaj

  • 科技网站负责人
  • 宣传美术及设计总监
    钦哲网络活动
  • 中道学校平面设计

托妮.惠特克

  • 佛学院教育协调员
  • 会计财务经理
Toni 是来自伦敦的特许管理会计师。她的父母是英裔西班牙人,她在西班牙长大,然后于 1992 年移居英国。她第一次接触佛教的绿起是她在亚洲徒步旅行的嗜好。在YouTube收看仁波切的教法后令她受到启发,其后在2013年飞往香港与他会面。 2014年,她辞去了在《金融时报》担任商业分析师的工作,专注于护持仁波切的佛行事业。
    钦哲网络活动
  • 悉达多本愿会宣传 (国际) — 现任

赖梵耘

  • 代表台湾代表

Sherry Lin

Sarah Ann Hart

  • 阿育王奖助金委员会成员

Richard Chang

  • 董事会董事会成员
Richard是一名全科牙医,在洛杉矶有一家私人诊所。他喜欢在世界各地做传教工作。他亦是现任美国慈济医学基金会牙科主任、美国红十字会认证心肺复苏导师。
我在2004年成为仁波切的弟子。

Phurbu Tsering

  • 奖学金委员会成员

Pravin Shakya

  • 阿育王印度奖助金委员会成员
  • 印度专项委员会委员会成员
Pravin是钦哲基金会印度专项委员会的执行成员。他参加了委员会的所有会议和活动。他在钦哲基金会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协助评选资助对象。
Pravin出生于佛教圣地三迦夏的一个释迦派佛教家庭。他于2008年加入仁波切的中心鹿野学苑。仁波切邀请他加入钦哲基金会印度专项委员会。他竭尽全力为仁波切服务,支持他在印度复兴佛、法、僧的愿景和使命。
我在2008年遇到了我的上師,尊貴的宗薩欽哲仁波切。遵照仁波切的建議,我答應至少侍奉他20年。
    钦哲网络活动
  • 鹿野學苑管理員 — 現任
  • 鹿野學苑學生協調員 — 現任

李喜燕

  • 赠款管理及支援受益人协调员
喜燕自钦哲基金会成立以来一直是受益人协调员,但现在她专注于与少数旧有的获奖者合作。
喜燕的职业背景是护理和辅导心理学。自从遇到佛法后,她和她的丈夫道格·瑞克森 (Doug Rickson) 创立了加拿大本觉会。在 1990 年代后期,他们成为宗萨钦哲仁波切的弟子。在仁波切的加持下,在 2000 年代初期,她和道格在不丹东部的Chador Lakhang进行了数次为期 3 个月的短期工作,为80多位僧侣教授英语会话。那次经历令他们找到生命中最大的喜乐。
自成立以来,钦哲基金会一直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当时我和季佩谈到了这样一个组织。看到它在全世界的发展和影响,我感到非常温暖。仁波切是我的向导!

札西.秋蓉

  • 代表不丹代表
扎西作为不丹代表的主要职责是根据钦哲仁波切和钦哲基金会的指示,在不丹推动钦哲基金会的活动。她还负责解答来自不丹、有关基金会活动以及其他与钦哲坛城相关的佛法活动的电邮查询。遇上她解答不来的问题时,她会求助于基金会其他资深人员。
扎西在不丹是一名公务员,在过去的 13 年里,任职人力资源主任。工作生活虽然充实,但她一直渴望追求佛法之道,而这亦是她心之所系。
今生来说,我是在2010年遇上仁波切。那一年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我非常感谢仁波切的指导、教法、加持……基本上是他所做的一切。我渴望好好为他服务,成为完美老师的好学生,以任何可能的方式实现他的愿望。在生命中拥有这样的机会是一个祝福。
    钦哲网络活动
  • Jamyang Khyenpa秘书 — 现任

Tessa Padmadas

  • 代表新加坡代表
Tessa 参与钦哲基金会(新加坡)活动的一般事务和后勤工作。
Tessa 是一名商科毕业生,拥有酒店业和教育工作经验。
我是居住在新加坡的城市人。在香港听过仁波切的法教后,我成了仁波切所谓的弟子。我喜欢聆听仁波切的教法和阅读他的书籍,这打开了我的心灵。 2013年,应仁波切的邀请,我成为了钦哲基金会的一员。

彼得·史基林

  • 顾问顾问
彼得·史基林于 2012 年获选为钦哲基金会终身成就奖得主,他同时是基金会的顾问。
彼得·史基林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汉诺威以及加拿大的多伦多长大,但对佛教和亚洲文化的迷恋促使他移居亚洲。在1970年代,他在泰国南部的洛坤(Nakhon Si Thammarat)当了 3 年的佛教僧侣。从那以后,他一直住在泰国,研究和翻译古典和当地语言的佛教文本,包括泰语、巴利语、藏语和梵语。在1990年代初,他创立了「贝叶基金会」(Fragile Palm Leaves Foundation)」,以研究和保护东南亚的佛教手稿。目前,贝叶基金会与佛教数位资源中心(BDRC) 合作进行巴利语和缅甸语手稿数位化,将泰国中部寺院的手稿、铭文和视觉艺术数位化。他曾获许多学术荣誉,并在世界各地的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包括牛津、巴黎、哈佛、伯克利、悉尼、浦那、创价、复旦以及东国大学。 彼得已从学术界退休,目前致力于翻译甘珠尔、巴利文和梵文经典原文的佛经,又研究古代铭文,还有早期佛教文化和文明的考古学以及其他遗迹。 他的著作《问佛:二十五经选》,由宗萨钦哲仁波切作序,于2021年 8月由Wisdom Publications出版。第二本书《献给艰难时期的佛语选集》包含 20 种藏文、梵文和巴利文的译文。

Prashant Varma

  • 印度钦哲基金会顾问
Prashant在宗萨钦哲仁波切的指导和领导下管理和监督悉达多本愿会(印度) 的各个项目。
Prashant 在昌迪加尔和孟买长大。在获得哲学和政治学双学士学位后,他在 INEB(泰国)实习了2年(2000-2002),负责东南亚的不同项目。然后他回到印度,在喜马拉雅山投入佛学研究,同时攻读电影硕士学位。
我有幸从2004年开始为宗萨钦哲仁波切服务,幸福的旅程就如此开始……
    钦哲网络活动
  • 悉达多本愿会(印度)项目总监 (现任)

Richard Dixey

  • 阿育王印度奖助金委员会成员
  • 印度专项委员会委员会成员
  • 顾问顾问
作为钦哲基金会董事会的顾问,Dixey博士协助监督一系列活动,从中寻找战略协同效应和未来发展目标。钦哲基金会肩负着如此广大而充满动力的使命,其独特之处在于其清晰的战略重点,这从其承担的项目范围之广可见一斑,同时亦归功于一个适时更新的系统化规划过程。 Dixey 博士亦是印度委员会的成员,为有可能发挥实质影响力的项目提供支援。
作为一名在英国接受教育的科学家,Dixey 博士的生活在学术追求、灵性修行和实际计划之间盘旋。在牛津大学获得第一个学位后(在此期间他休假一年访问印度,在桑耶林度过一段时间),他在一所秘传教义学校任教,之后在伦敦一家主要医院开设了一个研究身体能量的实验室。他的研究使他认识了中国医学传统,并成为一家英国制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致力于利用古代知识体系开发新药。他于2007年退休,全身投入佛教活动。

祖宾.巴沙拉

  • 代表印度代表
Yomei MacLellen

Yomei MacLellen

  • 代表英国代表

Wei-Lin Huang

Vivien Zhu

  • 翻译中文翻译

Valeria Bykova

  • 行政行政支援

赵紫玮

  • 科技技术支援

乌玛.彼达

  • 阿育王印度奖助金委员会成员
  • 赤松王印度奖助金委员会成员
  • 印度专项委员会营运总监
  • 印度钦哲基金会董事会成员
  • 佛学院教育迦腻色伽小学
乌玛负责钦哲基金会(印度)的账户管理和项目协调。印度项目委员会审查所有与印度相关的阿育王助学金拨款申请以及其他委员会推荐的拨款申请。
她是一名理科毕业生和会计学徒,在市场营销、企业技能培训和运营培训、项目管理和过渡、运营和人员管理、防止洗钱和制裁合规等范畴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钦哲网络活动
  • 迦腻色伽小学管理委员会成员 — 现任
  • 悉达多本愿会(印度) 义工 — 现任

Yu-chien Huang

  • 翻译中文翻译
Yu-chien自2013年开始担任钦哲基金会通讯的英译中翻译,亦不时参与84000和悉达多本愿会的翻译工作。
Yu-chien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她热爱文学,享受以梵语诵经。
    钦哲网络活动
  • 84000中文翻译 — 前任

Xuan Wang

  • 翻译中文翻译
Xuan将年度报告、定期通讯和其他出版物翻译成中文。
出生于中国,现居美国。她在美国获得硕士学位,其后从事了 15 年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工作。
受仁波切关于佛教哲学的开示和个人打坐体验的启发,四年前开始修行。我跟随仁波切的前行僧伽进行日常修行。

楊扬

楊扬将钦哲基金会的中文文档翻译成英文。
2014年某一傍晚,我被台风困在上海机场,无聊之际走进一家书店。在一堆自我励志书中发现一本《正见》。作者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让我醍醐灌顶。我阅遍此书,飞机已到深圳上空等待降落。面对繁星点缀清澈天空,我许下一愿立下一誓。愿此生让我偶遇仁波切,当面请教我的疑问:轮回如何产生?受我母亲的影响,我是一个所谓的信佛者 对于轮回和无明起源疑虑而拒绝皈依佛法。不像仁波切的许多追随者,我不愿刻意前往不丹或印度追遇仁波切。 2015年初,我家搬至加州伯克利紧邻校园。7月19日一早远在北京的朋友电话告之仁波切在伯克利。最后时刻我冲进大厅时,仁波切座在舞台中央 。看着屏幕上演讲主题:没有来生的佛教存在吗?我分不清满脸是汗还是泪。三个月后我受了三皈,开始了我的菩萨之誓。
老棕色大学大楼,在它前面有绿树,背景有蓝天。

密歇根大学

于2018设立钦哲根敦群培藏传佛学研究教席。
许多浅棕色的建筑,中心是一座现代化的塔楼,前面是绿色的草坪,后面是蓝天。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

比较宗教学系与亚洲研究学系于2021年新增藏传佛教研究教席。
一条四车道的街道两旁,有着深红色屋顶的老建筑。喷泉,两旁绿草如茵,绿树成荫。

德国慕尼黑大学

联合德国度母基金会于2020年在藏学和佛学研究系设立佛学永久教席。
老棕色的大型大学大楼,背景有蓝天。

澳洲悉尼大学

于2017年联合设立钦哲基金会与大学佛学教育基金会藏传佛学教席。
带柱子的灰色大型建筑,屋顶为深红色。

德国汉堡大学

于2011年成立钦哲藏传佛教文献研究中心。
一座巨大的浅灰色大学建筑,高耸的钟楼,楼前是一片绿草地,远处是蔚蓝的天空。看到大量学生经过大楼。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于2006年设立钦哲基金会藏传佛学杰出教席。

特伦特·沃克

  • 学术发展委员会委员会成员

特伦特·沃克 (Trent Walker) 是钦哲基金会学术发展委员会的成员,该委员会专注于向世界各地的大学提供资助并与其建立伙伴关系。 作为该委员会的一员,他还定期协助组织和主持古德曼佛学讲座,为大众引介在全球各地和钦哲基金会合作的佛学研究学者。

特伦特·沃克 (Trent Walker) 是美国密歇根大学东南亚研究助理教授和泰国上座部佛教教授。 在搬到安娜堡之前,他在曼谷朱拉隆功大学(由钦哲基金会赞助)和斯坦福大学何氏佛学研究中心完成了博士后研究。 他于 2018 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了佛教研究博士学位,专功东南亚佛教音乐、文学和手稿方面的研究,他的学术出版主要题材是柬埔寨、老挝、泰国和越南的佛教仪式、文学和思想史。

我深深钦佩钦哲基金会以不分教派的方式支持佛教的学术研究和修行。我对上座部传统的长期沉浸塑造了我的视角。 在我十几岁和二十岁出头的时候,我在柬埔寨当了五个月的沙弥,并接受了几年的高棉诵经技巧训练。我很幸运能经常有机会在东南亚和美国参与表演相关仪式和文化活动。在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我特别关注的是那些能让东南亚当地和海外侨胞社区更容易接触到他们的佛教遗产的项目。

Sonam Tenzing

  • 赠款管理及支援受益人协调员

Sarah Wilkinson

  • 学术发展委员会委员会联合主席
Sarah是宣传团队的一员,负责品牌开发、营销和网络内容。她还是圆满法藏项目执行委员会的英文编辑。这两项工作都需要与多元化和充满活力的团队合作,并且尊重和反映钦哲基金会所联系的许多不同的文化——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满足感的任务。
Sarah拥有米德尔伯里学院的哲学学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学数学教育硕士学位。在抚养三个孩子的同时,她完成了西方大学佛教牧师的道学硕士学位。 2021年,莎拉和她的丈夫从悉尼和香港搬到了伦敦,在那里她成为志愿者,为医院病人提供精神关怀,同时亦担任84000的传讯总监。她被藏传佛教运用理性在悖论中寻求安慰的教法所吸引。
    钦哲网络活动
  • 莲心基金会董事会成员 — 现任
  • 84000宣传总监 — 前任
  • 「圆满法藏· 佛典汉译」计画英文编辑 (现任)

Sara Rojo

  • 科技内容开发支援
  • 翻译西班牙文翻译
  • 赠款管理及支援西班牙文翻译
Sara是网站团队的用户体验设计师之一。她的目标是利用用户研究和工作流分析的结果,为网站用户创造引人入胜的体验。她还将网站内容翻译成西班牙语,并且协助金钦哲基金会处理关于西班牙语翻译项目的资助申请。
Sara出生在西班牙南部。她从小就遇上了与佛教修道相关的联系。 2009年,她前往尼泊尔和印度以期加深对佛法的修行和闻思。她亦曾在大吉岭的文殊学院学习藏语。 Sara于2014年移居美国,现时在美国太空总署加州分部担任UX/UI设计师。她继续投入时间学习、修行,并为宗萨钦哲仁波切的组织做义工。她还偶尔为仁波切的讲座担任西班牙语翻译,又将他的一些著作翻译成西班牙文。
我于 2010 年在印度比尔遇到了宗萨钦哲仁波切,并很快成为他的弟子;从那以后,我就在他的指导下学习和修行。
    钦哲网络活动
  • 悉达多本愿会 指导老师 (美国) — 现任
  • 悉达多本愿会 (国际)翻译 (西班牙文) — 现任

Shelley Swindell

  • 主要职员司库
  • 会计司库
Shelley一直在Marco Noailles的指導下接受培訓,以成為欽哲基金會的下一任財務主管。會計團隊為欽哲基金會提供簿記和會計服務,以確保每一筆從捐助者撥出到獎學金得主收到的捐款都得到妥善核算。
Shelley於 2002 年在舊金山遇見仁波切。他獲得欽哲基金會修行獎學金,於2005年至2008年在澳大利亞 Kyogle的金剛總持寺完成為期3年的閉關。他於2011年開始加入欽哲基金會會計團隊,最初主要協助84000進行會計和數據庫工作。2018年完成四大聖地的朝聖旅程後,他和妻子勞拉、兒子奧巴馬在加拿大惠斯勒的海天靜修中心做了兩年義工。他目前住在北卡羅來納州的達勒姆,在那裡學習會計和金融。
我永远感激仁波切、钦哲基金会和所有慷慨赞助我闭关的捐助者。能够帮助带领钦哲基金会会计团队迈向新时代,我感到莫大的荣幸。钦哲基金会捐助者的慷慨和奉献精神,以及全世界所有钦哲基金会奖学金和助学金得主为护持和壮大佛法所做的出色工作,让我深受启发。
    钦哲网络活动
  • 海天闭关中心义工 — 前任

Sydney Jay

  • 博士奖学金委员会成员
Sydney是学术发展委员会的研究主任。她与学术环境中的准受助人建立关系,以收集委员会需要的信息,以便对提交的资助申请做出正确的决定。作为委员会成员,她负责评估各个申请提案的利弊,这些提案包括要求建立佛教研究中心、为学者创建资源以用于开发支持博士后和研究生的计划等等。她积极参与实现仁波切护持西方和其他国家发展佛教学术研究的愿景。
Sydney有着不同寻常地丰富的经历。她的第一份职业是护士,随后在英国文学专业攻读硕士,其后不久又获得了临床社会工作者的学历和认证。她在 55 岁时从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获得社会工作博士学位,并在一家大型全球咨询公司从事领导力培训工作。这一角色使她能够与她的丈夫克里斯一起开发一门领导力课程,专门培训仁波切的僧侣、堪布和领袖以及一群年轻的西藏和不丹祖古的领导力。
我曾跟随一位不太适合我的老师学习。所以当我听闻到宗萨仁波切,便去听他的开示,他一走进房间,我就知道他就是我的老师了。我对那个决定从未动摇过。就我的个人生活而言,我失去了一个孩子,他当时17 岁,我还在柏克莱读书。而在同一时期,我的母亲和父亲也都去世了。失去至亲令我强烈而痛苦地体验到无常,而且死亡是真实的,它会毫无预兆的到来,我的这个身体将变成一具尸体。而我亦更能觉知到其他众生的痛苦。
    钦哲网络活动
  • 悉达多本愿会指导老师 (美国) — 现任
  • 前行营指导老师 — 现任

Stephanie Suter

  • 奖学金委员会主席
  • 主要职员秘书
自 2011 年以来,Stephanie一直担任奖助金与奖学金委员会的主席,在此之前的几年也一直是该委员会的成员。
Stephanie拥有绘画艺术学士学位,是一名创作型艺术家。
我在 1996 年认识了钦哲仁波切。

PiLan Chen

  • 会计会计经理
  • 佛学院教育协调员

Mark Bain

  • 科技网站管理员和首席开发人员

Pascale Hugon

  • 博士奖学金委员会成员
Pascale Hugon 是翻譯研究獎學金計劃和博士獎學金計劃委員會的成員。
Pascale Hugon 是翻譯研究獎學金計劃和博士獎學金計劃委員會的成員。

帕武‧秋映‧多吉

帕武‧秋映‧多吉帮助奖学金委员会审查申请。他发现听到来自世界各地虔诚的佛教修行者和学生关于希望和抱负的个人故事是一种非常丰富和鼓舞人心的经历。听了他们的故事,让他更加体会到佛法的博大精深。
帕武是一个说故事的人。他进行了为期5年的旅程,重溯七世纪玄奘法师的西游记。他走遍了中亚细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古老丝绸之路,记录了那些地区的古老佛教遗址和文化。相关的照片和故事,都收录到他出版的书《月光》之中。他是仁波切第四部长片《嘿玛嘿玛:等待成一首歌》的制片人。 2019 年,他自编自导了自己的故事片《不丹是教室》。这部取景于世界上最偏远的喜马拉雅冰川学校,并完全用太阳能电池拍摄的影片,获得了无数国际奖项,并成为不丹33年来首次入围奥斯卡的出品。
自 2006 年以来,我一直以喜马偕尔邦比尔的「钦哲拉让」(仁波切的个人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身份为仁波切服务。

Marco Noailles

  • 投资委员会委员会成员
Marco 自基金会成立以来一直担任财务主管一职。他负责监督钦哲基金会的一般财务管理,包括入账和记录、制作财务报告、财政预算,并确保有关事务遵守所有联邦和州政府监管要求,以及准备年度审计和申报事宜。
Marco 来自明尼苏达州北部,毕业于伊利诺伊州埃文斯顿的西北大学,主修经济学。他在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建立了几个合作社,并在 1960 年代末和 70 年代在中西部的各种社群环境中生活过。 1972 年,他遇见了丘扬创巴(Chögyam Trungpa) 仁波切,并立即成为他的学生。此后不久,他搬到科罗拉多州的博尔德,在那里他参与了创办那洛巴学院的事宜。他于 1975 年进入 Vajradhatu学院学习;他的三个儿子中的第二个就是在那里诞生。他于 1980 年代初搬到佛蒙特州的噶举法林 (Karme Choling),在那里他成为了业务经理,其后成为财务总监。后来他搬回芝加哥,并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了 10 年,并成为一名注册会计师。 1994 年,他搬到了俄勒冈州波特兰,在那里担任不同的管理会计相关职位。
1987 年,我在创巴仁波切的荼毗仪式上认识了宗萨钦哲仁波切,并于 1992 年成为他的虔诚弟子。自 1994 年以来,我和妻子佩妮一直住在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并且有幸参加了仁波切多年来在太平洋西北地区和加利福尼亚州举行的差不多所有法会。如果时间允许,我喜欢在科罗拉多州和密歇根州探望我已成年的几个儿子和孙女。我还尝试每年一次前往明尼苏达州北部,与我众多的兄弟姐妹和他们的家人一起嬉戏,聆听潜鸟的声音,并顺道把非栽培的野生稻米带回家。
琳恩.侯柏格

琳恩.侯柏格

  • 护持者联络团队成员
  • 执行委员会委员会成员
  • 主要职员执行长
  • 董事会董事会成员
  • 行政行政总监
自 2010 年以来,琳恩一直担任钦哲基金会的行政总监,负责监督基金会的运作和志愿者的协调工作。她是董事会和执行委员会的成员,并参与了大多数小组委员会的工作。她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基金会的日常运营。
琳恩拥有位于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市的克拉克大学哲学学士学位,并于 2001 年获得加州综合研究所的亚洲和比较研究硕士学位。
我在2004年成为了宗萨钦哲仁波切的弟子。

Lisa Davison

  • 阿育王奖助金委员会成员
自 2001 年基金会成立以来,Lisa一直担任秘书职位。她也协助阿育王助学金评审委员会处理申请。
Lisa住在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她是当地一名内科医生。

谢军

  • 护持者联络团队成员
  • 宣传宣传总监
  • 代表香港代表

Jun 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基金会所有传讯和宣传工作,包括撰写、编辑和出版电子通讯、社交媒体帖子和网页文章;此外,她还主持在线活动。她也是学术委员会的成员,与香港、台湾和中国大陆的大学保持联系。她同时与基金会的护持者保持联络,尤其关注华语世界的捐款者和朋友。

2002年,我在加拿大温哥华初识宗萨钦哲仁波切。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完成MBA学位后,我开始为莲心基金会加拿大分部做义工,这是一个在宗萨钦哲仁波切的指导下营运的非宗教慈善组织。后来我移居香港,并于2010年被仁波切委任为钦哲基金会香港代表。

    钦哲网络活动
  • 悉达多本愿会香港分会总监 — 现任
  • 莲心基金会(加拿大)秘书 — 前任

游欣慈

  • 圆满法藏计划执行长
游欣慈女士目前是圆满法藏计划的执行长,负责该计划的日常运营。借助她广泛的人脉,她的职责包括寻找合格的翻译者和向各个领域的相关学者寻求咨询建议。基于她在佛教翻译、语言教育和中国文学方面的经验,她在许多专家的帮助下,也负责开发翻译培训计划的课程。她还负责寻找方法,使中文译本能更广泛地触达中国读者,并激发他们对阅读新译本的兴趣。
游欣慈女士成长于华人大乘佛教家庭。她在市场营销、中国文学、教育、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和认知科学等方面拥有专业培训与实战经验。她曾将一行禅师关于愤怒的书《冷却火焰的智慧》翻译成中文。她于2006年开始为钦哲仁波切在印度创办的鹿野学苑工作。2014年,她开始为钦哲基金会的汉藏经典互译计划工作。她还曾为印度宗萨钦哲确吉罗卓佛学院的语言培训计划服务,包括佛教学者的英语培训项目和佛教儿童教育委员会的相关工作。
能够成为钦哲基金会的一员并能够为仁波切的愿景服务,我深感荣幸。仁波切20年前为佛法所做的设想,影响力与日俱增。阅读有关通过钦哲基金会的支持和这些钦哲基金会朋友的奉献而完成的各种实践、研究、保存和翻译,总是如此鼓舞人心。这些都是真正的佛法在行动。

James Gentry

  • 博士奖学金委员会成员
  • 阿育王翻译奖助金委员会委员会成员

Dolma Gunther

  • 钦哲愿景计划执行董事
多玛于2020年5月在宗萨钦哲仁波切的指导下启动了钦哲愿景计划。作为计划总监,她负责统筹整个计划的发展,并管理其日常运营、流程、人员和资源分配。
多玛获得的第一个学位是墨尔本大学的人类学学士。她还于1997年在大吉岭的文殊师利学院学习藏语。在法国完成了为期三年的传统闭关后,她去悉尼大学读书并获得法学学士学位,随后担任诉讼律师,并在路透社担任了七年的资深编辑和作家。她曾在莲心基金会澳大利亚的董事会担任了四年的筹款总监。她也是欢乐舞蹈电影(Happy Dance Films)的创始人,并为此执导了获奖短片《寻找文殊师利菩萨》。
虽然我的父母从小就让我沉浸在佛教哲学中,但直到我在 1990 年代初在澳大利亚遇到宗萨钦哲仁波切和吉美钦哲仁波切时,我自己的修行道路才得以巩固。在过去的 30 年里,我非常幸运地得到了丰富的教法和指导。 1995年,晋美钦哲仁波切给了我第一部钦哲旺波法典供我翻译,1996年,宗萨钦哲给了我他用来制作他的第一部短片的摄像机。我的生命故事也随之展开。
    钦哲网络活动
  • 莲心基金会筹款总监兼治理官(澳大利亚)— 现任

Deborah Dorjee

  • 阿育王奖助金委员会成员
  • 赤松王奖助金委员会成员
黛博拉和她團隊的同事一起評估獎助金的申請。這包括仔細閱讀每一份申請,做相關研究,必要時進行交叉檢查,並提交相應的評估分數。
黛博拉最初是一名專業舞者,後來在倫敦成功經營了一家美髮沙龍,之後來她接受了有關夫妻心理動力學和個人治療師的專業訓練,並從事相關工作。
我很高兴能为仁波切的愿景做出贡献并且护持修行者和佛法。能够成为奖学金委员会的一员,读到人们实践佛法且令人赞叹的不同故事,真的很鼓舞人心。愿所有众生得获利益!

Chimé Metok Dorjee

竹究滇津仁波切

  • 董事会董事会成员
竹究滇津仁波切是东不丹確吉嘉措佛學院 (CGI)的住持。他于1983年出生于尼泊尔,被顶果钦哲仁波切认证为宗萨钦哲仁波切的外祖父喇嘛索南藏波的转世。喇嘛索南藏波是来自不丹的伟大瑜伽士,也是东不丹確吉嘉措佛學院 (CGI)的创始人。竹究滇津仁波切曾在北印度宗薩欽哲確吉羅卓佛學院(DKCLI)及喜马拉雅地区的一些寺院学院学习。他在印度瓦拉纳西系统学习了梵文,并在不丹的帕罗完成了为期3年的传统闭关。他是中道教育的顾问。他已婚,也是一位父亲。

Alex Kong

  • 翻译中文翻译

Alex Kong works with the KF Communications team as a Chinese translator.

Alex has BA degree in pedagogy and a diploma in Sino-US research from the Johns-Hopkins Nanjing center. He now works as an executive coach and management consultant in organization design, talent assessment, and leadership development.

I was born and raised in Mainland China. In 2009, I began to investigate the teachings of the Buddha and met Dzongsar Khyentse Rinpoche in Kathmandu, Nepal in 2010. Since then, I follow Rinpoche’s guidance to study Buddha dharma.

崔雅婷

  • 翻译中文翻译
  • 科技内容开发支援
  • 宣传社交媒体经理
雅婷负责在所有钦哲基金会社交媒体平台上创建、制定战略和发布内容。她还帮助中文网站的中文翻译和维护。作为捐助者关系团队的一员,她负责管理捐助者数据库并帮助维护与个人捐助者的关系。
雅婷出生于台湾,在加拿大温哥华长大。自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商业系毕业后,在北京、台北、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从事过不同的工作。她目前在香港担任健康教练,致力于帮助人们实现健康目标。
我在2014年遇然在 Facebook 视频发现了仁波切的教法。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我对佛教产生了兴趣,并对它的哲学在现代世界中的适用性感到惊讶。几个月后,我有幸在台湾的佛顶尊胜佛母法会见到了仁波切,并成为了他的弟子。
    钦哲网络活动
  • 莲心基金会 Ambassador (香港) — 现任

陈季佩

  • 学术发展委员会委员会成员
  • 执行委员会委员会成员
  • 董事会董事会成员
  • 顾问顾问
作为钦哲基金会的执行董事,陈季佩女士负责监督基金会的整体运作,从战略规划到项目开发,从预算到沟通,从内部管理到国际合作。实际的日常操作由执行委员会以及各个项目组和工作委员会来执行和提供支持。
季佩的职业生涯始于香港一家非营利组织的公共关系部门。在1980年代,她创办了管理资源国际有限公司,是香港最早的专业活动制作人之一,在亚太地区策划和承办国际会议与展览。她于1988年搬到旧金山,并于1996年至2001年担任悉达多本愿会西方之门的财务主管。她是钦哲基金会的创始董事,自2001年基金会成立以来一直担任执行董事。季佩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香港大学,获得英国文学学士学位。
我于1994年成为仁波切的弟子,非常感谢有机会通过钦哲基金会服务仁波切。这是发生在我身上最好的事情。直到有了几年的工作经验,我才认识佛法和仁波切。在我开始为基金会工作之后,我才知道过往的经历可以发挥具意义的功用。

Anna Tenzin

Yang Yang

  • 翻译中文翻译

Yang Yang translates KF documents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One evening in 2014 I was trapped at the Shanghai airport by a typhoon. Extremely weary, I walked into a bookstore where I found What Makes You Not a Buddhist among the self-help books. By the time I finished the book, the plane was landing in Shenzhen. Facing the clear sky and shining stars, I made a wish and vow. May I encounter Rinpoche in this lifetime and ask him in person: How does reincarnation come abou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y mother, I was a sort of Buddhist believer, but I refused to convert to Buddhism because of doubts about the origin of reincarnation and ignorance.

In early 2015, my family settled in Berkeley, California. On the morning of July 19 , a friend from Beijing told me that Rinpoche was giving a talk in Berkeley that very day. When I rushed into the hall at the last moment, Rinpoche was seated in the center of the stage. The theme of his talk was “Is There Buddhism Without Rebirth?” I couldn’t tell if my face was sweaty or teary. Three months later, I had taken the three refuges and stepped onto the Bodhisattva path.
2014年某一傍晚,我被台风困在上海机场,无聊之际走进一家书店。在一堆自我励志书中发现一本《正见》。作者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让我醍醐灌顶。我阅遍此书,飞机已到深圳上空等待降落。面对繁星点缀清澈天空,我许下一愿立下一誓。愿此生让我偶遇仁波切,当面请教我的疑问:轮回如何产生?受我母亲的影响,我是一个所谓的信佛者 对于轮回和无明起源疑虑而拒绝皈依佛法。不像仁波切的许多追随者,我不愿刻意前往不丹或印度追遇仁波切。2015年初,我家搬至加州伯克利紧邻校园。7月19日一早远在北京的朋友电话告之仁波切在伯克利。最后时刻我冲进大厅时,仁波切座在舞台中央 。看着屏幕上演讲主题:没有来生的佛教存在吗?我分不清满脸是汗还是泪。三个月后我受了三皈,开始了我的菩萨之誓。

Annie Ng

  • 赠款管理及支援赠款经理
  • 影响衡量团队成员

Annie serves as Khyentse Foundation’s Grants Manager. The role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foundation’s core mission, to support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Buddhism. The GM position is fundamental to KF as a grant-offering organization. The GM acts as the main contact between KF and its beneficiaries, and oversees every aspect of the application, review, and funding of KF grants.

Annie has 15+ years in the technology web space with a focus on operations, strategy, and implementation. They grew up in NYC and graduated from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with a double major in religion and economics. They have a strong connection to nature, especially to their friends in the forest, and especially the chickadees, chipmunks, and wild turkeys.

古津

  • 赤松王印度奖助金委员会成员
  • 赤松王奖助金委员会成员
古津是赤松王奖助金委员会的成员,该委员会识别、确认和支持致力于促进心理健康和福祉的组织与个人。古津是一名心理治疗师和学者,曾在多国开展工作,她现居英国。
古津在印度各地生活了十多年,在研究藏传佛教禅修和仪轨的同时,还参与到各类佛教存档翻译项目中。她拥有法医心理学、文化研究和西藏研究硕士学位。她目前正在牛津大学攻读藏传佛教(神学系)博士学位,在那里她每周主持一次全校范围的正念和藏传佛教禅修课。
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学习和修行佛法,遵循利美或无分敎派的方法来学习不同西藏教派的禅修技巧和仪轨。我是藏传佛教传统中的受戒居士(ngagmo)。

Deepak Thakur

Deepak Thakur’s main role, as an independent consultant, is to work closely with Prashant Varma of Siddhartha’s Intent Society India (SISI), Uma Pitta of Khyentse Foundation India (KF), Pema Wangchuk in New Delhi, Dzongsar Khyentse Chökyi Lodrö Institute (DKCLI), and any other work that Dzongsar Jamyang Khyentse Rinpoche may assign to him. He is involved in advising and documentation for projects such as Rinpoche’s trust for property in Bir, for SISI, and Deer Park Institute. He has also interfaced with local government regarding land use, and was deeply involved in Kanishka School documentation and the selection of their principal.

Born in a village in H.P. in 1955, Depak studied in Bishop Cotton School, Shimla, from 1964 to 1973. He graduated with a B.A. (Hons) in Sociology from Hindu College, University of Delhi, in 1977 and earned an LL.B. degree from the Faculty of Law, University of Delhi, in 1980. He continued in his litigation practice as well, serving an array of international clients, and became a private litigator in 2002. He has served as secretary to a number of Rinpoches, and acted in an advisory capacity for others. While continuing to assist with the formation of trust and associations for many Rinpoches, including Jamgon Kongtrul Rinpoche III, Kalu Rinpoche, Mingyur Rinpoche, and HH Sakya Trizin Rinpoche, he continues to address cases in the High Courts in Delhi and Shimla, H.P.

I met Rinpoche in Delhi in early 2004. In 2009-2011, Raji Ramanan and I helped to run a meditation centre for Rinpoche. I also assisted Raji in hosting a programme called “What the Panditas and Yogis of India Brought from/ Took to Tibet” in 2009. The speakers included Steven Goodman, John Dunne, Jake Dalton, and Gene Smith.
Meanwhile, I continued to assist in various legal matters relating to rights for Rinpoche’s writing and films.

宗萨钦哲仁波切

  • 董事会主席
宗萨钦哲仁波切是钦哲基金会的创始人和主席。藉由确立值得投入专注、精力和资金的领域,仁波切为基金会的工作定下方向。  
仁波切于 1961 年出生于不丹著名佛教大师的家族,被认证为藏传佛教利美(无分教派)运动创始人蒋扬钦哲旺波的转世。在接受了大量针对佛教哲学和仪式的传统寺院训练后,仁波切开始在世界各地教学。他是一位受到全世界无数学生尊敬的佛教老师,也是一位广受赞誉的作家、电影制作人和慈善家。 按此阅读详细生平  
Close

李晓楠和谭凌峰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香港佛法中心

特伦特‧沃克密歇根大学

特伦特·沃克是密歇根大学亚洲语言与文化系的东南亚研究助理教授和泰国上座部佛教教授。作为东南亚佛教音乐、文学和写本方面的专家,他发表了大量关于高棉语、老挝语、巴利语、泰语和越南语佛教文本和持诵修持的著作。自2005年以来,他一直进行柬埔寨佛教持诵训练,经常在寺院、闭关中心和大学发表演讲。 《直至涅槃时:来自柬埔寨的佛教之歌(Until Nirvana’s Time: Buddhist Songs from Cambodia)》——首部译成英文的传统高棉佛教诗歌集——翻译了45首高棉法颂,这些颂歌以高昂的旋律启发了一代又一代的柬埔寨佛教社群。这本书以16世纪至20世纪的诗歌为重点,立足于作者对柬埔寨口头与书面传统的15年深入研究。这些诗歌至今仍然在日常祈祷或通宵仪式中吟诵。其中的许多文本是由译者从盒式磁带或树皮纸写本中抄录下来,首次以印刷的形式呈现于这部合集中。和译文一起呈现的论文与注释,将这些当地区域性的创作置于一个更广博的佛教背景下进行研究。 由五人组成的钦哲基金会翻译奖评选委员会一致通过了委员会成员娜塔莉亞·古美(Natalie Gummer)教授对于《直至涅槃时》的年度奖项提名。关于这个提名,古美博士写道:“《直至涅槃时》是一部开创性的译著,它不仅首次以英文广泛呈现了柬埔寨佛教文学中扣人心弦的一面,亦从创作和运用的角度,展现了这些诗歌的声乐特性,并为它们的佛教背景和仪式持诵提供了丰富的背景信息。特伦特·沃克为旨在捕捉表演性文本力量的译著设定了一个新标准。” 这本书是 2023 年一月钦哲基金会古德曼佛学讲座的主题。

雅尔·施瑞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施瑞的论文聚焦在成书于公元2-5世纪之间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中所传承的故事。根本说一切有部曾是古印度最具影响力的部派之一,它于公元13世纪在印度本土消亡。该部派的律藏(毗奈耶)卷帙浩繁,目前尚未有任何完整的西方语言译本。通过运用叙事学与文献学的方法论对这些故事进行分析并辅以物证,此论文旨在针对这些故事如何反映出该律藏编纂者/作者的历史境遇提出了新的阐述。正如该论文所指出的,那些僧侣作者们一直都在与其它宗教团体进行对话,其中最主要的是婆罗门。这些故事中所反映的婆罗门并非真实的历史存在,而是佛教对欲求往生上界和渴望男性继承者的一群人的刻画。 该论文不仅主要关注于《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中一系列关于出生的故事,还利用了该律藏中的其余部分,以及诸如阿毗达磨、阿含经等诸不同体裁的资料和其它部派的文献。由于以宗教「他者」为题,这部论文也偶尔使用了非佛教的文献,诸如所谓的婆罗门教法典与诸印度史诗等。 论文奖委员会评价说:“雅尔·施瑞的博士论文考察了特别是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中关于释迦种族(即‘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的氏族)的叙事传统的产生与转变。施瑞认为,这些传统可以被解读为对诸多问题的不同理解——包括什麽是佛陀、佛陀与僧伽的关系、确立或支撑僧伽之权威的模式、在适用于人和佛时王族的主题与象征、婆罗门教作为一个重要的宗教‘他者’与佛教的论争关系及其合理性问题、作为文本成立之背景——尤其是西北印度贵霜王朝——的社会政治现实元素。” 委员会亦对该论文的下述方面印象深刻:作者对材料和主题的选取精当,并关涉到佛教部派史中几个重要的问题。其中心论点论证严密,并且切实入理地关联到在文献学的学科边界外、远至人类学的一些明晰而又恰切的重要基本主题,例如权威、权力、与宗教他者的交涉等等。作者旁征博引并深入理解了大量最优质的二手学术研究资料,而且能够对之加以有效利用。就方法论而言,其研究不仅展现出杰出的文献学能力、对原文的充分把握与方法的善用,而且超越了文献学而臻于跨学科研究的领域,特别是作者敏锐而有力地运用了艺术-历史证据补充了文献记录。

黄永仁泰国玛希敦大学

玛希敦大学人文学系系主任Pagorn Singsuriya副教授在他的推荐信内写道:“永仁的论文是根据巴利文文本所作的甚具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它大大增进了人们对佛经的理解,同时也是首个针对特定巴利文文本所做的比较分析。这篇论文对于巴利文文学史、古文书学和伦理学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论文奖委员会的结论可集中反映于下述评审摘录中:“这篇文章建基于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绝对值得修订后出版。作者对《弥兰王问经》的暹罗文本传统作出了原创性和细致的分析,同时呈现了这部经跨越东南亚、斯里兰卡、印度和中国的广泛语境。它不单是首个详细描述了《弥兰王问经》暹罗增广本和巴利圣典协会罗马字本之间截然不同之处的研究,同时还以真凭实据展现了暹罗增广本是如何通过对十六至十八世纪期间以写本形式反映出的不同文本谱系进行融合而发展成形的。” 永仁和我们分享他的获奖感受:“能够成为本年度钦哲基金会杰出佛学博士论文奖的得主,我感到十分荣幸和感恩。我衷心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彼得‧史基林教授,仰仗他的博学以及无私的奉献,我才得以在东南亚佛教、写本传统和文本研究等纵横交贯的领域中航行。对于他循循善诱鼓励我做学术研究,我感激不已。我还要感谢我的另外两位指导师Giuliano Giustarini 博士和张本研吾助理教授给我的宝贵支持和建言、玛希敦大学的学术团队一路上的支援、钦哲基金会论文奖委员会对我的研究的认可、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更要感谢钦哲基金会成全这件美事。这个奖项鼓励和启发我继续努力,了解佛教的文本传播和历史,并在此研究领域作出贡献。”

唯悟法师马来西亚檀香寺、檀香基金会和泰国国际佛教大学

本会颁赠三万美元,以示表彰唯悟法师对佛教教育的宝贵贡献和所开展的诸多菩萨行,感谢唯悟法师席不暇暖、念兹在兹地为保存和弘扬佛陀教言及其普及实践所做的努力。 唯悟法师对获奖表示感谢,他说:“获颁钦哲基金会的终身成就奖,我既感到非常荣幸却又受之有愧。 我和檀香寺和檀香基金会以及国际佛教大学的成员共同分享这项荣誉。 他们也随喜钦哲基金会为弘扬佛法做出的重大贡献。” 在全球正历经各种健康、气候、经济和政治动荡之际,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如唯悟法师般的菩萨。 我们借此机会正式表彰唯悟法师的不懈努力,并祈愿他宝贵的利生事业持续兴盛,造福所有众生。

路易斯·戈麦斯教授与保罗·哈里森教授密歇根大学、斯坦福大学

路易斯·戈麦斯教授 (1943–2017) 著名佛教学者路易斯·戈麦斯教授于2017年9月3日在墨西哥城去世。去世前,他是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亚洲语言与文化系的荣修教授。他于2009年1月1日退休。 路易斯在佛教方面的学术研究涵盖了他职业生涯中一系列重要主题,包括印度佛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和泛亚洲佛教,他着重于大乘佛教的文献与宗教视野。他就早期中国禅宗与藏传佛教史上「桑耶论诤」所涉及的「顿渐之别」的问题写过许多突破性的文章。在他的著作中,《极乐世界:无量光佛的净土》(檀香山:夏威夷大学出版社,1996年)被认为是关于《阿弥陀经》与《无量寿经》这两部极具影响的佛经的权威性研究。此外,他还出版了大量西班牙语的著作。 保罗·哈里森(何离巽)教授 保罗·哈里森现为斯坦福大学乔治·埃德温·伯奈尔宗教研究教授,他自2006年起一直任教于该校。他在其出生的新西兰以及澳大利亚获得学位,专攻佛教文献和历史——尤其是大乘佛教——以及梵、汉、藏语的佛教写本。他已编辑翻译了多部大乘佛经,并且发表过多篇关于佛教经典及其解读的期刊文章。哈里森教授也是“史柯源收藏(Schøyen Collection)佛教写本”系列的编辑之一。 目前,保罗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主要是大乘佛教和部派佛教经论的校勘、翻译和研究,包括《金刚经》、《内藏百宝经》(Lokānuvartana)以及《学处集要》(Śikṣāsamucchaya)等。 保罗同时担任斯坦福大学何氏佛学研究中心联合主任一职。 “当21世纪初发现《维摩诘所说经》梵文写本的消息传出时,整个佛学研究界都为之震动。长久以来,学者们只能根据已知的这部经的汉文和藏文译本拟构其本来的印度原语。如今,学者们终于可以参考到这部影响甚广之经典的印度语言原文了。 因此,当保罗·哈里森与已故的路易斯·戈麦斯开始着手翻译这一新发现的梵文文本时,这一消息立即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唯有这两位作为大乘佛经文献研究领军人物的学者能胜任对这一重要经典的翻译。这个译本花了他们两个人好几年的时间,他们对每一个术语都做了商榷和辨析。在路易斯去世后,保罗独自完成了这个项目。现在,他们共同努力的成果终于问世了。” ——杰出翻译奖评选委员会提名委员、著名佛教学者那体慧博士(Jan Nattier)

尼尔斯·马丁法国巴黎东亚文明研究中心

马丁的论文《旺拉遗址群:拉达克的十四世纪藏传佛教壁画(The Wanla Group of Monuments: 14th-Century Tibetan Buddhist Murals in Ladakh)》,撰写于巴黎的法国高等研究实践学院(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EPHE),并于2022年3月答辩通过,这篇论文是对西喜马拉雅地区艺术史和佛教史的精湛贡献。它进一步通过将其对于圣像学和风格传统的卓越把控,与对考古年代分析(archaeometric analysis)、碑铭学、以及古典藏语文献的第一手评估结合在一起,为彩绘遗址研究提供了一个的跨学科研究的模型。由此,它是佛学研究领域的一项杰出贡献。 “能够从广受尊敬的钦哲基金会获得这个奖项,我深感荣幸和感激。我想要特别感谢评审委员会的成员们仔细审查我的申请并最终选择我的论文,尤其是它不属于文本研究的历史领域。 这个奖项是对我十多年来逐渐积累的研究成果的一份意义非凡的认可,在这十余年里,我不仅受到导师查尔斯·兰布尔和我的共同导师克里斯蒂安·卢赞尼茨耐心而深刻的指导,还得到了我的同事们、朋友们和家人们的持续支持。该奖项将有助于使这部论文以一种更容易被每个人——包括这些遗址的守护者——获取的形式出版,它也在我生命的关键时刻,给予了我在学术界开展事业的信心。” ——尼尔斯·马丁 相关阅读

艾瑞克‧贝玛‧昆桑

艾瑞克翻译出版的佛学书籍甚丰,其中为人熟识的作品包括:第一世蒋贡.康楚对莲花生大士教言《道次第.智慧藏》所作的释论《智慧之光》第一至五册、 《大成就者之歌:传承篇─祖古‧乌金仁波切灵修回忆录》、策列‧那措‧让卓大师的《正念明镜:中阴成就无上密法》等。我们深深感谢他翻译了所有这些殊胜珍贵的教法,以及他在佛学领域许多其他相关的贡献,例如,为八万四千·佛典传译担任编辑工作,而最近更负责指导钦哲愿景计划的译者。

林恕安台湾政治大学

台湾政治大学的林恕安荣获2020年度杰出佛学博士论文奖。她的论文,《缘起、二谛与因明:以清辨〈般若灯论‧观缘品〉与〈掌珍论〉为主的研究》,运用汉藏二译的材料,较为完整地展示清辩的形上学(缘起论与二谛论)及其源自陈那因明「胜义简别」的论证法。

高明元香港佛法中心

香港佛法中心的高明元获得了2020年度杰出佛学博士论文奖。他的博士论文《佛教的“习气”概念:从阿毘达磨到早期瑜伽行派》写作严谨、内容深入且富有批判性。该文讨论了“习气”一词各种义项的沿革发展。 “鉴于迄今只有少数几篇研究关注到这一概念,更未有专著全面研究这一问题,明元的论文无疑是一项重大的贡献。”,法光法师在为明元写的论文推荐信中写道,“此论文基于充分的梵、藏、汉、巴利语原始文献,论证详实。其文中的一些重要引文亦是首次被译为英文且附有大量注释。该文还批判性地审查了大量现代学者所写的英、日、法、中文二手文献。”

邵瑞祺教授华盛顿大学

邵瑞祺(Richard Salomon)教授是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亚洲语言文学(梵文)名誉教授以及威廉·P与露丝·格伯丁大学荣誉讲座教授。他自1978年起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任教,退休后仍在该校兼职教学。 他曾任国际佛学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IABS)以及美国东方学会(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的主席。自1996年起,他成为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早期佛教手稿计划”主任,领导这一仍在进行中的跨国计划,编辑、翻译、出版幸存的早期佛教手稿。 邵瑞祺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梵语及梵语文学、印度佛教文献及文本研究、印度铭文及古文字学、古印度史、犍陀罗语及犍陀罗研究、世界文字史。他现居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

塞西尔·杜榭法国PSL研究大学高等教育学院

杜榭的论文记录了一个鲜为人知,且现已不复存在的西藏噶举派的传承。该论文对完整噶举派的文献记录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巡礼。该传承的重新发现,使噶举传承从整体而言更加清晰,同时也揭示其存在在更大意义上对于藏传佛教领域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该论文概念框架清晰,选题新颖,对相对研究不足的领域进行了补充。这项工作为该领域做出了宝贵而独特的贡献,具有批判性,而反复认真地琢磨术语又体现其研究的细致性。它同时还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方法论,通过对历史学,社会学和历史人类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使该论文架构了更广泛的理论框架。 尽管此项目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杜榭对此论文资料的收集筛选令人印象深刻。从十世纪噶举传统在印度的起源到噶举在西藏壮谷(Gzhung Valley)的现状,她设法记录了马尔巴鄂巴传承的起源、发展、繁荣和消失;从记录该传承对其他传统的影响,到后来鄂巴噶举尝试保存和复兴其教法。她对用成就者的传记作为收集宗教,社会力量和传承概念的有效信息来源讨论是具有启发性的,而其中借用当代法国思想大师之一布尔迪厄(Bourdieu)关于“资本”理论概念的写作手法尝试探索是令人鼓舞的。 “能够获得今年钦哲基金会颁发的佛学博士论文奖,我感到至为荣幸。”现居住在法国西南部的多尔多涅省的杜榭告诉我们,“自己关于马尔巴鄂巴噶举传承历史的论文能被这样一个著名的基金会认可,同时看到我的工作有助于揭示这一构成噶举密续宝藏之核心、重要却相对被遗忘的传承,我心存感激,内心充满喜悦”。

卡尔·博恩霍兹博士那烂陀菩提佛学中心以及正知国际学院

博恩霍兹博士是一位藏传佛法教师、口译与笔译人员。最初他受训成为一名医生,之后在加德满都由堪布楚玺嘉措(Tsultrim Gyamtso)仁波切创立的马尔巴译师学院学习藏文与佛教哲学。他也在汉堡大学学习了藏学、梵文与佛学。自1989年起,他成为翻译藏文、英文与梵文的口译员与笔译员。目前,他在那烂陀菩提佛学中心(Nalandabodhi)以及正知国际学院(Nitartha Institute)担任教师与翻译。 博恩霍尔兹博士说:“获得这一奖项我感到非常荣幸。不过更重要的是,本次授奖大体而言彰显了整个唯识宗,以及特别突出了无著的《摄大乘论》与其释论的重要性。作为一个理论与实修并具的主要印度佛教宗派,多个世纪以来,唯识宗在许多国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期望这些译作能对唯识宗在英语世界中获得它应有的认可与赞同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

高明道教授

高明道教授本名弗里德里希·格罗曼(Friedrich Grohmann), 是一位长居台湾40年、精通中文的德国人,是一个致力于佛教研究,特别是佛教文献研究和教学的学者。他现任的工作包括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专任副研究员,华严专宗学院教师,佛光大学佛教学系副教授,以及法鼓佛教学院佛教研究所兼任副教授级专业技术人员。他的研究专长包括:梵语、藏文、巴利语、中文;文献学和经典翻译。在台湾,他的学生和同事们都称他为“高老师”。 “请允许我简单地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会有以上的想法。半个世纪前,我开始学古汉语,稍后就有幸从师于两位僧侣研习佛典汉语。其中一位是巴利传承的比丘,另一位是西藏传统的格隆。两位都不是华人——比丘是德国人,格隆是匈牙利人,而因缘的开端竟在小小的一所蒙古人的佛堂。这是我最初体察到利美——教内不分学派与传承——的机缘,影响了我一辈子。 我希望回向的第二点是,我强烈地感觉我们通常所指的’佛教’,指的是一种文化,它有外和内两个面向,外,指的是佛塔,石碑,佛像,以及义理,经文,学派等;内,指的是心,或者说意。若是学习佛法,我认为,这外,内二个面向都不可以忽略,特别是在学术的范畴里。”——高明道

范文丽香港中文大学

论文奖评选委员会全体委员一致通过,选出范文丽博士的“寂护、莲花戒的业力因果论”为今年杰出论文奖。范博士的论文阐述了传统印度学派的观点,他们认为“生果作用”是存在的;论文同时检视了寂护如何透过对“生果作用”的批判,来建立“无作用”的理论。此外,她简要地探讨佛教哲学中“无作用”概念的历史,其显示出寂护清楚地阐明了此观点,并提供详细的论述。

安迪‧罗特曼博士史密斯学院

​​​​在过去 25 年里,安迪·罗特曼博士(Dr. Andy Rotman)从事有关南亚叙事、图像和市场的作用及其宗教、社会和政治功能的文本和民族志研究。这种关注在他对早期印度佛教、南亚媒体和北印度集市的现代经济的研究中显而易见。他目前担任史密斯学院宗教、佛教研究和南亚研究教授。 “荣获这个奖项令我格外欣喜。我为这部作品确确实实耕耘了数十年,我很高兴得到认可。”罗特曼博士目前在印度旅行,为下一项计划搜集资料。

克里斯托弗·琼斯牛津大学圣彼得学院

牛津大学圣彼得学院的克里斯托弗·琼斯 (Christopher V. Jones) 因其论文"论印度佛学如来藏文献中阿特曼的使用与争议 (The use of, and controversy surrounding, the term ātman in the Indian Buddhist tathāgatagarbha literature )"而被钦哲基金会论文奖委员会选中。 他的论文涉及印度佛教如来藏文学中对阿特曼(自我)一词的复杂且有争议的使用。 这项工作基于对与该主题相关的所有主要印度资料(梵文、藏文或汉译本)的仔细分析,但不限于对这些文本的语言学分析。他的论文涉及印度佛教如来藏文学中对阿特曼(自我)一词的复杂且有争议的使用。这项工作基于对与该主题相关的所有主要印度资料(梵文、藏文或汉译本)的仔细分析,但不限于对这些文本的语言学分析。

茅宇凡香港中文大学

根据评审委员萨尔吉(Saerji)教授的说法,「茅宇凡的论文包括了清晰的阐释、深入的分析和翻译注释,并确实对于我们在后印度佛教哲学的理解方面有其贡献。」此论文着重在两份文本:妙护(Śubhagupta)所写的《成立外部对象论》(Bāhyārthasiddhikārikā),以及寂护大师(Shāntarakshita)和其弟子莲花戒论师(Kamalaśīla)所论著的《摄真实论疏》(Tattvasaṃgrahapañjikā)的《考察外部对象品》(Bahirarthaparīkṣā)。

约翰‧康谛与邬史敦‧费勒契莲师翻译小组

约翰与邬史敦是总部位于法国多尔多涅省的 “莲师翻译小组”(Padmakara Translation Group)的两位创始人。 该翻译小组将重要的藏传佛教经典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以其清晰准确的文学风格赢得了卓越的声誉。 约翰与邬史敦分别作为一名医生和一名前本笃会修道士,在成为备受尊敬的翻译家方面走过了一段丰富多彩的道路。“莲师翻译小组”的翻译作品包括《龙树菩萨致友人书》、《功德宝藏论》、《成佛之道 -- 殊胜证悟道前行法》、《证悟者的心要宝藏》、《伊喜措嘉佛母传》,以及几乎每个藏传佛教徒都读过的两本书:《入菩提行论》与《普贤上师言教》。 “他们的翻译之所以如此特别,是因为约翰与邬史敦首先是修行者,其次才是译者,”钦哲基金会执行董事陈季佩说。

安妮·麦克唐纳博士奥地利科学院亚洲文化与思想史研究所,奥地利维也纳

2016年“钦哲基金会杰出翻译奖”颁给安妮·麦克唐纳博士,她翻译月称论师《净明句论》(Prasannapada) 的第一章,并收放在她的新书《明晰之语》(In Clear Words) 当中。 麦克唐纳博士是奥地利科学院亚洲文化与思想史研究所的研究员。 她的主要关注点是中观思想在印度和西藏的发展。她根据新近出土的相关手稿对月称的《净明句论》和《入中论》进行研究。 麦克唐纳博士在维也纳报纸 Der Standard上的一篇文章中说道:“虽然书名提到了‘明晰’,但整本书翻译起来却很不容易。”《净明句论》由七世纪的学者月称论师以梵文写成,是针对龙树菩萨《中论》而撰写的释论。 “在此我想诚挚地感谢钦哲基金会遴选我的书,作为‘钦哲基金会杰出翻译奖’的得奖作品……,我很确定月称论师,也就是我所翻译文献的原作者,他是七世纪的人,如果他今天仍在,也会非常高兴他的作品能被如此卓越的基金会所认可,甚至也获得身兼钦哲基金会杰出创办人及主席的宗萨钦哲仁波切所称颂。宗萨钦哲仁波切在西藏传统中被视为文殊菩萨的化现;文殊菩萨是一位与般若智慧灼见相关的菩萨,而月称也在其作品中一再提及并赞颂文殊菩萨。”

大卫·希金斯博士洛桑大学

大卫·希金斯博士因其论文“藏传大圆满法之哲学基础:探究分别心和本初智的差异(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Classical Dzogchen in Tibet: Investigating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Dualistic Mind and Primordial Knowing)”而荣获钦哲基金会2014-15年度杰出佛学博士论文奖。希金斯博士在2012年于洛桑大学进修博士班,他在汤姆·迪勒曼斯(Tom Tillemans)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关于藏传大圆满法哲学基础的博士论文。该论文在2013年由维也纳大学的“维也纳藏学与佛教研究”系列丛书出版。阿普尔顿博士表示:“希金斯博士的论文,是对于西藏宁玛派的传布与理解之精湛分析暨回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于大圆满此一至为重要的哲学与解脱论主题的重新诠释。”

詹斯·威尔汉·伯格蓝博士奥斯陆大学文化研究与东方语言系

詹斯威尔汉·伯格蓝博士因其论文“《諍事》研究:根本說一切有部戒律的律法決議程序(A Study of the Adhikaranavastu: Legal Settlement Procedures of the Mūlasarvāstivāda Vinaya)”而荣获钦哲基金会 2014-15 年度杰出佛学博士论文奖。伯格蓝博士在奥斯陆大学获得文化研究与东方语言的博士学位。他于奥斯陆大学教授梵文,同时也是海德堡跨文化研究中心的客座研究员。他是奥斯陆大学文化研究与东方语文学系的学士(文化与社会科学领域,主修宗教研究),以及该系的亚非研究硕士(专长梵文)。

法光法师

法光法师是国际知名的学者,以其中英文著作、开示、教学和讲座而闻名。除了在斯里兰卡的长期佛法事业外,他也曾在印度、日本、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加拿大、欧洲等地讲学。2013年于比利时根特大学(University of Ghent)佛学研究中心和法鼓佛教学院合办的“阿毘达磨国际研讨会”上,法师发表了“众贤(僧伽跋陀罗)对理解阿毘达磨之贡献”的演说。 法师1949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有时亦被称为“吉隆坡法光”或“KL Dhammajoti”。他依上座部传统出家为僧,在斯里兰卡的凯拉尼亚大学(Kelaniya University)求学。1970年,他以研究悟入(Skandhila)的《入阿毘达磨论》获得硕士学位;1990年,再以研究各种中文版本《法句经》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法师特别专注研究说一切有部的阿毘达磨教法,他针对此研究课题的著作已经再版三次。法师同时研究巴利文的上座部传承,并鼓励有关巴利文上座部与其他传承的比较研究。移居香港后,他保持与斯里兰卡的交流,并持续邀请知名的斯里兰卡学者共同培育新一代佛教学者。

马克·布鲁姆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马克‧布鲁姆(Mark Blum)教授是2015年钦哲基金会“杰出翻译奖”得主。布鲁姆教授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语言暨文化学系,担任日本佛教伊藤真乘特聘教席。他翻译了昙无谶于公元五世纪所译汉文版《大般涅槃经》的前十卷(第一册),这是这部阐述佛性(如来藏)的重要佛经的首部英文译本。 彼得‧史基林教授指出这部经文的重要性,他说:“《涅槃经》是一部百科全书,它针对印度佛教徒在探索新的思想时面临的关键问题,以传统的经文、佛陀生平的论述、佛说本生经和佛教的譬喻文学,去编写出形而上学的对话。佛陀、舍利弗尊者、文殊菩萨、迦叶尊者都是透过譬喻和辩论的方式进行讨论,探索解脱的动力。”

赵东明博士台湾大学

赵东明的论文旨在研究《成唯识论》及窥基《成唯识论述记》中的“转依”理论。根据《成唯识论》的说法,“转依”有四种义别,即:“能转道”、“所转依”、“所转舍”、“所转得”。该论文特别将焦点放在“转依”四义中“所转依”的“所依”与“能转道”之“无分别智”这二部份。并以护法“心、心所”认识论的“四分”说(“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为问题意识,切入探究其间的关系。 评审委员会成员之一的刘国威教授说,“赵博士的论文对中国唯识派的思想提供了深度的哲学分析。” 另外一名评审委员北京大学的萨尔吉教授指出,赵博士的论文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具有深度的原著分析和具说服力的辩论。令人增加了对中印佛学的理解。”

马克•西德里茨教授和桂绍隆教授

七月在维也纳大学举办的第十七届国际佛学研究协会 (IABS,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Buddhist Studies) 大会上,马克•西德里茨教授 (Mark Siderits) 和桂绍隆教授(Shōryū Katsura) 获颁2014年度杰出翻译奖。钦哲基金会成员、也是贝叶基金会创办人与会长的彼得‧史基林 (Peter Skilling) 教授为他们颁发奖项,以表扬两位教授的新译作--龙树的《中论》(Mūlamadhyamakakārikā)。 史基林教授表示:“桂教授担任IABS的董事会成员已有多年,因此能够在这里颁发这个奖项给他,是我们极大的荣幸。”西德里茨教授发表了一个简短的演讲,感谢钦哲基金会和智慧出版社 (Wisdom Publications)。他同时也感谢桂教授让这项专案变得更为趣味盎然。钦哲基金会学术发展委员会成员格雷.福尔格 (Greg Forgues) 及其他钦哲团队成员出席了仪式。

长老菩提比丘纽约卡梅尔庄严寺

2013年钦哲基金会杰出翻译奖颁给长老菩提比丘 (Venerable Bhikkhu Bodhi),以表彰其著作:《佛陀的数字经论:阿古塔罗尼柯耶译本》(The Numerical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 Translation of the Aṅguttara Nikāya ,由波士顿的智慧出版社Wisdom Publications发行,2012年)。 长老菩提比丘是纽约卡梅尔(Carmel) 庄严寺的住持。“Aṅguttara Nikāya”为南传佛教中的“增支部尼柯耶”(汉译“增壹阿含经”),意为“以数字上增的方式所汇编的佛陀言教集”,是巴利文“大藏经”四部基础经典中第二长的,也是许多其他地方找不到的重要且有影响力的教义的宝库。钦哲基金会希望借此奖项,不仅表彰《数字经论》的出版本身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表彰菩提比丘一生致力于将佛陀的教义传播给更广泛的英语受众。他还翻译了份量更多的《相应部尼柯耶》(2000年),以及他和髻智比丘(Bhikkhu Ñāṇamoli) 联合翻译的《中部尼柯耶》(1995年) 。当今没有任何一位学者,对于把大量的佛经翻译成现代语言,有如此大的贡献。菩提比丘获得杰出翻译奖是实至名归。

彼得‧史其林教授曼谷法国亚洲研究学院

彼得‧史其林教授是一位佛教学者、历史学家、研究员、翻译家、诗人和讲师,其学科范围广泛,从历史和哲学到佛教艺术、考古学、铭文研究和相关领域。 目前,他是位于曼谷的法国亚洲研究学院的研究员。 研究领域包括大乘佛教早期历史、东南亚巴利语历史、佛教尼僧团历史、南亚和东南亚考古学和文学。 他的研究以多种语言进行,包括英语、法语、藏语、巴利语、梵语和泰语。 他担任“贝叶基金会”(the Fragile Palm Leaves Foundation)会长一职,该基金会是一个支持东南亚佛教文献保存和研究的非宗派组织,保存了大量以巴利文和其他东南亚语文写成的贝叶手稿。 史其林教授自2007年起即担任钦哲基金会之顾问,对于基金会的成长走向,尤其是关于学术研究、奖学金和翻译计划方面,提供了睿智的建议与方针。他也协助创始钦哲基金会的许多计划,包括钦哲基金会杰出佛学研究奖、卓越翻译奖,以及目前正在筹备阶段的最佳论文奖。 史其林教授的著作包括:“摩诃经:佛陀的伟大教言 (Mahasutras: the Great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西昌寺”及“小乘佛教何以为小乘佛教? (How Theravada is Theravada?)”

托德·刘易斯教授和苏巴纳·曼·图拉达尔教授美国圣十字学院、尼泊尔巴萨学院

美国圣十字学院(Holy Cross University,位于马萨诸塞州伍彻斯特)的托德·刘易斯(Todd Lewis)教授和尼泊尔巴萨学院的苏巴纳·曼·图拉达(Subarna Man Tuladar)教授因翻译了尼泊尔著名文学家奇塔达尔·赫里达亚(Chittadhar Hridaya,1906-1982 年)用尼瓦尔语撰写的《善逝史诗:描述佛陀一生的尼泊尔史诗》〈Sugata Saurabha:An Epic Poem from Nepal on the Life of the Buddha 〉(牛津大学出版社,2010 年)而荣获首届钦哲基金会杰出翻译奖。 宗萨钦哲仁波切和彼得·斯基林教授在印度菩提伽耶为他们颁奖。《善逝史诗》以十九首尼瓦尔诗篇讲述了佛陀的一生。 著名文学家奇塔达尔·赫里达亚因用母语发表一首诗而被判五年徒刑,并在出狱后完成了该作品的大部分内容。 该书最初于1949年在加尔各答出版。 除了诗歌本身清晰优雅的翻译外,这本书还提供了有关文本的文学、文化和宗教背景的背景信息。 翻译成英文后的诗歌不仅是了解另一种文化的窗口,也是一种审美体验,可以让读者加深对佛陀一生的理解。 译本的精神符合诗人的要求,他在1982年去世前不久表达了他的愿望,即这首诗“用英语读得好,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原作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