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更語言搜尋
選單
  • 我們是誰
  • 佛行事業
  • 我們的工作方式
  • 閱覽室
  • 護持基金會
  • 申請資助

Who We Are

  • 我們是誰
    •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 欽哲團隊
    • 年度報告
    • 欽哲壇城

What We Do

  • 佛行事業
    • 核心工作
      • 學術發展
      • 兒童教育
      • 護持傳統佛學院
      • 護持修行者
      • 佛法教師培訓
      • 佛典保存
      • 傳統和遺產
      • 佛典翻譯
    • 直屬計畫
      • 欽哲願景計畫
      • 圓滿法藏·佛典漢譯計畫

How We Work

  • 我們的工作方式

Where We Work

  • 我們的足跡
    • 我們的地圖

Additional

  • 閱覽室
  • 活动
  • 奬學金與奬助金
  • 奬項
  • 護持基金會
  • 聯繫我們

加入我們的行列

  • 閱覽室
  • /
  • 智慧之語
  • 閱覽室
  • /
  • 智慧之語
智慧之語No. 4

仁波切談佛教與現代化

2021年4 月1日
2021年4 月1日
作者為 maryann

最近,仁波切一直在談論在這個科技和新媒體的時代要如何教授,修持和交流佛法。他重申佛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運用能與普羅大眾,尤其是年輕一代,產生共鳴的語言和形象來介紹佛法。

璀璨的夕陽從海洋上空開始落下,遠處看見雲彩

最近,仁波切一直在談論在這個科技和新媒體的時代要如何教授,修持和交流佛法。他重申佛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運用能與普羅大眾,尤其是年輕一代,產生共鳴的語言和形象來介紹佛法。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聚少離多,但也令我們許多人得以通過線上活動與仁波切見面。無論是開示、網上聚會或者其他直播活動,遍布全球各地的人們通過Zoom線上會議積極參與,讓我們感覺與仁波切深深相連。

在我們的一些線上活動中,仁波切談到欽哲基金會和他對本機構的願景。為了和大家分享仁波切的話語, 我們自去年12月起推出了【智慧之語系列】。隨著基金會展開新的工作重點,我們誠邀您與我們一起思考這些話語。

最近,仁波切一直在談論在這個科技和新媒體的時代要如何教授,修持和交流佛法。他重申佛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運用能與普羅大眾,尤其是年輕一代,產生共鳴的語言和形象來介紹佛法。

我們一直在思考,作為佛教的利益相關者,佛教老師、堪布、仁波切、上師等,我們需要學習如何與現在的人溝通。當前,對於許多年輕人來說,佛教的形象是很乏味的,有很多規矩的,特別是對華人來說。我認為這應該與如何做一個行為舉止良好的人有關。當然,這讓整個狀況更加具有挑戰性,因為我不能說:「佛教與如何做一個行為舉止良好的人沒有關係。」我當然不能那樣說。但問題是,這種做一個行為舉止良好的人的想法事實上將佛法取而代之。這是一個極大的障礙。當佛教徒所關心的就只有道德規範時,佛教就滅亡了。

在最近一次的綠度母活動開示中,仁波切說:「我們常常令人們認為所謂的修持就是要打坐,持咒,禪修,不可以吃這個,不可以吃那個,要出家做和尚,等等,所有這些限制——但這完全是不對的。我們總是說佛法有八萬四千種法門,但是當我們真正運用時,卻只用一種方式。」欽哲基金會也期望可以在這樣一個思路下開拓新的方法。我們如何給予不同的人士,不同的計畫提供所需要的支援,令佛陀智慧可以觸及更多的人們,不論他們是志向遠大的學者或修行人,亦或出家眾或普通在家人,更不論他們來自東方或西方。現代化這個字眼事實上涵蓋很廣,我們要在探索新的方法時,保有開放和靈活的態度,運用創新和有趣的方式,去與更多的人建立關聯。

當然,現代化,只是所有和合事物都是無常的另一種說法。這需要實修。有趣的是,我們有些喇嘛一邊說所有和合事物都是無常的,但所做的每一件事卻好像我們對這概念一無所知。我們似乎想回到以前做事的方法。當然,我們不希望改變核心教法,那樣就失去了所有意義。但教的方式、教的方法、教的對象,這些是欽哲基金會可以做的。我們需要探討如何結合現代元素。

一個新的方向

我確信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而且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去做,並非必須只是通過教學,禪修,或者瑜伽來實現,而是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去落實,比如時裝設計等。我也有關於現代閉關的一些想法。每當我們談到閉關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想到山和洞穴,一些靜僻的地方。但其實不一定是這樣的,閉關可以是在紐約的頂層公寓里,也可以是在(日本東京)銀座的街道上。我在想應該由誰來教,誰來提供指導。不一定是像我這樣的人,一個已經被標籤為宗教人士的人。我們其實不是在說選擇一位上師或心靈導師,而是在說善知識(梵文kalayanamitra),一個心靈朋友或伴侶。一個商人、建築師、醫生、律師,他們都可以談論無二、正念。我想我們可以在來年集思廣益。

文章導航

系列的上一篇文章
背景中的一棵大樹坐落在一片黃色花海的後面,遠處有一個斜倚的身影,享受著樹蔭。
  • 護持修行者
  • 智慧之語
No.3

仁波切談堅韌的心

2021年3 月24日
作者為 maryann
我們需要學會擁有堅韌的心。當我們受到傷害時,甚至當我們面臨崩潰完全淪陷其中時,幸運的是,有不少方法可以開發我們的韌性。
閱讀更多
系列的下一篇文章
一個年輕女子的側影,被一幅畫了脊柱通往大腦的插圖所覆蓋。
  • 護持修行者
  • 智慧之語
No.5

仁波切談身份認同

2021年5 月4日
作者為 maryann
突然間,很多人都意識到我們是多麼的脆弱,這是一件好事。相隨而來的是一無可避免的挑戰,那就是我們將要面臨的身份認同危機。
閱讀更多

加入我們的行列

  • 印度欽哲基金會
  • 欽哲壇城
  • 聯繫我們
  • 護持基金會
  • 奬學金與奬助金

語言

  •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Português
  • facebook
  • instagram
  • vimeo
  • youtube
  • linkedin
  • facebook
  • instagram
  • vimeo
  • youtube
  • linkedin
  • 私隱政策
  • COOKIE偏好設定
© 2025 Khyentse Foundation
Close Menu
關閉

選擇語言

  •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Português
關閉

選擇語言

  •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Português
  • 護持基金會
  • 申請資助
Close
欲了解更多 請瀏覽我們的捐款頁面。
Close
Close